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片红色的成语

形容一片红色的成语


1万紫千红 [ wàn zǐ qiān hóng ]

解释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的景象。现多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或景象繁荣兴旺。

出处 宋 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灯红酒绿 [ dēng hóng jiǔ lǜ ]

解释 灯光与酒色;红绿相映。形容娇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也作“酒绿灯红”。

出处 徐迟《牡丹》五:“灯红酒绿、珠光宝气的社会,只能使她感到窒息。”

3红杏出墙 [ hóng xìng chū qiáng ]

解释 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指春天一派繁荣景象;也喻指大好形势。

出处 宋 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风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4姹紫嫣红 [ chà zǐ yān hóng ]

解释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5红颜薄命 [ hóng yán bó mìng ]

解释 旧指美貌女子不是早死;就遇不到好人或生活多磨难。红颜:美貌女子;薄命:命运不好。

出处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知他是今世是前生,总则我红颜薄命。”

6红男绿女 [ hóng nán lǜ nǚ ]

解释 指穿着各种漂亮衣服的青年男女。

出处 清 舒位《修箫谱传奇》:“红男绿女,到如今野草荒田。”

7花红柳绿 [ huā hóng liǔ lǜ ]

解释 红红的花儿;绿绿的柳条。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也形容颜色鲜艳多彩。

出处 五代 前蜀 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8红日三竿 [ hóng rì sān gān ]

解释 指日高三竿;天已大亮;时候不早了;也作“日上三竿”。

出处 《南齐书 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

9白发红颜 [ bái fà hóng yán ]

解释 颜:脸色。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出处 《宣和画谱 道释四》:“旧尝有痼疾,遇异人得修炼之术,却药谢医,以至引年,白发红颜,真有所得。”

10红粉青楼 [ hóng fěn qīng lóu ]

解释 红粉:原指红色的铅粉,为女子化妆用品,后借指美女;青楼:妓院。泛称有女色或可寻欢的场合。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若舞衫歌扇,转瞬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还讲甚么情呢?”

11桃红柳绿 [ táo hóng liǔ lǜ ]

解释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出处 元 贯云石《小梁州 春》:“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

12酒绿灯红 [ jiǔ lǜ dēng hóng ]

解释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出处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小秦淮录》:“酒绿灯红绀碧花,江乡此会最高华。”

13齿白唇红 [ chǐ bái chún hóng ]

解释 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那厮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14白发朱颜 [ bái fà zhū yán ]

解释 颜:脸色。头发斑白,脸色通红。形容老人容光焕发。

出处 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绿衣黄里颠倒用,白发朱颜喜怒看。”

15红紫乱朱 [ hóng zǐ luàn zhū ]

解释 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出处 《论语 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孟子注疏 赵岐 题辞》:“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

16红叶题诗 [ hóng yè tí shī ]

解释 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缘的巧合。

出处 宋·刘斧《青琐高议·流红记》

17红绳系足 [ hóng shéng jì zú ]

解释 旧指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而成亲。

出处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固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绾。’”

18红旗报捷 [ hóng qí bào jié ]

解释 清代军队出征,打了胜仗,派专人手持红旗,急驰进京报捷。现用作报喜的意思。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先生此去,何异登仙。指日红旗报捷,甚么司马黄堂,都是指顾间事。”

19红腐贯朽 [ hóng fǔ guàn xiǔ ]

解释 红腐:粮食经久腐坏,颜色变成红赤色。贯朽:穿铜线的绳索因天长日久而朽烂。形容资财充足,钱粮无数。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20红装素裹 [ hóng zhuāng sù guǒ ]

解释 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泛指妇女的艳丽装束;素裹:淡雅装束。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两种装束。后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1白白朱朱 [ bái bái zhū zhū ]

解释 朱:正红色。白的白,红的红。指色彩各异的花木。

出处 唐 韩愈《感春三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22红情绿意 [ hóng qíng lǜ yì ]

解释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出处 宋 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23红衰翠减 [ hóng shuāi cuì jiǎn ]

解释 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

出处 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24纷红骇绿 [ fēn hóng hài lǜ ]

解释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出处 唐 柳宗元《袁家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

25面红耳赤 [ miàn hóng ěr chì ]

解释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26水落石出 [ shuǐ luò shí chū ]

解释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出处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7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解释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艺术和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28看破红尘 [ kàn pò hóng chén ]

解释 红尘:佛家称人世间。看破人生事情;对一切持超脱态度。这是一种消极厌世态度。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看这话头,他明明看破红尘,贪图仙景,任俺寻找,总不出来。”

