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使用简单的成语

形容使用简单的成语


1简明扼要 [ jiǎn míng è yào ]

解释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出处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2粗茶淡饭 [ cū chá dàn fàn ]

解释 粗:粗糙;淡饭:指没有多少下饭的菜。指粗糙简单的饭食;形容生活俭朴清苦。也作“淡饭粗茶”。

出处 宋 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

3干脆利索 [ gàn cuì lì suǒ ]

解释 同“干脆利落”。

出处 莫应丰《将军吟》第24章:“‘回去,回去!’政委朝门外把手一挥,干脆利索地答复了他。”

4干脆利落 [ gàn cuì lì luò ]

解释 简单爽快。

出处 南怀瑾《论语别裁·子罕》:“因为我的老朋友太多,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5粗衣淡饭 [ cū yī dàn fàn ]

解释 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出处 宋 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6赳赳武夫 [ jiū jiū wǔ fū ]

解释 赳赳:雄壮威武的样子。形容雄壮威武的勇士。

出处 《诗经 国风 兔置》:“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7简切了当 [ jiǎn qiè liǎo dàng ]

解释 指简单明白。

出处 郭沫若《虎符》第三幕:“无忌,我简切了当的告诉你吧。你是爱如姬的,是不是?”

8朝齑暮盐 [ zhāo jī mù yán ]

解释 齑: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

出处 唐 韩愈《送穷文》:“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惟我保汝,人皆汝嫌。”

9谈何容易 [ tán hé róng yì ]

解释 哪里说得上容易呀!常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出处 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览焉。’先生曰:‘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

10一字千金 [ yī zì qiān jīn ]

解释 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11轻而易举 [ qīng ér yì jǔ ]

解释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12百发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解释 百:形容多;发:发射;也指射箭;中:正对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术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标。②比喻料事准确;算计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西周策》:“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

13乳臭未干 [ rǔ xiù wèi gān ]

解释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虽有两个外甥,不是姐姐亲生,并且乳臭未干,谁人来稽查得他?”

14土洋结合 [ tǔ yáng jié hé ]

解释 把简单的设备或技术同现代化的设备或技术结合起来。

出处 凌叔华《古韵》:“天津是中国北方的商业中心,漫步街头,西式或土洋结合的简陋店铺比比皆是。”

15九死一生 [ jiǔ sǐ yī shēng ]

解释 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16三心二意 [ sān xīn èr yì ]

解释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17信手拈来 [ xìn shǒu niān lái ]

解释 随手拿来。多形容说话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例证丰富;选用时显得轻松自如;不必费心寻找。信手:随手;拈:用指头夹取东西。

出处 宋 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18五湖四海 [ wǔ hú sì hǎi ]

解释 五湖:我国的五大湖泊(指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出处 唐 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19倒行逆施 [ dào xíng nì shī ]

解释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的行为一般指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时代进步方向的行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20十全十美 [ shí quán shí měi ]

解释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 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21千军万马 [ qiān jūn wàn mǎ ]

解释 有千军万马。形容人很多;势力强大。

出处 《梁书 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22不在话下 [ bù zài huà xià ]

解释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出处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四折:“以下各随次第加官赐赏,这且不在话下。”

23七零八落 [ qī líng bā luò ]

解释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有文禅师》第42卷:“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24七上八下 [ qī shàng bā xià ]

解释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出处 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25一落千丈 [ yī luò qiān zhàng ]

解释 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出处 唐 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26显而易见 [ xiǎn ér yì jiàn ]

解释 显:明显。很明显;极容易看清。

出处 宋 王安石《洪范传》:“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难知,莫若质诸天物之显而易见,且可以为戒也。”

27易如反掌 [ yì rú fǎn zhǎng ]

解释 像翻转手掌一样;比喻做事很容易。

出处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28白面书生 [ bái miàn shū shēng ]

解释 白面:形容白净;书生:念书人。①形容年纪轻、知识浅薄、阅历不深的读书人。②也泛指相貌姣好、白净的年轻读书人。

出处 《宋书 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有济?”

29五颜六色 [ wǔ yán liù sè ]

解释 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30五光十色 [ wǔ guāng shí sè ]

解释 五、十:表示多。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也比喻事物形形色色。

出处 南朝 梁 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31九牛一毛 [ jiǔ niú yī máo ]

解释 九:表示多数。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32轻车简从 [ qīng chē jiǎn cóng ]

解释 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出处 《荡寇志》第111回:“独点范成龙一人随护,又带亲随数人,轻车简从,与流广一同上京。”

33雅俗共赏 [ yǎ sú gòng shǎng ]

解释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出处 明 孙仁儒《东郭记 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34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解释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35要言不烦 [ yào yán bù fá ]

解释 要:简要;烦:烦琐。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一点不罗嗦。

出处 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可谓要言不烦也。”

36羽毛未丰 [ yǔ máo wèi fēng ]

解释 小鸟的羽毛还没有长全(丰:丰满)。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37约法三章 [ yuē fǎ sān zhāng ]

解释 约:商议确定;法:法律。订立法律三条。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大家监督遵守。

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38七拼八凑 [ qī pīn bā còu ]

解释 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形容随意拼凑;多而杂乱。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41回:“我殡葬婆婆,是我替俺家男人行一辈子的大事,我不心疼钱。况且这织布机,纺花车儿,一个箱子,一张抽斗桌,七拼八凑,卖了也值两千多钱。”

39手到擒来 [ shǒu dào qín lái ]

解释 擒:捉拿。一上手就把敌人捉了来。形容办事情一举成功。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声叫道:‘那里用甚么人马!又那里管甚么时辰!趁如今酒醉饭饱,我共师兄去,手到擒来!’”

