汉语查 成语 形容引人注意的成语

形容引人注意的成语


1求之不得 [ qiú zhī bù dé ]

解释 原指十分想往追求可是得不到。现多用来突出渴求想往的感情。

出处 《诗经 周南 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2不闻不问 [ bù wén bù wèn ]

解释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3引人入胜 [ yǐn rén rù shèng ]

解释 胜:引人进入佳境。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出处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4有目共睹 [ yǒu mù gòng dǔ ]

解释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出处 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 上卷 与王贻上之一》:“惟有日、贝叶,清闲送老。世间文字茫茫如前尘积却,门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有目共睹。”

5慷慨激昂 [ kāng kǎi jī áng ]

解释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出处 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6怦然心动 [ pēng rán xīn dòng ]

解释 怦然:形容心跳。指由于受到某种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7令人神往 [ lìng rén shén wǎng ]

解释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出处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今著述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8热血沸腾 [ rè xuè fèi téng ]

解释 形容人情绪高昂;激动不已。

出处 茅盾《子夜》九:“她是怎样地受感动,怎样地热血沸腾。”

9朝思暮想 [ zhāo sī mù xiǎng ]

解释 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

出处 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10心潮澎湃 [ xīn cháo péng pài ]

解释 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澎湃:波浪互相撞击。

出处 臧克家《得识郭老五十年》:“字里行间,有一种高亢的声音在呼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种呼风唤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壮气魄使得你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11引人注目 [ yǐn rén zhù mù ]

解释 引起别人的注意。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出处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12勾魂摄魄 [ gōu hún shè pò ]

解释 形容事物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或威吓的力量。

出处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那仆人一听,乡音入耳,已是关心;更兼那燕语莺声,勾魂摄魄,要走哪里走得过去?”

13众目睽睽 [ zhòng mù kuí kuí ]

解释 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地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意看的样子。

出处 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14招摇过市 [ zhāo yáo guò shì ]

解释 大摇大摆地走过大街。比喻故意在人多热闹的地方显示声势;惹人注意。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15心驰神往 [ xīn chí shén wǎng ]

解释 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心:心思;驰:奔向。

出处 《隋书·史祥传》:“身在边隅,情驰魏阙。”

16梦寐以求 [ mèng mèi yǐ qiú ]

解释 寐:睡着。睡觉做梦时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出处 《诗经 周南 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17心向往之 [ xīn xiàng wǎng zhī ]

解释 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向往:想望;之:古汉语代词。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18灿烂辉煌 [ càn làn huī huáng ]

解释 灿烂:鲜明耀眼。形容光彩四射,鲜明耀眼。也比喻成绩卓著,十分引人注目。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48回:“只觉金光万道,瑞气千条,灿烂辉煌,华彩夺目。”

19惹人注目 [ rě rén zhù mù ]

解释 惹:招惹,引起。引起别人的注意。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9回:“又怕衣服不合时令,未免惹人注目,也且炎热难当,却不敢再走闹市。”

20插科使砌 [ chā kē shǐ qì ]

解释 砌,拼凑;捏造。指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

出处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一出:“苦会插科使砌,何吝搽灰抹土,歌笑满堂中。”

21插科打诨 [ chā kē dǎ hùn ]

解释 科:古代戏曲用语;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

出处 明 高明《琵琶记 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22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3鹤立鸡群 [ hè lì jī qún ]

解释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24虚张声势 [ xū zhāng shēng shì ]

解释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虚:虚假;张:张扬。

出处 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25家喻户晓 [ jiā yù hù xiǎo ]

解释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都清楚;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出处 宋 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26大摇大摆 [ dà yáo dà bǎi ]

解释 走路时身子摇摆;乱晃。形容举动无所顾忌;扬扬自得的样子。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27别有天地 [ bié yǒu tiān dì ]

解释 天地:风格或境界。另外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出处 唐 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28全神贯注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解释 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 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29无病呻吟 [ wú bìng shēn yín ]

解释 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出处 宋 辛弃疾《临江仙》词:“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30目不转睛 [ mù bù zhuǎn jīng ]

解释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出处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31装腔作势 [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

解释 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别人。

出处 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32装聋作哑 [ zhuāng lóng zuò yǎ ]

解释 假装耳聋口哑。形容故意不理睬;装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装聋做哑”。

出处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

33大模大样 [ dà mó dà yàng ]

