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男人爱喝酒的成语

形容男人爱喝酒的成语


1觥筹交错 [ gōng chóu jiāo cuò ]

解释 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

出处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2酩酊大醉 [ mǐng dǐng dà zuì ]

解释 酩酊:醉得迷迷糊糊的。喝酒后醉得一踏糊涂。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不两个时辰,把李逵灌得酩酊大醉。”

3众醉独醒 [ zhòng zuì dú xǐng ]

解释 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出处 战国楚·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4醉生梦死 [ zuì shēng mèng sǐ ]

解释 像在醉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确而颓废、沉沦。

出处 宋 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5力争上游 [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解释 上游:江河的源头。努力争取处于上流源头。比喻努力争取先进。

出处 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6害人不浅 [ hài rén bù qiǎn ]

解释 给别人的损害非常之大。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5回:“即如今人凡遇小儿惊风,害人不浅。”

7交口称赞 [ jiāo kǒu chēng zàn ]

解释 交口:众口一辞。异口同声地称赞。

出处 《元史 王利传》:“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

8群策群力 [ qún cè qún lì ]

解释 策:计策;主意。群:集体;大家人。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9严阵以待 [ yán zhèn yǐ dài ]

解释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10闻名遐迩 [ wén míng xiá ěr ]

解释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 《南齐书 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11他山之石 [ tā shān zhī shí ]

解释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出处 《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12鼎足之势 [ dǐng zú zhī shì ]

解释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出处 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13错落不齐 [ cuò luò bù qí ]

解释 形容极不整齐。

出处 叶圣陶《皮包》:“十多封来信……开口处错落不齐,是随手撕的。”

14偶一为之 [ ǒu yī wéi zhī ]

解释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出处 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15烂醉如泥 [ làn zuì rú ní ]

解释 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儒林传下 周泽》:“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唐 李贤注:“《汉官仪》此下云:‘一日不斋醉如泥。’”

16师道尊严 [ shī dào zūn yán ]

解释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 《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17浅见寡闻 [ qiǎn jiàn guǎ wén ]

解释 浅见:肤浅的见解;寡闻:听到的很少。形容见闻不广,所知不多。

出处 《史记·五帝本纪赞》:“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18好酒贪杯 [ hào jiǔ tān bēi ]

解释 指喜欢喝酒。

出处 沙汀《酒后》:“保长王大廷只有一宗缺点:有点好酒贪杯。一喝醉了又会变得十足脓包,失掉了他那分坚韧的好性格。”

19游山玩水 [ yóu shān wán shuǐ ]

解释 山、水:指风景。游览和观赏山水风景。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20酒酣耳热 [ jiǔ hān ěr rè ]

解释 酣:酒喝得痛快。酒喝得正痛快;耳朵发热。形容酒兴正浓。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21光辉灿烂 [ guāng huī càn làn ]

解释 光辉:闪烁耀眼的光;灿烂:光彩明亮的样子。光亮耀眼;色彩鲜明。也用来形容事业的伟大辉煌。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护驾龙虎官军二万五千,分为五对,每对五千,按青、黄、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马,并依本色,光辉灿烂,极其雄壮。”

22首尾相应 [ shǒu wěi xiāng yìng ]

解释 应:接应。原指作战时各部密切配合;互相接应。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23对酒当歌 [ duì jiǔ dāng gē ]

解释 面对着美酒应当高声歌唱。又可指面对着美酒和歌舞。指宴请宾客时赋诗以助酒兴;含有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意思。

出处 三国 魏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4火上弄冰 [ huǒ shàng nòng bīng ]

解释 比喻一下子消失净尽。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5回:“泼魔苦苦用心拿我,诚所谓水中捞月;老孙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

25修旧利废 [ xiū jiù lì fèi ]

解释 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废《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26中原逐鹿 [ zhōng yuán zhú lù ]

解释 中原:古代指我国中部;跟边疆相对而言;逐:追逐;鹿:比喻政权或争逐的对象。旧时比喻群雄在中原争夺天下;也作“逐鹿中原”。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27流金铄石 [ liú jīn shuò shí ]

