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说话轻浮的成语

形容说话轻浮的成语


1评头品足 [ píng tóu pǐn zú ]

解释 评、品:评论;区分高低优劣。原指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后泛指发表评论;随意挑剔。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阿宝》:“女起遽去,众情颠倒,评头品足,纷纷如狂。”

2评头论足 [ píng tóu lùn zú ]

解释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出处 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态度,评头品足。”

3吊儿浪荡 [ diào ér làng dàng ]

解释 浪荡:放浪。形容散漫放浪。

出处 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知道吗?游击队并不是吊儿浪荡的,游击队是要守纪律的!”

4品头评足 [ pǐn tóu píng zú ]

解释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众情颠倒,品头论足,纷纷如狂。”

5浮花浪蕊 [ fú huā làng ruǐ ]

解释 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出处 唐 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6云心水性 [ yún xīn shuǐ xìng ]

解释 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出处 明·叶宪祖《鸾鎞记·喜谐》:“若是云心水性情分寡,怎供出梦蝶寻花。”

7浮头滑脑 [ fú tóu huá nǎo ]

解释 犹言油头滑脑。形容人轻浮狡猾。

出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座中几个人,都是浮头滑脑的,没有甚么事可记。”

8评头论脚 [ píng tóu lùn jiǎo ]

解释 见“评头品足”。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她们的眼睛老瞅着新娘,有时也看看新郎,她们肩挨着肩,手拉着手,评头论脚,叽叽嘈嘈地小声地吵嚷个不休。”

9长安少年 [ cháng ān shào nián ]

解释 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出处 明 宋濂《序》:“燕姬越女,巧自衒鬻于春风之前,冀长安少年,为之一顾。”

10飞扬浮躁 [ fēi yáng fú zào ]

解释 轻浮急躁。

出处 《朱子全书 论语一》:“飞扬浮躁,所学安能坚固。”

11倡情冶思 [ chàng qíng yě sī ]

解释 冶荡轻佻的情思。

出处 清 戴名世《吴他山诗序》:“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义意之存。”

12浇风薄俗 [ jiāo fēng bó sú ]

解释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

出处 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13随声附和 [ suí shēng fù hè ]

解释 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随:跟着;和:音贺。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

14能说会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解释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 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15摇头摆尾 [ yáo tóu bǎi wěi ]

解释 ①摇动着脑袋;摆动着尾巴。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②摇晃着脑袋;摆动着身体。形容轻狂得意的样子。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

16不由自主 [ bù yóu zì zhǔ ]

解释 由不得自己。指控制不住自己。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

17鸦雀无声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释 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鸦:乌鸦;雀:麻雀。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公曰:‘鸦去无声,运何言闻?’”

18装腔作势 [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

解释 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别人。

出处 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19夸夸其谈 [ kuā kuā qí tán ]

解释 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20油嘴滑舌 [ yóu zhuǐ huá shé ]

解释 形容人说话油滑轻浮;耍嘴皮子。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谁想晁大舍且不敢便叫珍哥竟到任内,要漫漫的油嘴滑舌骗得爹娘允了,方好进去。”

21粗心大意 [ cū xīn dà yì ]

解释 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22窃窃私语 [ qiè qiè sī yǔ ]

解释 私:私下;背地里。指背着人悄悄地说话。

出处 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时尚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之。”

23瞠目结舌 [ chēng mù jié shé ]

解释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24人微言轻 [ rén wēi yán qīng ]

解释 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孟尝传》:“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25油腔滑调 [ yóu qiāng huá diào ]

解释 腔、调:说话的声音、语气。形容说话轻浮油滑;不诚恳。

出处 清 王士祯《师友诗传录 卷一 郎廷槐问》:“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

26油头滑脑 [ yóu tóu huá nǎo ]

解释 形容人轻浮油滑;不诚实。

出处 鲁迅《书信集 550 致王志之》:“歌德派拉君之事,我未注意,此君盖法国礼拜六派,油头滑脑,其到中国来,大概确是搜集小说材料。”

27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解释 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28鹦鹉学舌 [ yīng wǔ xué shé ]

解释 像鹦鹉一样学人说话。常比喻跟着人家的话说;或指搬嘴学舌。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29低声细语 [ dī shēng xì yǔ ]

解释 形容小声说话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时断时续,还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难为情。”

30轻言细语 [ qīng yán xì yǔ ]

解释 形容说话轻而柔和。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我们好像是久别重逢,彼此有说不完的话和藏在这些轻言细语后边的无限的担心。”

31贫嘴贱舌 [ pín zuǐ jiàn shé ]

解释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32笨嘴拙舌 [ bèn zuǐ zhuō shé ]

解释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出处 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33摇头晃脑 [ yáo tóu huàng nǎo ]

解释 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头摆脑”。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至乾禅师》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牵犁,直是摇头摆脑。”

34窃窃细语 [ qiè qiè xì yǔ ]

解释 窃窃:偷偷;语:说话。背地里小声说话

35流里流气 [ liú lǐ liú qì ]

解释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一些农村姑娘羞羞答答在照相摊前造作地摆好姿势,等待城里来的流里流气的摄影师按快门。”

36喃喃细语 [ nán nán xì yǔ ]

解释 形容小声说话。

出处 《北史 隋 房陵王勇传》:“乃向西北奋飞,喃喃细语。”

37轻嘴薄舌 [ qīng zuǐ bó shé ]

解释 形容说话轻佻刻薄。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闲时常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

38轻浪浮薄 [ qīng làng fú bó ]

解释 轻:轻佻;浮薄:不庄重。形容行为放荡不庄重。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填词觅句,无所不能,便是弄管调弦,也无所不会,是个第一等轻浪浮薄子弟。”

39过甚其辞 [ guò shèn qí cí ]

解释 话说得超过了实际。

出处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三:“说来恐怕有些人不大肯信,以为我是过甚其辞。”

40呢喃细语 [ ní nán xì yǔ ]

解释 形容小声说话。

出处 《北史 隋 房陵王勇传》:“乃向西北奋飞,喃喃细语。”

41尖酸刻薄 [ jiān suān kè bó ]

解释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42油头滑面 [ yóu tóu huá miàn ]

解释 见“油头滑脸”。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六三:“招弟的那一群油头滑面的小鬼听到这消息,也准备拚命给若霞喊倒好儿,作为抵抗。”

43油头滑脸 [ yóu tóu huá liǎn ]

解释 形容人狡猾轻浮。

出处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正看之间,有小和尚疾忙进报。随有中年和尚油头滑脸,摆将出来。”

44油嘴油舌 [ yóu zuǐ yóu shé ]

解释 形容说话油滑轻浮。

出处 《西游记》第三六回:“你这游方和尚,便是有些油嘴油舌的说话。”

45油嘴狗舌 [ yóu zuǐ gǒu shé ]

解释 抹了油的嘴,像狗一样的舌头。形容说话油滑,内容低劣。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你会唱的甚么好成样的套数儿,左右是几句,东沟窝,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

46摇头麰尾 [ yáo tóu wú wěi ]

解释 见“摇头摆尾”。

47游丝飞絮 [ yóu sī fēi xù ]

解释 飘荡的蛛丝,飞扬的柳絮。比喻轻浮的女子。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私盟>》:“恩情占断人间丽,莫认做游丝飞絮,看万岁千秋鸾凤仪。”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