解释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出处 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34神魂颠倒 [ shén hún diān dǎo ]

解释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35聚精会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解释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36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37装模作样 [ zhuāng mú zuò yàng ]

解释 故意装样子作姿态。形容做作;不自然。

出处 元 无名氏《冻苏秦》:“也不问别来无恙,放下一张饭床,上面都没摆当,冷酒冷汤,着咱如何近傍,百般装模作样。”

38若隐若现 [ ruò yǐn ruò xiàn ]

解释 好像隐没了;又好像现出了。形容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状态。

出处 唐 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现,运有福而长今。”

39情不自禁 [ qíng bù zì jīn ]

解释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出处 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40矫揉造作 [ jiǎo róu zào zuò ]

解释 矫:使弯曲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形容故意做作;表现得极不自然。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41平淡无奇 [ píng dàn wú qí ]

解释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42举世闻名 [ jǔ shì wén míng ]

解释 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43举世瞩目 [ jǔ shì zhǔ mù ]

解释 举:全;瞩目:注视。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国语 晋语》:“则恐国人这瞩目于我也。”

44哗众取宠 [ huá zhòng qǔ chǒng ]

解释 哗:虚夸;宠:宠信。指用虚夸的言论行动迎合群众;以博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45貌不惊人 [ mào bù jīng rén ]

解释 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1回:“看你这般人不出众,貌不惊人,有何本事,要想做状元么?”

46鲜艳夺目 [ xiān yàn duó mù ]

解释 色彩鲜美艳丽,十分引人注目。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底下绿裤红鞋,鲜艳夺目。”

47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48煞有介事 [ shà yǒu jiè shì ]

解释 真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出处 宋 陆九渊《语录下》:“先生曰:‘某何尝不教人读书,不知此后煞有甚事。’”

49虚晃一枪 [ xiù huàng yī qiāng ]

解释 形容佯作进攻,以便退却。

出处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回:“栾廷玉抵当不住,虚晃一枪,败阵而走。”

50说说笑笑 [ shuō shuō xiào xiào ]

解释 有说有笑,连说带笑。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我们在海船里头不耐烦寂寞,若得兄去,在船中说说笑笑,有甚难过的日子?”

51方便之门 [ fāng biàn zhī mén ]

解释 方便:本为佛教语;指用灵活的方式劝人信佛。后引申为给人以便利。便利的大门。

出处 唐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维摩见柄,盖伸方便之门;道安谢归,思远朝廷之事。”

52楚楚动人 [ chǔ chǔ dòng rén ]

解释 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

出处 清 徐瑶《太恨生传》:“女虽支离憔悴,而委婉之态,楚楚动人。”

53别有洞天 [ bié yǒu dòng tiān ]

解释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出处 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54可发一噱 [ kě fā yī jué ]

解释 真引人发笑。

55平平常常 [ píng píng cháng cháng ]

解释 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

56心荡神怡 [ xīn dàng shén yí ]

解释 见“心荡神摇”。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炀帝看了这些佳人的态度,不觉心荡神怡,忍不住立起身来,好像元宵走马灯,团团的在中间转。”

57佯输诈败 [ yáng shū zhà bài ]

解释 佯、诈:假装。假装败下阵来,引人上当。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明日吾自引一千兵搦战,却佯输诈败,诱到北山之前,放炮为号,三面夹攻,必获大胜。”

58神摇意夺 [ shén yáo yì duó ]

解释 神:精神;意:心意;摇、夺:形容不能自持。神情为某件事物所吸引,不能自持。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朱注目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凝思,身忽飘飘,如驾云雾。”

59炫玉贾石 [ xuàn yù gǔ shí ]

解释 夸耀石头而当玉卖。比喻伪饰欺世。

出处 唐 柳宗元《故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伯柳公行状》:“公独慷慨言于朝曰:'是夫喋喋,炫玉而贾石者也。'”

60炫石为玉 [ xuàn shí wéi yù ]

解释 炫:夸耀。拿玉吸引人,卖出的却是石头。比喻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出处 汉·扬雄《法言·问道》:“炫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宋·程颢《论王霸之辨》:“苟以霸者之心而求王道之成,是炫石为玉也。”

61拿腔作势 [ ná qiāng zuò shì ]

