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答应别人的成语

形容答应别人的成语


1有求必应 [ yǒu qiú bì yìng ]

解释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出处 唐 李煙《妒神颂》:“所求必应,高山仰止。”

2慨然允诺 [ kǎi rán yǔn nuò ]

解释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3慨然应允 [ kǎi rán yīng yǔn ]

解释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出处 明 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4寡信轻诺 [ guǎ xìn qīng nuò ]

解释 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处 《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5多许少与 [ duō xǔ shǎo yǔ ]

解释 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出处 宋·张商英《素书》:“多许少与者怨。”

6俯仰唯唯 [ fǔ yǎng wéi wéi ]

解释 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出处 唐·李朝威《柳毅传》:“毅撝退辞谢,俯仰唯唯。”

7三顾茅庐 [ sān gù máo lú ]

解释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8虚张声势 [ xū zhāng shēng shì ]

解释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虚:虚假;张:张扬。

出处 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9一诺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释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0故弄玄虚 [ gù nòng xuán xū ]

解释 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

出处 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11来者不拒 [ lái zhě bù jù ]

解释 对于来的人或送来的物品一概不拒绝。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12对答如流 [ duì dá rú liú ]

解释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出处 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13毫不犹豫 [ háo bù yóu yù ]

解释 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不迟疑。

出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

14轻诺寡信 [ qīng nuò guǎ xìn ]

解释 轻:轻易;轻率;诺:许诺、应允;寡:少。轻易答应人家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15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释 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6不假思索 [ bù jiǎ sī suǒ ]

解释 假:借助;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出处 宋 黄榦《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17紧要关头 [ jǐn yào guān tóu ]

解释 关头:关口。比喻有关事情成败的关键或时机。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十三妹同安龙媒、张金凤,并张老夫妻,柳林话别——是这书的开场紧要关头。”

18应对如流 [ yìng duì rú liú ]

解释 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出处 《晋书 张华传》:“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

19喏喏连声 [ nuò nuò lián shēng ]

解释 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出处 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闪的我孤孤另另,说的话诞诞邓邓,俺也曾轻轻唤着,躬躬前来,喏喏连声。”

20混应滥应 [ hùn yīng làn yīng ]

解释 指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

21慨然领诺 [ kǎi rán lǐng nuò ]

解释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很慷慨地答应下来。

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35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22普济群生 [ pǔ jì qún shēng ]

解释 同“普度众生”。

出处 明·无名氏《庆长生》第一折:“九幽拔苦消灾障,普济群生佑下方。”

23装聋卖傻 [ zhuāng lóng mài shǎ ]

解释 故意装作聋子傻子。形容明明知道,假装糊涂。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

24弄鬼弄神 [ nòng guǐ nòng shén ]

解释 假装鬼神蒙骗或恐吓他人。也比喻暗中捣鬼作弊,玩弄花招。亦作“弄神弄鬼”。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3回:“他每日弄鬼弄神露出马脚赶出来。你怎么称起大哥来?”

25诈败佯输 [ zhà bài yáng shū ]

解释 诈、佯:假装。假装败阵,引人上当。

出处 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被他诈败佯输,添兵减灶,在马陵山下,削木为号。”

26强而后可 [ qiǎng ér hòu kě ]

解释 强:硬要,迫使。经强求后才答应。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27装傻充愣 [ zhuāng shǎ chōng lèng ]

解释 假装傻头傻脑的样子。

出处 老舍《神拳》第二幕:“你这是装傻充愣!除了闹义和团,咱们还有第二条路走吗?”

28封官许原 [ fēng guān xǔ yuán ]

解释 封赏官职和许诺报酬。现多指为了使他人为己所用而答应给以名利地位。

29口惠而实不至 [ 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

解释 惠:给人以好处;至:到。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