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屹立不倒的成语

形容屹立不倒的成语


1固若金汤 [ gù ruò jīn tāng ]

解释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2根深蒂固 [ gēn shēn dì gù ]

解释 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3牢不可破 [ láo bù kě pò ]

解释 牢:坚固。非常坚固;不可摧毁。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4坚不可摧 [ jiān bù kě cuī ]

解释 坚:坚固;摧:摧毁;破坏。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出处 清 郑燮《原诗 内篇上》:“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5坚如磐石 [ ji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坚:牢固;磐石:大石头。牢固得像大石头一样。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6岿然不动 [ kuī rán bù dòng ]

解释 高大挺立;难以撼动。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7稳如泰山 [ wěn rú tài shān ]

解释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来势不两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8傲然屹立 [ ào rán yì lì ]

解释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形容坚定挺拔;不可动摇。

出处 古华《芙蓉镇》:“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

9安如磐石 [ 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安;安稳;磐石:厚而重的大石头。像磐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10安如盘石 [ 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安:安稳;盘石:大石头。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11高耸入云 [ gāo sǒng rù yún ]

解释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处 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12坚如盘石 [ ji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坚:牢固;盘石:大石头。像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出处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13顶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解释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14重于泰山 [ zhòng yú tài shān ]

解释 像泰山一样重。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5中流砥柱 [ zhōng liú dǐ zhù ]

解释 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16势不两立 [ shì bù liǎng lì ]

解释 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17纹丝不动 [ wén sī bù dòng ]

解释 一点也不动。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8回:“金莲坐在床上,纹丝儿不动,把脸儿沉着。”

18无坚不摧 [ wú jiān bù cuī ]

解释 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能摧毁。

出处 《旧唐书 孔巢文传》:“(田)乃就宴,悦酒酣,自矜其骑射之艺,拳略之勇,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19饱经风霜 [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解释 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20稀奇古怪 [ xī qí gǔ guài ]

解释 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

出处 清邵梅臣《画耕偶录》:“稀奇古怪,我法我派。一钱不值,万钱不卖。”

21微乎其微 [ wēi hū qí wēi ]

解释 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微:小。

出处 清 杨伦《杜诗镜铨》眉批引蒋弱六云:“写妙技不觉说入自家语,微乎其微。”

22金碧辉煌 [ jīn bì huī huáng ]

解释 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

23体贴入微 [ tǐ tiē rù wēi ]

解释 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24新仇旧恨 [ xīn chóu jiù hèn ]

解释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出处 唐 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25气象万千 [ qì xiàng wàn qiān ]

解释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6枝繁叶茂 [ zhī fán yè mào ]

解释 枝叶繁密茂盛。

出处 明 孙柚《琴心记》:“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27富丽堂皇 [ fù lì táng huáng ]

解释 富丽:华丽。堂皇:雄伟;盛大。豪华美丽、雄伟壮大。形容建筑物的宏伟壮丽;场面的盛大豪华。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28不屈不挠 [ bù qū bù náo ]

解释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29婀娜多姿 [ ē nuó duō zī ]

解释 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各种轻盈软美的姿态。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30光芒万丈 [ guāng máng wàn zhàng ]

解释 形容光辉灿烂;照耀非常远。

出处 唐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31毫发不爽 [ háo fà bù shuǎng ]

解释 毫发:细发和头发;爽:差错。形容一丝一毫都不差。也作“毫厘不爽”。

出处 明 李贽《观音问 答自信》:“悭贪者报以饿狗,毒害者报以虎狼,分厘不差,毫发不爽。”

32一动不动 [ yī dòng bù dòng ]

解释 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

出处 王朔《浮出海面》:“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这对可怜的情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松开嘴,忿忿地起身走了。”

33广开才路 [ guǎng kāi cái lù ]

解释 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34怪声怪气 [ guài shēng guài qì ]

解释 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出处 鲁迅《二心集 宣传与做戏》:“以关老爷、林妹妹自命,怪声怪气,唱来唱去,那就实在只好算是发热昏了。”

35泰山压顶 [ tài shān yā dǐng ]

解释 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出处 明 贾凫西《木皮词 正传》:“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把那助纣为虐的杀个净,直杀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门。”

36百折不回 [ bǎi zhé bù huí ]

解释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 《明史 何腾蛟瞿式耜传论》:“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

37苍翠欲滴 [ cāng cuì yù dī ]

解释 苍:青色;翠:青绿色。翠绿的颜色像要滴下来。形容草木茂盛;充满生机。也形容文句精彩。

出处 宋 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38迎风招展 [ yíng fēng zhāo zhǎn ]

解释 形容旗子在风中飘荡。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只见五颜六色的旗子,迎风招展,挖云镶边的号褂,映日争辉。”

39嵬然不动 [ wéi rán bù dòng ]

解释 嵬然:高大的样子。形容高耸挺立,稳固而不为外力所动。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

40坚强不屈 [ jiān qiáng bù qū ]

解释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41安如泰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解释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42巍然屹立 [ wēi rán yì lì ]

解释 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出处 梁启超《新民说》第三节:“吾国夙巍然屹立于大东,环列皆小蛮夷,与他方大国,未一交通。”

43坦然自若 [ tǎn rán zì ruò ]

解释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44不识泰山 [ bù shí tài shān ]

解释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45泰山北斗 [ tài shān běi dǒu ]

解释 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出处 《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46兵不厌权 [ bīng bù yàn quán ]

解释 见“兵不厌诈”。

出处 《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

47累卵之危 [ lěi luǎn zhī wēi ]

