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忧患的成语

形容忧患的成语


1内忧外患 [ nèi yōu wài huàn ]

解释 忧:忧虑;患:祸患。指国家内部的变乱和外部的侵略。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2饱经忧患 [ bǎo jīng yōu huàn ]

解释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出处 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3忧患余生 [ yōu huàn yú shēng ]

解释 忧患:困苦患难;余生:大灾难后侥幸存活的生命。指饱经患难之后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出处 沈砺《感怀》:“光阴潦草歇繁华,忧患余生辄自嗟。”

4通忧共患 [ tōng yōu gòng huàn ]

解释 共同承担忧患。

出处 康有为《上皇帝第二书》:“尝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广益,通达民情,实以通忧共患,给民合志。”

5有备无患 [ yǒu bèi wú huàn ]

解释 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6非同小可 [ fēi tóng xiǎo kě ]

解释 小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出处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7焦头烂额 [ jiāo tóu làn é ]

解释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8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解释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9斤斤计较 [ jīn jīn jì jiào ]

解释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 《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10忧心忡忡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

解释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11忧心如焚 [ yōu xīn rú fén ]

解释 焚:火烧。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

出处 《诗经 小雅 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12排难解纷 [ pái nàn jiě fēn ]

解释 排:消除;难:危难;纷:纠纷。排除危难;调解纠纷。现多指调停双方争执;解决纷乱。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13防患未然 [ fáng huàn wèi rán ]

解释 防:防备;患:灾祸;然:这样;如此;未然:没有成为事实;没有这样。在事故或灾难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出处 《明史 于谦传》:“乞敕内外守备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

14患得患失 [ huàn dé huàn shī ]

解释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5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释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 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16无关紧要 [ wú guān jǐn yào ]

解释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17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解释 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8提心吊胆 [ tí xīn diào dǎn ]

解释 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19临渴掘井 [ lín kě jué jǐng ]

解释 临:到;掘:挖。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准备;事到临头才动手想办法。

出处 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20肘腋之患 [ zhǒu yè zhī huàn ]

解释 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21江心补漏 [ jiāng xīn bǔ lòu ]

解释 船到了江心;才着手堵塞漏洞。比喻错失良机;补救已迟。

出处 元 无名氏《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叶公》:“今为吾主计之,必先预为准备,莫待临歧勒马、江心补漏,是臣之愿也。”

22忧国忧民 [ yōu guó yōu mín ]

解释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出处 《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23防患未萌 [ fáng huàn wèi méng ]

解释 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

出处 清·黄彭年《代刘蓉函件》之一:“大局所关,防患未萌,当局必有远虑。”

24河伯为患 [ hé bó wéi huàn ]

解释 指歪门邪恶的风气。

25坏人坏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释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 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26为民除患 [ wèi mín chú huàn ]

解释 为:替。替老百姓铲除祸害。

出处 南朝·宋·刘彧《与诸方镇及诸大臣诏》:“为民除患,兄弟无复多人,弥应思吊不咸,益相亲信。”

27养痈贻患 [ yǎng yōng yí huàn ]

解释 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姑息坏人坏事,结果自己遭殃。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夫!”

28排患解纷 [ pái huàn jiě fēn ]

解释 见“排难解纷”。

出处 唐·崔知贤《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明·孙慎行序:“遗形却立,终希独善之资;排患解纷,未洽随时之义。”

29客死他乡 [ kè sǐ tā xiāng ]

解释 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出处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不争我病势正昏沉,更那堪苦事难支遣,忙赶上头里的丧车不远,眼见客死他乡有谁祭奠。”

30遗患无穷 [ yí huàn wú qióng ]

解释 穷:尽。留下无穷的祸患。形容后果极坏,影响严重。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1章:“万一堵截不住,岂非功亏一篑,遗患无穷?”

31利害得失 [ lì hài dé shī ]

解释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出处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32心腹大患 [ xīn fù dà huàn ]

解释 见“心腹重患”。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33患难相恤 [ huàn nàn xiāng xù ]

解释 恤:体恤,周济。遇到患难彼此互相救助,甚至不惜生命。

出处 《河南程氏文集》第11卷:“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

34养虎留患 [ yǎng hǔ liú huàn ]

解释 同“养虎自遗患”。

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五六回:“今其子乃欲见逐,岂非养虎留患耶?”

35养虎贻患 [ yǎng hǔ yí huàn ]

解释 同“养虎自遗患”。

出处 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计处黄把二虏》:“此所谓引贼入家,养虎贻患,是何等计策乎?”