40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41处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

解释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42一日千里 [ yí rì qiān lǐ ]

解释 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43一唱三叹 [ yī chàng sān tàn ]

解释 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44略识之无 [ lüè shí zhī wú ]

解释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

45毛羽未丰 [ máo yǔ wèi fēng ]

解释 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46口尚乳臭 [ kǒu shàng rǔ xiù ]

解释 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

47少不更事 [ shào bù gēng shì ]

解释 少:年少。更:经历。指年纪轻;阅历不多。形容缺乏经验或不懂人情世故。

出处 《晋书 周顗传》:“君少年未更事。”

48三平二满 [ sān píng èr mǎn ]

解释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出处 宋 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49轻骑简从 [ qīng jì jiǎn cóng ]

解释 指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多指有地位的人)。

出处 徐兴业《金瓯缺》第二章一:“当他轻骑简从,骤马驰入渭州城时,这种欢乐的情绪达到最高峰。”

50轻车减从 [ qīng chē jiǎn cóng ]

解释 见“轻车简从”。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孙文靖》:“贪吏如李侍尧辈布满天下,而公独以廉著,每出巡,轻车减从,不择饮食。”

51仅识之无 [ jǐn shí zhī wú ]

解释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52少不经事 [ shào bù jīng shì ]

解释 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出处 刘丰《后生可爱》:“所以在实际中,毛头小伙子干出一番大事业出来的也毕竟不少,‘少不经事’的话不尽全对。”

53不经世故 [ bù jīng shì gù ]

解释 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 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54简要不烦 [ jiǎn yào bù fán ]

解释 简明扼要,不烦琐累赘。

55要而言之 [ yào ér yán zhī ]

解释 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出处 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且要而言之,五等之君,为己思治。”

56忘其所以 [ wàng qí suǒ yǐ ]

解释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一来看见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

57辞简义赅 [ cí jiǎn yì gāi ]

解释 文辞简要,意义完备。

出处 《清史稿·刑法志一》:“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辞简义赅,易致舛讹,于每篇正文后增用总注,疏解律义。”

58轻骑减从 [ qīng qí jiǎn cóng ]

解释 见“轻骑减从”。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所以我的主意,打算暂且不带家眷,我一个人带上几个家人轻骑减从的先去看看路数。”

59语简意赅 [ yǔ jiǎn yì gāi ]

解释 语言简练,意思完备。

出处 余易木《初恋的回声》十一:“如今,当‘周马’这个绰号,由于语简意赅,迅速地成为我的正式代号的时候,我反而处之泰然了。”

60菲衣恶食 [ fěi yī è shí ]

解释 菲:微,薄。简单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 《宋史·李韶传》:“九重菲衣恶食,卧薪尝胆,使上下改虑易听,然后可图。”

61省烦从简 [ shěng fán cóng jiǎn ]

解释 省去烦杂的手续而采取简单的方法。

出处 《晋书·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

62片言折狱 [ piàn yán zhé yù ]

解释 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63小菜一碟 [ xiǎo cài yī dié ]

解释 指不值得大肆宣扬。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

出处 陈忠实《白鹿原》第29章:“收拾共匪,那仅是小菜一碟、猴毛一撮。”

64子女玉帛 [ zǐ nǚ yù bó ]

解释 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出处 《左传 僖工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他生焉。”

65只鸡斗酒 [ zhī jī dǒu jiǔ ]

解释 斗:酒器。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后也指招待来客。

出处 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66要而论之 [ yào ér lùn zhī ]

解释 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出处 《天讨 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要而论之,满人之人中国也,据其土地山河,窃棋子女玉帛……固古人所谓倒行逆施者矣。”

67只鸡樽酒 [ zhī jī zūn jiǔ ]

解释 见“只鸡斗酒”。

出处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胡紘李沐》:“此非人情,只鸡樽酒,山中未为乏也。”

68新学小生 [ xīn xué xiǎo shēng ]

解释 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

69语短情长 [ yǔ duǎn qíng cháng ]

解释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出处 袁鹰《悲欢·深深的怀念》:“‘人民,真是太伟大了!’这句语短情长的衷心赞叹,我想,是足以代表所有长征战士的心意的。”

70言简意深 [ yán jiǎn yì shēn ]

解释 言辞简练,含意深刻。

出处 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诗》:“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

71例直禁简 [ lì zhí jìn jiǎn ]

解释 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出处 《晋书 杜预传》:“例直易见,禁简允犯。”

72简要清通 [ jiǎn yào qīng tōng ]

解释 指处事简练扼要,明白通达。

出处 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

73简约详核 [ jiǎn yuē xiáng hé ]

解释 指简要翔实。

出处 清 王韬《瓮牗馀谈 西儒实学》:“言舆地形质之学,则有慕维廉之《地理全志》上下编,上编纪实载时事,析论情势,尤简约详核称焉。”

74词约指明 [ cí yuē zhǐ míng ]

解释 言词简洁,旨意明确。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水旱》:“议者贵其辞约而指明。”

75言简义丰 [ yán jiǎn yì fēng ]

解释 语言简练,含意丰富。

出处 元·德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夫《坛经》者,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

76运之掌上 [ yùn zhī zhǎng shàng ]

解释 运:运动,运转。运转于手掌之上。比喻极其容易。

出处 《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公孙丑上》:“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77绘事后素 [ huì shì hòu sù ]

解释 绘:描摹,形容。指先有白色底子才可彩绘。比喻行事开始简单,然后逐步深入。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子曰:‘绘事后素。’”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