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圆圈的成语

形容圆圈的成语


1自圆其说 [ zì yuán qí shuō ]

解释 自己把论点表达得圆满、周全。形容不露破绽。圆:使圆满;说:观点;论点。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踌躇了半天,只得仰承宪意,自圆其说道:‘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作不得准的。’”

2花好月圆 [ huā hǎo yuè yuán ]

解释 花儿是美的;月亮是圆的。比喻美好团聚。多用做新婚贺词。

出处 宋 晁端礼《行香子 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3破镜重圆 [ pò jìng chóng yuán ]

解释 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或决裂后重新和好。

出处 宋 李致远《碧牡丹》:“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

4外圆内方 [ wài yuán nèi fāng ]

解释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5膀大腰圆 [ bǎng dà yāo yuán ]

解释 形容魁梧粗壮的人。

出处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一回:“对面来了一人,身高九尺,膀大腰圆,身穿一件白纱长衫,内衬蓝夏布汗褂裤。”

6珠圆玉润 [ zhū yuán yù rùn ]

解释 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皮肤、歌喉;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润:润滑;光滑。

出处 明 汪珂玉《珊瑚网 名画题跋》:“黄鹤仙翁寄余诗画,两学贤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圆玉润,照耀后先。”

7字正腔圆 [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

解释 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接着便也说了这一句谚语,字正腔圆,果然是道地的无锡话。”

8事缓则圆 [ shì huǎn zé yuán ]

解释 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出处 清 俞万春《荡寇志》:“看来此事,事宽则圆,急难成效。”

9骨肉团圆 [ gǔ ròu tuán yuán ]

解释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出处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长大成人后,须教骨肉再团圆。”

10功德圆满 [ gōng dé yuán mǎn ]

解释 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出处 唐 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

11缺月再圆 [ quē yuè zài yuán ]

解释 比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出处 明·无名氏《南牢记》第一折:“他既断弦再续,俺也缺月再圆。”

12言方行圆 [ yán fāng xíng yuán ]

解释 谓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凡今之人,言方行圆,口正心邪。”

13八面圆通 [ bā miàn yuán tōng ]

解释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真正要八面圆通,十二分周到,方能当得此任。”

14智圆行方 [ zhì yuán xíng fāng ]

解释 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出处 《文子 微明》:“老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

15外方内圆 [ wài fāng nèi yuán ]

解释 谓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出处 《后汉书·致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员(圆),朋党奸,罔上害人。”

16拟规画圆 [ nǐ guī huà yuán ]

解释 按照圆规画圆形。比喻照老规矩办事,不知道变通。

17随圆就方 [ suí yuán jiù fāng ]

解释 同“随方就圆”。

出处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恭孝仪王大节》:“濮祖之后,性比山麋,貌同野瘦,随圆就方,似无惟有。”

18方足圆颅 [ fāng zú yuán lú ]

解释 方形脚、圆形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类。同“方趾圆颅”。

出处 《陈书 高祖纪上》:“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足圆颅,万不遗一。”

19破觚为圆 [ pò gū wéi yuán ]

解释 觚:棱角。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出处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缚虎手》:“又用事皆破觚为圆,挫刚成柔,如为有功者,昔人所谓缚虎手也。”

20圆木警枕 [ yuán mù jǐng zhěn ]

解释 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出处 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21圆首方足 [ yuán shǒu fāng zú ]

解释 代指人类。

出处 《淮南子·精神训》:“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

22凿圆枘方 [ záo yuán ruì fāng ]

解释 凿:榫卯;枘:榫头。榫眼是圆的,榫头却是方的。比喻双方龃龉不合。

出处 战国·楚·屈原《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23圆凿方枘 [ yuán záo fāng ruì ]

解释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知其龃龉而难入。”

24圆孔方木 [ yuán kǒng fāng mù ]

解释 把方木头放到圆孔里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若将有限心识作无限中用,如将方木逗圆孔。”

25圆顶方趾 [ yuán dǐng fāng zhǐ ]

解释 同“圆首方足”。

出处 清·龚自珍《〈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彼非圆顶方趾、父母所生之民耶?”

26圆颅方趾 [ yuán lú fāng zhǐ ]

解释 方脚圆头。指人类。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精神训》:“故头之圆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

27磨盘两圆 [ mò pán liǎng yuán ]

解释 比喻做人圆滑,双方都不得罪。

出处 明 徐渭《翠乡梦》第一出:“俺如今不添别缘,老实说磨盘两圆,呀,俺则把这几点儿回话柳爷衙院。”

28玉润珠圆 [ yù rùn zhū yuán ]

解释 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出处 唐 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29戴圆履方 [ dài yuán lǚ fāng ]

解释 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

30珠圆玉洁 [ zhū yuán yù jié ]

解释 比喻诗文圆熟明洁。

出处 明·宋濂《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因征其近制数篇读之,皆珠圆玉洁而法度谨严。”

31毁方投圆 [ huǐ fāng tóu yuán ]

解释 比喻抛弃立身行事准则,曲意投合别人。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汉过》:“毁方投圆,面从响应者,谓之‘绝伦之秀’。”

32镜圆璧合 [ jìng yuán bì hé ]

解释 比喻圆满。

出处 清·陈瑞生《再生缘》第72回:“乞万岁开一线之恩,赐归皇甫,俾使患难婚姻遂得镜圆璧合。”

33文圆质方 [ wén yuán zhì fāng ]

解释 谓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34方圆可施 [ fāng yuán kě shī ]

解释 施:施行,实施。方圆都能适应。比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 《南齐书·沈宪传》:“补乌程令,甚著政绩。太守褚渊叹之,曰:‘此人方圆可施。’”

35墨守成规 [ mò shǒu chéng guī ]