解释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28末路穷途 [ mò lù qióng tú ]

解释 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出处 《吴越春秋 王僚伎公子光传》:“子胥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

29待字闺中 [ dài zì guī zhōng ]

解释 留在闺房里等待许配(闺:好卧室)。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30齐大非偶 [ qí dà fēi ǒu ]

解释 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

31附耳低言 [ fù ěr dī yán ]

解释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出处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遂附耳低言道:‘这桩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种下根基,等待他落入我套中,再与你商量后事。’”

32歌莺舞燕 [ gē yíng wǔ yàn ]

解释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出处 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33海水难量 [ hǎi shuǐ nán liáng ]

解释 海水是不可以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

出处 《淮南子 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34杯酒解怨 [ bēi jiǔ jiě yuàn ]

解释 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出处 《新唐书 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杯酒间可解。”

35从令如流 [ cóng lìng rú liú ]

解释 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

出处 《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锺。”

36酒醉饭饱 [ jiǔ zuì fàn bǎo ]

解释 比喻饮食得到满足。

出处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我着他酒醉饭饱,走不动。”

37璧合珠连 [ bì hé zhū lián ]

解释 璧:玉器;璧合:指两个半璧成一个;连:连接。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种显示祥瑞的天象。也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出处 唐 杨炯《公卿以下冕服义》:“然则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

38不胜杯杓 [ bù shèng bēi sháo ]

解释 不胜:经不起;杓:舀东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醉了。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39李广难封 [ lǐ guǎng nán fēng ]

解释 见“李广未封”。

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40山公倒载 [ shān gōng dǎo zǎi ]

解释 谓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出处 唐·白居易《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诗:“山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末要追。”

41酒入舌出 [ jiǔ rù shé chū ]

解释 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出处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臣闻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弃身,不宁弃酒乎?”

42达官贵要 [ dá guān guì yào ]

解释 犹言达官贵人。

出处 《金史·世宗纪下》:“达官贵要多行非理,监察院察未尝举劾。”

43酒足饭饱 [ jiǔ zú fàn bǎo ]

解释 酒喝个足;饭吃个饱。

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44如醉如梦 [ rú zuì rú mèng ]

解释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出处 宋 朱熹《答吕子约》:“恭兄文字状子已投之当路,如醉如梦,面前事尚不能管得,何可望以等。”

45漏尽钟鸣 [ lòu jìn zhōng míng ]

解释 见“漏尽锺鸣”。

出处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迫。”

46赞口不绝 [ zàn kǒu bù jué ]

解释 见“赞不绝口”。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十一回:“丁大爷听了,越想越是,不由的赞口不绝。”

47冰销雾散 [ bīng xiāo wù sàn ]

解释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出处 唐 康骈《剧谈录 郭鄩见穷鬼》:“鄩复问云:‘彼之聚敛丰盈,何以遽令散去?’云:‘先得计于安品子,其余冰销雾散。’”

48言行计从 [ yán xíng jì cóng ]

解释 同“言听计从”。

出处 《宋史·司马光传》:“光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徇社稷。”

49杯酒言欢 [ bēi jiǔ yán huān ]

解释 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观斗》:“忽而误会消释了,忽而杯酒言欢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报国了。”

50之死靡他 [ zhī sǐ mí tā ]

解释 同“之死靡它”。

出处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一言革面,愿比家奴,之死靡他。”明·李贽《昆仑奴》:“忠臣侠忠,则扶颠持危,九死不悔,志士侠义,则临危自奋,之死靡他。”

51饭囊酒瓮 [ fàn náng jiǔ wèng ]

解释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出处 宋·王禹偁《詶安祕丞謌诗集》:“夜眠朝走不觉老,饭囊酒瓮奚足云。”宋·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

52水泄不漏 [ shuǐ xiè bù lòu ]

解释 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小小国都,城不高,池不深,被三国兵车,密密扎扎围得水泄不漏,城内好王害怕。”

53应刃而解 [ yīng rèn ér jiě ]