解释 装模作样。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那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令人点了蜡烛,拿腔做势的抄写。”

62心往神驰 [ xīn wǎng shén chí ]

解释 谓一心向往。

出处 宋·欧阳修《祭杜祁公文》:“自公之丧,道路嗟咨。况于愚鄙,久辱公知;系官在朝,心往神驰,送不临冗,哭不望帷。”

63装腔作态 [ zhuāng qiāng zuò tài ]

解释 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出处 元 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教那厮越装模,越作势。”

64装腔做势 [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

解释 腔:腔调;势:姿态。装出一种腔调,摆出一种姿态,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出处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5回:“况他又倚着天子宠眷,公卿出身,见你我寒士,未必不装腔做势。”

65心荡神摇 [ xīn dàng shén yáo ]

解释 谓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谓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猛然一见,不觉心荡神摇,精魄已失。”

66打诨插科 [ dǎ hùn chā kē ]

解释 见“撒科打诨”。

出处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小丑丁秀容打诨插科,令人绝倒。”

67引人瞩目 [ yǐn rén zhǔ mù ]

解释 瞩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出处 张贤亮《丫头·婆姨》:“也许我孤陋寡闻,我还真不知道出了什么引人瞩目的明星。”

68诈败佯输 [ zhà bài yáng shū ]

解释 诈、佯:假装。假装败阵,引人上当。

出处 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被他诈败佯输,添兵减灶,在马陵山下,削木为号。”

69天大笑话 [ tiān dà xiào huà ]

解释 能引人发笑的话题。

70属人耳目 [ shǔ rén ěr mù ]

解释 属:集中在一点。指引人注意。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师有功,国人喜以逆之,先入,必属耳目焉。”

71发科打诨 [ fā kē dǎ hùn ]

解释 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

出处 明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

72妙语解颐 [ miào yǔ jiě yí ]

解释 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出处 《汉书 匡衡传》:“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73撮科打哄 [ cuō kē dǎ hòng ]

解释 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出处 明 汤显祖《南柯记 漫遣》:“自家扬州城中有名的一个溜二便是。一生浪荡,半世风流。但是晦气的人家,便请我撮科打哄;不管有趣的子弟,都与他钻懒帮闲。”

74撒科打诨 [ sā kē dǎ hùn ]

解释 穿插在戏曲表演中,使观众发笑的动作与道白。亦泛指引人发笑的言语、动作。

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随你自去的打斛斗、学踢弄、舞地鬼、乔扮神、撒科打诨、乱作胡为。”

75妙语解烦 [ miào yǔ jiě fán ]

解释 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出处 《汉书·匡衡传》:“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76神摇目夺 [ shén yáo mù duó ]

解释 形容心神荡漾,目光被吸引。

出处 冰心《往事》:“我神摇目夺的凝望着:近如方院,远如天文台,以及周围的高高下下的树,都逼射得看出了红、蓝、黄的颜色。”

77平澹无奇 [ píng dàn wú qí ]

解释 见“平淡无奇”。

78白日衣绣 [ bái rì yī xiù ]

解释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出处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

79谑笑科诨 [ xuè xiào kē hùn ]

解释 谑笑:滑稽可笑;科诨:以动作、表情引人发笑。指情节滑稽逗人发笑的闹剧动作。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且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便先点了一出,却是《刘二当衣》。”

80过市招摇 [ guò shì zhāo yáo ]

解释 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招摇:张扬炫耀。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出处 《史记 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81虎珀拾芥 [ hǔ pò shí jiè ]

解释 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出处 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拾芥,磁石引针。”

82撮科打閧 [ cuō kē dǎ yù ]

解释 犹言插科打诨。

83同声相求 [ tóng shēng xiāng qiú ]

解释 谓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出处 唐·萧颖士《江有归舟》:“同声相求,尔后我先,安得而不问哉?”

84匣剑帷灯 [ xiá jiàn wéi dēng ]

解释 帷:帐幕。匣里的宝剑,帐里的明灯,剑气灯光,若隐若现。比喻事情无法掩藏,或故意露出消息引人注意。

出处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一卷:“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

85大开方便之门 [ dà kāi fāng biàn zhī mén ]

解释 给予极大的方便。

出处 明 冯惟敏《僧尼共犯》四:“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放俺还俗,便成配偶。”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