解释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出处 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36操之过急 [ cāo zhī guò jí ]

解释 操:做;过:过分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马觭轮无的反者,操之急矣。”

37格格不入 [ gé gé bù rù ]

解释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入:融洽。

出处 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38面面俱到 [ miàn miàn jù dào ]

解释 俱:都。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但重点不突出;很一般化。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

39不成方圆 [ bù chéng fāng yuán ]

解释 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0面面俱圆 [ miàn miàn jù yuán ]

解释 同“面面俱到”。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只有单道台却做了一个面面俱圆:抚台见面夸奖他,说了能办事;领事心上也感激他弹压百姓,没有闹出事来,见了抚台亦很替他说好话;至于绅衿一面,一直当他是回护百姓的,更不消说得了。”

41方底圆盖 [ fāng dǐ yuán gài ]

解释 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

42好梦难圆 [ hǎo mèng nán yuán ]

解释 比喻好事难以实现。

出处 明 汤显祖《紫钗记 剑合钗圆》:“彩云轻散,好梦难圆。”

43空心汤圆 [ kōng xīn tāng yuán ]

解释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

出处 茅盾《“九一八”周年》:“华盛顿也许要来‘周年’:重申《九国条约》,再给高等华人空心汤圆。”

44事款则圆 [ shì kuǎn zé yuán ]

解释 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事款则圆,你且住啼哭,休得叫骂。”又第二十五回:“你老人家不要著急,这可是急不来的事,事款则圆。”

45方枘圆凿 [ fāng ruì yuán záo ]

解释 枘:榫头;圆凿:圆榫眼;卯眼。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卵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46方领圆冠 [ fāng lǐng yuán guàn ]

解释 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出处 南朝·梁·何逊《七召·儒学》:“方领圆冠,金口木舌。谈章句之远旨,构纷纶之雅说。”

47枘凿方圆 [ ruì záo fāng yuán ]

解释 枘、凿,榫头与卯眼。一方一圆,则无法投合。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

出处 明吾邱瑞《运甓记弃官就辟》:“一官寥落误儒绅,枘凿方圆迕世情。”

48规圆矩方 [ guī yuán jǔ fāng ]

解释 比喻够标准,合法度。

出处 《汉书·律历志上》:“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

49随方就圆 [ suí fāng jiù yuán ]

解释 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待人随和而不固执。

出处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好使的钱,你好随的方就的圆,可又分的愚别的贤。”

50体规画圆 [ tǐ guī huà yuán ]

解释 犹言依样画葫芦。谓墨守成规,一味模仿。

出处 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

51事宽即圆 [ shì kuān jí yuán ]

解释 见“事款则圆”。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十四回:“只怕事大难回,所以踌躇延捱……事宽即圆,支得他去,再可商量。”

52面面圆到 [ miàn miàn yuán dào ]

解释 见“面面俱到”。

出处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所以看客对于他们不很敬畏,也不大留心,除了念佛老妪和她的孙子们为面面圆到起见,也照例给他们一个‘不胜屏营待命之至’的仪节。”

53方正不苟 [ fāng zhèng bù gǒu ]

解释 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者者居》:“嘉定有老儒,名朱纲,为人方正不苟,颇信佛老之说。”

54月圆花好 [ yuè yuán huā hǎo ]

解释 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出处 宋 晁补之《御街行》词:“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

55方趾圆颅 [ fāng zhǐ yuán lú ]

解释 趾:脚;颅:头。方趾圆头;原指人的脚和头;代指人类。

出处 《南史 陈纪上 高祖》:“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趾圆颅,万不遗一。”

56枘圆凿方 [ ruì yuán záo fāng ]

解释 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参见“枘凿方圆”。

出处 《好逑传》第十五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枘圆凿方,入于参差。”

57方凿圆枘 [ fāng záo yuán ruì ]

解释 凿:榫眼;枘:榫头。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出处 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58破矩为圆 [ pò jǔ wéi yuán ]

解释 把方的改成圆的。比喻将刑法去严从简。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圆,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59刓方为圆 [ wán fāng wéi yuán ]

解释 《楚辞 九章 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注:“言人刓削方木,欲以为圜,……以言谗人谮逐放己,欲使改行。”圜,同“圆”。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改变忠直之性,随俗俯仰。

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怀沙》:“刓方以为圆兮,常度未替。”

60月缺难圆 [ yuè quē nán yuán ]

解释 比喻关系一旦破裂,就很难挽回。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7回:“你若不还我宝珠,我便放金蛟剪,那时月缺难圆。”

61指方画圆 [ zhǐ fāng huà yuán ]

解释 谓谈论时以手指比画。

出处 明·宋濂《王府君墓志铭》:“或共其议论,辄掀眉吐气,指方画圆,滚滚数千言不休。”

62扞格不入 [ hàn gé bù rù ]

解释 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出处 《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

63谈圆说通 [ tán yuán shuō tōng ]

解释 论说权变之道。

出处 明·高攀龙《答叶台山书》:“宁禀前哲之矩,硁硁为乡党自好,而不敢谈圆说通,自陷于无忌惮之中。”

64功行圆满 [ gōng xíng yuán mǎn ]

解释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出处 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行满,贫道再去点化他。”

65随方逐圆 [ suí fāng zhú yuán ]

解释 ①谓立身行事无定则。②根据物体的形状、地形的高低等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构造。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8回:“和光混俗,惟其利欲是前,随方逐圆,不以廉耻为重。”

66事宽则圆 [ shì kuān zé yuán ]

解释 遇到事情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同“事款则圆”。

出处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一回:“闻达暗想道:“此人本是一勇之夫,不难取他,只是攻击得紧,他必死命相拒。看来此事,事宽则圆,急难成效。”

67依样画葫芦 [ yī yàng huà hú lú ]

解释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出处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