解释 犹言迎刃而解。比喻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出处 梁斌《播火记》:“虽然有好多问题事先没有商量,有朱老忠在,也就应刃而解了。”

54分居异爨 [ fēn jū yì cuàn ]

解释 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55拔辖投井 [ bá xiá tóu jǐng ]

解释 辖,车轴两端的键。指殷勤留客饮酒。

出处 《汉书 陈遵传》:“遵耆酒,每天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56要言妙道 [ yào yán miào dào ]

解释 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出处 汉 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57如醉初醒 [ rú zuì chū xǐng ]

解释 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三回:“黄歇如梦初觉,如醉初醒。”

58解衣包火 [ jiě yī bāo huǒ ]

解释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出处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59如醉如狂 [ rú zuì rú kuáng ]

解释 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出处 《初刻白案惊奇》卷二五:“这些人还指望出张续案,放遭告考,把一个长安子弟,弄得的如醉如狂。”

60猜拳行令 [ cāi quán xíng lìng ]

解释 划拳行酒令。形容宴饮欢畅。猜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说一数,如数与两人伸出手指的总数相符为胜,输者罚酒。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汪秀才解带脱衣,尽情欢宴,猜拳行令,不存一毫形迹。”

61鹤困鸡群 [ hè kùn jī qún ]

解释 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教白》:“苟得其人,必破优伶之格以待之,不则鹤困鸡群,与侪众无异。”

62迩安远至 [ ěr ān yuǎn zhì ]

解释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63一觞一咏 [ yī shāng yī yǒng ]

解释 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64趾踵相错 [ zhǐ zhǒng xiāng cuò ]

解释 见“趾踵相接”。

出处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革命制造厂》:“弃家逃威,望门投止者,趾踵相错。”

65鸣钟列鼎 [ míng zhōng liè dǐng ]

解释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因用“鸣钟列鼎”或“鸣钟食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66连衽成帷 [ lián rèn chéng wéi ]

解释 见“连衽成帷”。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67醒聩震聋 [ xǐng kuì zhèn lóng ]

解释 犹言振聋发聩。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出处 陶曾佐《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一跃而登此庄严美丽之舞台中,一奋萃此醒聩震聋之盘涡里。”

68帷幕不修 [ wéi mù bù xiū ]

解释 见“帷薄不修”。

出处 《孔子家语·五刑解》:“有坐淫乱男女无别者,不谓之淫乱男女无别,则曰帷幕不修也。”

69惭凫企鹤 [ cán fú qǐ hè ]

解释 比喻惭愧自己的短处,羡慕别人的长处。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养气》:“若夫器分有限,智用无涯,或惭凫企鹤,沥辞镌思。”

70戏蝶游蜂 [ xì dié yóu fēng ]

解释 飞舞游戏的蝴蝶和蜜蜂。后用以比喻浪荡子弟。

出处 唐 岑参《山房春事二首》:“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人房。”

71玉润珠圆 [ yù rùn zhū yuán ]

解释 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出处 唐 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72杯觥交错 [ bēi gōng jiāo cuò ]

解释 比喻相聚饮酒时的欢乐。觥,酒器。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回:“五位客各跟家人到了。序齿而坐,潜斋孝移相陪,杯觥交错。”

73圆颅方趾 [ yuán lú fāng zhǐ ]

解释 方脚圆头。指人类。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精神训》:“故头之圆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

74燕妒莺惭 [ yàn dù yīng cán ]

解释 形容女子貌美,燕见之生妒,莺对之自惭。

出处 《红楼梦》第二七回:“满园里秀带飘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75至圣先师 [ zhì shèng xiān shī ]

解释 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出处 《礼记 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联盟睿知,足以有临也。《礼记 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76封胡羯末 [ fēng hú jié mò ]

解释 均为兄弟的小名: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川。后用以称美兄弟子侄之辞。

出处 《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初適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77不胜桮杓 [ bù shèng qí sháo ]

