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无所事事的成语

形容人无所事事的成语


1游手好闲 [ yóu shǒu hào xián ]

解释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2百无聊赖 [ bǎi wú liáo lài ]

解释 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指精神无所寄托。

出处 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

3无所事事 [ wú suǒ shì shì ]

解释 无:没有;事事:从事某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处 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4穷极无聊 [ qióng jí wú liáo ]

解释 无聊;精神空虚;无所寄托。原形容生活贫困;生活没有着落。现多形容无事可做;精神上非常空虚。

出处 南朝 宋 费昶《思公子》诗:“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

5兴味索然 [ xìng wèi suǒ rán ]

解释 一点兴趣也没有。索然:毫无兴趣的样子。

出处 清 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6无所作为 [ wú suǒ zuò wéi ]

解释 作为:做出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7碌碌无为 [ lù lù wú wéi ]

解释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出处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8一事无成 [ yī shì wú chéng ]

解释 连一样事情都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出处 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9夜以继日 [ yè yǐ jì rì ]

解释 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10痴心妄想 [ chī xīn wàng xiǎng ]

解释 痴:呆;傻;痴心:心思沉迷于某人或某种事物;妄:荒唐;胡乱;不切实际。失去理智的心思;想法荒唐。指一心想着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时刻难过。”

11好吃懒做 [ hào chī lǎn zuò ]

解释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12好高骛远 [ hào gāo wù yuǎn ]

解释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13安于现状 [ ān yú xiàn zhuàng ]

解释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出处 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14饱食终日 [ bǎo shí zhōng rì ]

解释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5闲情逸致 [ xián qíng yì zhì ]

解释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这趟出来,更是闲情逸致,正要问问沿途的景物。”

16想入非非 [ xiǎng rù fēi fēi ]

解释 非:出于佛经;指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

出处 《楞严经》第九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17玩世不恭 [ wán shì bù gōng ]

解释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出处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18络绎不绝 [ luò yì bù jué ]

解释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断”。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19如梦初醒 [ rú mèng chū xǐng ]

解释 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厉公大喜曰:‘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20异想天开 [ yì xiǎng tiān kāi ]

解释 异:奇异、奇特;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形容想法非常离奇、荒唐。或指解放思想。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刑部书吏得了他的贿赂,便异想天开的设出一个法来。”

21无所用心 [ wú suǒ yòng xīn ]

解释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2无事生非 [ wú shì shēng fēi ]

解释 非:是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23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解释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 《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24黄粱美梦 [ huáng liáng měi mèng ]

解释 黄粱:小米。煮一锅小米饭的时间;做了一场好梦。比喻虚幻的梦想。

出处 唐 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25庸庸碌碌 [ yōng yōng lù lù ]

解释 庸庸:平平常常。碌碌:无能的样子。指人平凡无奇,无所作为。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鉴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别贤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

26髀肉复生 [ bì ròu fù shēng ]

解释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27胡猜乱想 [ hú cāi luàn xiǎng ]

解释 没有根据地随意猜想。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胡猜乱想,惊疑不定。”

28谬想天开 [ miù xiǎng tiān kāi ]

解释 形容想法非常荒谬。

出处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而况梁氏之地租地价论,谬想天开,得未曾有。”

29东游西荡 [ dōng yóu xī dàng ]

解释 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

30斗鸡走狗 [ dòu jī zǒu gǒu ]

解释 斗:使相斗;走狗:唆使狗跑。做公鸡打架、使狗赛跑的游戏。指旧时纨绔子弟、游手好闲的人的无耻游戏。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

31豪情逸致 [ háo qíng yì zhì ]

解释 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

出处 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三话·上·戏楼旧联》:“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豪情逸致,飘飘若仙。”

32安闲自得 [ ān xián zì dé ]

解释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33闲居无聊 [ xián jū wú liáo ]

解释 闲居:独居。单独生活,无所事事。形容寂寞孤单。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侦戏》:“昨闻侯生闲居无聊,欲寻一秦淮佳丽,小弟已替他物色一人,名唤香君。”

34尸禄害政 [ shī lù hài zhèng ]

解释 尸禄:受禄而不尽职。受禄而无作为,有害政事。

出处 《晋书·刘颂传》:“贤能常居位,以善事訚劣,不得以尸禄害政。”

35北窗高卧 [ bēi chuāng gāo wò ]

解释 比喻悠闲自得。

出处 晋 陶渊明《与子俨等书》:“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宋 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有别、归来意。”

36岩居川观 [ yán jū chuān guān ]

解释 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

出处 《史记 范雎蔡泽列传》:“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而授之,退而岩居川观。”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