29十全十美 [ shí quán shí měi ]

解释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 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30容光焕发 [ róng guāng huàn fā ]

解释 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身体健康。面容有神采。形容精神饱满。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阿绣》:“母亦喜,为女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31红光满面 [ hóng guāng mǎn miàn ]

解释 形容人的气色好,脸色红润,满面光彩。

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7回:“嘴边衔著牙嘴香烟,鼻端架著墨晶眼镜,红光满面,气象不同,直上楼头,东张西望。”

32见钱眼开 [ jiàn qián yǎn kāi ]

解释 见到钱财就眉开眼笑。

出处 清 李渔《比目鱼 挥金》:“自古道见钱眼开,我兑下一千两银子,与他说话的时节,就拿来摆在面前,他见了自然动火。”

33赤地千里 [ chì dì qiān lǐ ]

解释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出处 《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34赤子之心 [ chì zǐ zhī xīn ]

解释 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5赤胆忠心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解释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36金无足赤 [ jīn wú zú chì ]

解释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出处 宋 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37青红皂白 [ qīng hóng zào bái ]

解释 皂:黑色。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指不同颜色。喻指事情的是非曲直。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州官得过了贿赂,那管青红皂白,竟断道:‘夏家欠林家二千两。’”

38丰富多彩 [ fēng fù duō cǎi ]

解释 彩:颜色;花色。数量充足、品种繁多;且极出色。也形容艺术形式应有尽有;绚丽多彩。

出处 峻青《秋色赋》:“一个不久前才由机关、工厂的业余戏剧爱好者所组织进来的吕剧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非常令人兴奋。”

39大红大紫 [ dà hóng dà zǐ ]

解释 形容显赫、得意。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我看出来,现在干什么也不能大红大紫,除了作官和唱戏!”

40妖魔鬼怪 [ yāo mó guǐ guài ]

解释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信着他跟将去了。”

41无所作为 [ wú suǒ zuò wéi ]

解释 作为:做出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42繁花似锦 [ fán huā sì jǐn ]

解释 繁:多;锦:织有花纹的丝织品。无数色彩鲜艳的花;好像漂亮的锦缎。

出处 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43莺歌燕舞 [ yīng gē yàn wǔ ]

解释 黄莺歌唱;燕子跳舞。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

出处 宋 苏轼《报锦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44又红又专 [ yòu hóng yòu zhuān ]

解释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出处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作出了成绩……就整个说来,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45唇红齿白 [ chún hóng chǐ bái ]

解释 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出处 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46天长日久 [ tiān cháng rì jiǔ ]

解释 时间长,日子久。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天长日久,这等几间小屋子,弄一对大猱头狮子,不时的对吼起来,更不成事!”

47柳绿桃红 [ liǔ lǜ táo hóng ]

解释 形容美丽的春景。

出处 明 无名氏《大劫牢》第四折:“试看这柳绿桃红……青山绿水,宝马香车,游人共喜。”

48满面红光 [ mǎn miàn hóng guāng ]

解释 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舅兄今日满面红光,必有非常喜事,大约货物定是十分得彩,我们又要畅饮喜酒了。”

49百紫千红 [ bǎi zǐ qiān hóng ]

解释 形容繁花似锦,色彩繁多。

出处 宋 王安石《越人以幕养花因游其下》诗之一:“幕天无日地无尘,百紫千红占得春。”宋 辛弃疾《定风波 赋杜鹃花》词:“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50红白喜事 [ hóng bái xǐ shì ]

解释 红事:吉利的婚嫁喜事用红色;又叫喜丧。白:丧葬事用白色。泛称婚丧之事。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杂话 红白盛事》:“苏杭之间,每乎婚丧喜庆为红白事,其来久矣。”

51耳红面赤 [ ěr hóng miàn chì ]

解释 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1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52脸红耳赤 [ liǎn hóng ěr chì ]

解释 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出处 萧殷《桃子又熟了》:“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53赤贫如洗 [ chì pín rú xǐ ]

解释 赤贫:穷得一无所有。穷得如同被水洗过一样;什么也没有了。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1回:“老人家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家里仍然赤贫如洗。”

54风流韵事 [ fēng liú yùn shì ]