解释 桮杓:桮,古同“杯”,酒具,借指饮酒。谓酒量有限,不能再饮。《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78把酒持螯 [ bǎ jiǔ chí áo ]

解释 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出处 语出《晋书 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79闭门酣歌 [ bì mén hān gē ]

解释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出处 唐·李延寿《南史·徐绲似》:“绲为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颇为声色,侍妾数十,……,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

80叹老嗟卑 [ tàn lǎo jiē bēi ]

解释 感叹年已老大而犹未显达。

出处 宋·陆游《岁莫》诗:“小筑幽栖与拙宜,读书写字伴儿嬉,已无叹老嗟卑意,却喜分冬守岁时。”

81卑己自牧 [ bēi jǐ zì mù ]

解释 卑:谦;牧:养。以谦逊的态度修身养性。

出处 郭沫若《再谈郁达夫》:“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郁达夫的卑己自牧,我认为是文坛的三绝。”

82道义之交 [ dào yì zhī jiāo ]

解释 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83蜂趋蚁附 [ fēng qū yǐ fù ]

解释 比喻很多人迎合投靠。

出处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联升社学和钟镛社学》:“果然蜂趋蚁附,攘攘熙熙,诚不出神灵所料者矣。”

84途途是道 [ tú tú shì dào ]

解释 指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出处 聂绀弩《女权论辩>题记一》:“女人的幸福是看他的丈夫怎样,应该先努力安排一个家等等,这样或者那样,说得途途是道。”

85爨桂炊玉 [ cuàn guì chuī yù ]

解释 爨:炊。柴禾难得如桂木,米价贵得如珠玉。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

出处 宋 司马光《答刘蒙书》:“月俸不及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

86聋者之歌 [ lóng zhě zhī gē ]

解释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出处 《淮南子 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

87势如水火 [ shì rú shuǐ huǒ ]

解释 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出处 《三国志 蜀志 魏延传》:“惟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88猜枚行令 [ cāi méi xíng lìng ]

解释 猜枚:一种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测单双、数目等。现亦指划拳。行令:行酒令。喝酒时行酒令。

出处 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某已来了也,有酒拿来我先打三钟,然后猜枚行令耍子。”

89道傍苦李 [ dào bàng kǔ lǐ ]

解释 同“道边苦李”。

出处 唐·许浑《和淮南王相公与宾僚同游瓜洲别业,题旧书斋》诗 :“道傍苦李犹垂实,城外甘棠已布阴。”

90散伤丑害 [ sàn shāng chǒu hài ]

解释 形容不和谐的声音。

出处 《鬼谷子·中经》:“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

91废书而叹 [ fèi shū ér tàn ]

解释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出处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92鹿皮苍璧 [ lù pí cāng bì ]

解释 形容本末不相称。

出处 《汉书 食货志下》:“上(汉武帝)与汤(张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颜异)。异曰:‘今王侯朝贺以仓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

93牧猪奴戏 [ mù zhòu nú xì ]

解释 对赌博的鄙称。

出处 《晋书·陶侃传》:“樗蒲者,牧猪奴戏耳!”

94放歌纵酒 [ fàng gē zòng jiǔ ]

解释 放歌:高声歌唱;纵酒:任意饮酒,不加节制。尽情歌唱,放量地饮酒。形容开怀畅饮尽兴欢乐。

出处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95酒有别肠 [ jiǔ yǒu bié cháng ]

解释 指酒量大小,与身材高矮无关。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后晋高祖天福七年》:“他日,又宴,侍臣皆以醉去,独维岳在。曦曰:‘维岳身甚小,何饮酒之多?’左右或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

96量己审分 [ liàng jǐ shěn fēn ]

解释 估量自己,省察本分。

出处 《南齐书·刘献传》:“量己审分,不敢期荣。”

97枕曲藉糟 [ zhěn qū jiè zāo ]

解释 枕着酒,垫着酒糟。指嗜酒,醉酒。

出处 《晋书 刘伶传》:“先生于是方捧罂承糟,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98火然泉达 [ huǒ rán quán dá ]

解释 比喻形势发展迅猛。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