36养痈致患 [ yǎng yōng zhì huàn ]

解释 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养痈致患’,猝然一发,势若燎原矣。”

37倒悬之患 [ dào xuán zhī huàn ]

解释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全琮传》:“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

38后顾之患 [ hòu gù zhī huàn ]

解释 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

出处 《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卢文纪劝帝驻河桥,庚赞华为契丹主,以兵援送入蕃,则契丹主有后顾之患,不能久驻汉地矣。”

39疥癞之患 [ jiè lài zhī huàn ]

解释 疥癞:疥疮与癞痢,两种皮肤病。比喻危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紧要的问题。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2回:“今王兴十万之师,行粮千里,以争疥癞之患,而忘大毒之在腹心,臣恐齐未必胜,而越祸已至也。”

40金革之患 [ jīn gé zhī huàn ]

解释 金革:兵器和铠甲;患:灾祸。指战乱。

出处 汉·扬雄《长杨赋》:“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

41言出患入 [ yán chū huàn rù ]

解释 患:祸害,灾难。话一出口,患祸就随之进入。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0卷:“言出患入,言失身亡,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42心腹重患 [ xīn fù zhòng huàn ]

解释 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

出处 《南齐书·王融传》:“一令蔓草难锄,涓流泛酌,岂直疥痒轻痾,容为心腹重患。”

43腹心之患 [ fù xīn zhī huàn ]

解释 比喻严重的祸患。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云代与燕接境,彼若扰我城戍,动摇人情,吾千里出征,缓急难应,此亦腹心之患也。”

44腋肘之患 [ yè zhǒu zhī huàn ]

解释 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45消患未形 [ xiāo huàn wèi xíng ]

解释 消:消除;形:显露。在祸患尚未显露之前就予以消除。

出处 清·黎庶昌《上沈相国书》:“必有消患未形,而为朝野所利赖,远人所折服者。”

46弥患无形 [ mí huàn wú xíng ]

解释 弥:消除。把祸患消除在没有形成之前。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现在外国人已无话说,足见他能够弥患无形,办事切实。”

47肘胁之患 [ zhǒu xié zhī huàn ]

解释 见“肘腋之患”。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王文端》:“明张差之事,殷鉴犹存,吾见上时必当极力言之,以除肘胁之患。”

48弭患无形 [ mǐ huàn wú xíng ]

解释 弭:清除。在祸患尚未形成之前就予以消除。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现在外国人已无话说,足见他能够弭患无形,办事切实。”

49养痈自患 [ yǎng yōng zì huàn ]

解释 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5回:“不意姜尚作难肆横,竟克朕之四关也。今不早治,是养痈自患也。”

50以绝后患 [ yǐ jué hòu huàn ]

解释 消除祸根,来杜绝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如今朦胧奏过圣人,将他两个押赴市曹杀坏了,以绝后患。”

51除患宁乱 [ chú huàn níng luàn ]

解释 患:祸患,灾难;宁:安定。除掉祸患,安定叛乱。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主出军诏》:“除患宁乱,克复旧都。”

52木梗之患 [ mù gěng zhī huàn ]

解释 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

出处 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53救灾恤患 [ jiù zāi xù huàn ]

解释 谓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出处 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抑救灾恤患,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已也?”

54覆餗之患 [ fù sù zhī huàn ]

解释 覆:翻;餗:鼎里的食物。鼎足坏了,食物倒出。指因不胜其力而坏事。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何夔传》注引孙盛曰:“得其人则论道之任隆,非其才则覆餗之患至。”

55功不补患 [ gōng bù bǔ huàn ]

解释 功:功绩;患:祸害,灾难。指取得的功绩还抵不过带来的祸患。

出处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遍野,功不补患。”

56贻患无穷 [ yí huàn wú qióng ]

解释 贻:遗留;穷:尽。留下无穷的祸患。形容后果极坏,影响严重。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然事事养痈不治,亦贻患无穷。”

57养虎为患 [ yǎng hǔ wéi huàn ]

解释 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

58未形之患 [ wèi xíng zhī huàn ]

解释 尚未显露的祸患。

出处 宋·苏舜钦《谘目》:“不如先取为备,可以建事立功,消未形之患。”

59攻疾防患 [ gōng jí fáng huàn ]

解释 匡正过失,防止祸患。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60一朝之患 [ yī cháo zhī huàn ]

解释 突然发生的祸患。

出处 《礼记·檀弓上》:“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楚国苦之,群臣皆怨,咸言费无忌谗杀伍奢、白州犁而吴侵境不绝于寇,楚国群臣有一朝之患。”

61辟恶除患 [ pì è chú huàn ]

解释 辟:祛除。祛除邪恶与祸患。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1卷:“今日元吉,理发沐尘,辟恶除患,长生神仙。”

62振国之患 [ zhèn guó zhī huàn ]

解释 振:拯救;患:灾难,祸患。拯救国家的祸息。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雄,振国家之患。”

63养虎自遗患 [ yǎng hǔ zì yí huàn ]

解释 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