解释 韵:风致;情趣。原指风雅而有情趣的事;即旧时文人骚客诗歌唱和、琴棋书画一类活动。现多指男女相爱婚配之类的趣事;也指男女私情。

出处 清 王韬《瀛壖杂志》:“人各却步立,不敢询姓氏,及移烛烛之,则倩扶也。一座哗然,此亦风流之韵事,扁平之佳话。”

55切中要害 [ qiē zhōng yào hài ]

解释 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出处 林语堂《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亦可于偶语中道得款曲,切中要害。”

56嫣红姹紫 [ yān hóng chà zǐ ]

解释 指花色娇艳,亦指娇艳的花。

出处 廖仲凯《金缕曲·题八大山人松壑图》词:“繁华歇尽何须吊!且由他,嫣红姹紫,一春收了。”

57绿肥红瘦 [ lǜ féi hóng shòu ]

解释 绿:指叶;红:指花;肥:长得旺;瘦:枯萎。草木绿叶茂盛而花朵却萎凋稀少。形容暮春景色。

出处 宋 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8脸红耳热 [ liǎn hóng ěr rè ]

解释 见“脸红耳赤”。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听得老太太说完了,越觉得脸红耳热,连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惹出老太太气来。’”

59赤绳系足 [ chì shéng xì zú ]

解释 赤绳:红绳;系:结、扣。旧指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而成亲。

出处 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固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

60交相辉映 [ jiāo xiāng huī yìng ]

解释 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

出处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数座宝塔遥遥矗立日光雪光湖光交相辉映塔身清澈剔透。”

61大红大绿 [ dà hóng dà lǜ ]

解释 谓颜色浓艳。

出处 老舍《新时代的旧悲剧》七:“各处都是新油饰的,大红大绿,象个乡下的新娘子,尽力打扮而怪难受的。”

62披红戴花 [ pī hóng dài huā ]

解释 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出处 二月河《雍正皇帝》第25回:“刹时间,鼓乐大作,乐声中,两个礼部来的笔帖式披红戴花,抬出了幡龙金榜。”

63断井颓垣 [ duàn jǐng tuí yuán ]

解释 断裂的井栏;塌毁的院墙。形容田宅毁弃的破败荒凉景象。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64柳绿花红 [ liǔ lǜ huā hóng ]

解释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酒仙遇仙禅师》:“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一点动随万变,江村烟雨蒙蒙。”

65穿红着绿 [ chuān hóng zhuó lǜ ]

解释 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颜俊虽丑陋,最好妆扮,穿红着绿,低声强笑,自以为美。”

66红红火火 [ hóng hóng huǒ huǒ ]

解释 形容旺盛或经济优裕的生活。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把事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没钱?借!”

67红豆相思 [ hóng dòu xiāng sī ]

解释 红豆:又叫相思子;古人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爱但又无法会面而引起的思念。

出处 唐 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8绿女红男 [ lǜ nǚ hóng nán ]

解释 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出处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万寿寺》:“游人甚多,绿女红男,联蹁道路。”

69绿酒红灯 [ lǜ jiǔ hóng dēng ]

解释 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出处 清 梁章钜《归田琐记 北东园日记诗》:“天伦乐事萃华堂,绿酒红灯夜未央。”

70见钱眼红 [ jiàn qián yǎn hóng ]

解释 见“见钱眼开”。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其中最易辨的,就只那双贼眼,因他见钱眼红,所以易辨。”

71御沟红叶 [ yù gōu hóng yè ]

解释 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指红叶题诗的故事,后用以比喻男女奇缘。亦作“御沟流叶”、“红叶之题”。

出处 唐·孟棨《本事诗》记载,顾况在洛阳游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有宫女题诗,顾况次日也于上游题诗叶上,泛于波中,以此传情。又一说,题诗宫女名韩翠苹,诗为于祐所得,于又题诗为韩所得,韩、于最终成为夫妻。

72火眼金睛 [ huǒ yǎn jīn jīng ]

解释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73赤口毒舌 [ chì kǒu dú shé ]

解释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出处 唐 卢仝《月蚀》诗:“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头上吃却月,不啄杀。”

74倚翠偎红 [ yǐ cuì wēi hóng ]

解释 形容同女性亲热昵爱。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悔过了窃玉偷香胆,删抹了倚翠偎红话。”

75千红万紫 [ qiān hóng wàn zǐ ]

解释 ①形容百花竞艳。②借指百花。

出处 宋·辛弃疾《水龙吟·寄题京口范南伯知县家文官花》词:“人间得意,千红万紫,转头春尽。”

76愁红怨绿 [ chóu hóng yuàn lǜ ]