解释 好比堆叠起来的蛋,极容易打碎。比喻情况极危险。

出处 汉 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48风雨无阻 [ fēng yǔ wú zǔ ]

解释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49巍然耸立 [ wēi rán sǒng lì ]

解释 巍然:高大雄伟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出处 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坐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

50食味方丈 [ shí wèi fāng zhàng ]

解释 同“食前方丈”。

出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问》:“昔吾先君桓公善饮酒穷乐,食味方丈。”

51视为知己 [ shì wéi zhī jǐ ]

解释 看成好朋友。

出处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63回:“独故太仆灌夫,却与婴沆瀣相投,始终交好,不改故态,婴遂视为知己,格外情深。”

52遮天蔽日 [ zhē tiān bì rì ]

解释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黑洞洞遮天蔽日,都是皂雕旗。”

53安于盘石 [ ān yú pán shí ]

解释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出处 《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杨倞注:“磐石,盘薄,大石也。”

54山公倒载 [ shān gōng dǎo zǎi ]

解释 谓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出处 唐·白居易《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诗:“山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末要追。”

55白首如新 [ bái shǒu rú xīn ]

解释 指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同“白头如新”。

出处 宋 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士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

56苍松翠柏 [ cāng sōng cuì bǎi ]

解释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57千状万端 [ qiān zhuàng wàn duān ]

解释 形容极为愁苦。

出处 宋 王安石《与孙侔书》:“某忧痛愁苦,千状万端,书所以不能具。”

58端本澄源 [ duān běn chéng yuán ]

解释 犹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春秋之时,天王之使,交驰于列国,而列国之君,如京师者绝少。夫子谨而书之,固以正列国之罪,而端本澄源之意,其致责于天王者尤深矣。”

59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60狼顾鸢视 [ láng gù yuān shì ]

解释 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出处 明·方孝孺《周官》一:“六七百年之间,强诸侯狼顾鸢视者莫敢先发陵上之言,必至于周礼尽废而后肆,道之化民也。”

61驱羊战狼 [ qū yáng zhàn láng ]

解释 喻以弱击强。

出处 宋·张耒《唐论中》:“而以之抗燕代之劲骑,此驱羊战狼,则明皇与重兵选卒所不得行之也。”

62己溺己饥 [ jǐ nì jǐ jī ]

解释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63微察秋毫 [ wēi chá qiū háo ]

解释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夫照镜子见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64怪诞诡奇 [ guài dàn guǐ qí ]

解释 怪诞:荒唐,离奇;诡奇:诡诈,奇异。形容荒唐离奇的事物。

65饥不遑食 [ jī bù huáng shí ]

解释 同“饥不暇食”。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虽有糇粮,饥不遑食。”

66粮多草广 [ liáng duō cǎo guǎng ]

解释 比喻战备物资充足。

出处 明 无名氏《桃园结义》第一折:“俺这蒲州,地方宽阔,粮多草广,军民好汉,我何不起兵播乱。”

67泰山之安 [ tài shān zhī ān ]

解释 安:安稳。像泰山那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68填坑满谷 [ tián kēng mǎn gǔ ]

解释 塞满坑谷。比喻物资丰富充足。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佗佗籍籍,填坑满谷。”

69馈贫之粮 [ zuò pín zhī liáng ]

解释 广博的见闻是赠给知识贫乏者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

70爽然自失 [ shuǎng rán zì shī ]

解释 见“爽然若失”。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公爽然自失,而悔无及矣。”

71傲然挺立 [ ào rán tǐng lì ]

解释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出处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72源清流清 [ yuán qīng liú qīng ]

解释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君道》:“故械数者,治之流也,非治之源也。君子者,治之源也。官人守数,君子养源,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73古木参天 [ gǔ mù cān tiān ]

解释 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74失惊打怪 [ shī jīng dǎ guài ]

解释 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指大惊小怪。

出处 宋 洪迈《夷坚三志已 善谑诗词》:“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

75谷马砺兵 [ gǔ mǎ lì bīng ]

解释 犹言秣马厉兵。

出处 宋 陈师道《赠张文潜》诗:“秋来待试丞相府,谷马砺兵吾甚武。”

76路绝人稀 [ lù jué rén xī ]

解释 道路阻绝,人烟稀少。

出处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眼见的路绝人稀,不由俺唬的魄散魂飞。”

77载驰载驱 [ zǎi chí zǎi qū ]

解释 谓车马疾行。

出处 《诗·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高亨注:“载,犹乃也,发语词。载、驱,车马疾行。”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之一:“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78恨海难填 [ hèn hǎi nán tián ]

解释 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

出处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79卑身贱体 [ bēi shēn jiàn tǐ ]

解释 ①谓俭约勤苦。②弯腰俯首,屈从奉迎。

出处 《韩非子 说疑》:“皆夙兴夜寐,卑身贱体……以事其君。”

80丈二和尚 [ zhàng èr hé shàng ]

解释 指十分迷惑。

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二章:“敌人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81稳如磐石 [ wě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形容像磐石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周智道:‘忒稳,稳如磐石。’”

82权重秩卑 [ quán zhòng zhì bēi ]

解释 权力大官品低。

出处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额外大学士》:“而后有殿阁大学士之设,官止五品,权重秩卑,殊不相称。”

83尚虚中馈 [ shàng xū zhōng kuì ]

解释 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引伸指妻室;虚:空。指没有妻子。

出处 《周易 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84清浑皁白 [ qīng hún wú bái ]

解释 比喻事物的本来面目、是非、情由等。

85有眼不识泰山 [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

解释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