解释 见“愁红惨绿”。

出处 宋·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诗:“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77暮翠朝红 [ mù cuì cháo hóng ]

解释 形容爱情不专一。

出处 清·徐瑶《太恨生传》:“余非登徒子,誓不效杂情奴态,暮翠朝红。”

78朱唇玉面 [ zhū chún yù miàn ]

解释 指美女。

出处 隋·江总《杂曲》之三:“宝钗翠鬓还相似,朱唇玉面非一行。”

79红丝暗系 [ hóng sī àn jì ]

解释 系:打结。比喻姻缘牵合。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还不曾红丝暗系,先弄得白刃相加。”

80红瘦绿肥 [ hóng shòu lǜ féi ]

解释 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出处 宋·吴礼文《桃源忆故人暮春》词:“画桥流水飞花舞,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

81红粉青蛾 [ hóng fěn qīng é ]

解释 红粉:古代化妆的红色粉;青蛾:青色的娥眉。比喻美女。

出处 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82绿惨红销 [ lǜ cǎn hóng xiāo ]

解释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同“绿惨红愁”。

出处 明 汤显祖《紫钗记 醉侠闲评》:“心憔,难听他绿惨红销。”

83绿鬓朱颜 [ lǜ bìn zhū yán ]

解释 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借指年轻女子。

出处 宋 晏殊《少年游》词:“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84绿鬓红颜 [ lǜ bìn hóng yán ]

解释 指年轻女子。同“绿鬓朱颜”。

出处 清 洪楝园《后南柯 檀谋》:“霎时绿鬓红颜都成孤寡,并不劳挨门搜括。”

85贯朽粟红 [ guàn xiǔ sù hóng ]

解释 见“贯朽粟陈”。

出处 明·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贯朽粟红,兵诵吉申,民歌召杜。”

86金针见血 [ jīn zhēn jiàn xuè ]

解释 犹言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切中要害。

出处 明·刘宗周《书高先生帖后》:“往岁尝遗余书曰:‘吾辈有一毫逃死之心,固害道;有一毫求死之心,亦害道。’此金针见血语。”

87露红烟紫 [ lù hóng yān zǐ ]

解释 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

出处 宋·曾巩《芍药厅》诗:“小碧阑于四月天,露红烟紫不胜妍。”

88露红烟绿 [ lù hóng yān lǜ ]

解释 见“露红烟紫”。

出处 宋·晏幾道《泛清波摘遍》词:“催花雨小,著柳风柔,都似去年时侯好。露红烟绿,尽有狂情斗春早。”

89面红耳热 [ miàn hóng ěr rè ]

解释 见“面红耳赤”。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90面红颈赤 [ miàn hóng jǐng chì ]

解释 见“面红耳赤”。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

91偎红倚翠 [ wēi hóng yǐ cuì ]

解释 谓亲狎女色;狎妓。

出处 宋·陶榖《清异录·偎红倚翠大师》:“李煜在国,微行娼家,遇一僧张席,煜遂为不速之客。僧酒令、讴吟、吹弹莫不高了……。煜乘醉大书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传持风流教法。”

92贯朽粟陈 [ guàn xiǔ sù chén ]

解释 钱串子断了,谷子烂了。比喻极富有。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93分外妖娆 [ fèn wài yāo ráo ]

解释 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94匀红点翠 [ yún hóng diǎn cuì ]

解释 谓涂脂画眉。

出处 宋·陈师道《减字木兰花》词:“匀红点翠。取次梳妆谁得似。风柳腰枝。尽日纤柔属阿谁。”

95砌红堆绿 [ qì hóng duī lǜ ]

解释 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

出处 宋·张孝祥《满江红·思归寄柳州》:“想一年好处,砌红堆绿。”

96绿暗红稀 [ lǜ àn hóng xī ]

解释 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出处 唐 韩琮《暮春滻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97依翠偎红 [ yī cuì wēi hóng ]

解释 指同年轻女子厮混的风流韵事。翠,翡翠一类饰物;红,脂粉唇膏一类化妆品。“翠”与“红”均借指女人。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不如且讨红裙趣,依翠偎红院宇中。”

98惨绿愁红 [ cǎn lü chóu hóng ]

解释 绿:绿叶;红:红花。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

出处 宋 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99愁红惨绿 [ chóu hóng cǎn lü ]

解释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出处 宋 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宋 辛弃疾《鹧鸪天 赋牡丹》词:“愁红惨绿今宵看,恰似吴宫教阵图。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