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土地贫瘠荒凉的成语

形容土地贫瘠荒凉的成语


1寸草不生 [ cùn cǎo bù shēng ]

解释 寸草:一点儿草;生:生长。①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②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

2荒无人烟 [ huāng wú rén yān ]

解释 形容偏僻荒凉;没有人家。人烟:住户。

出处 穆欣《南线巡回 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3赤地千里 [ chì dì qiān lǐ ]

解释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出处 《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4不毛之地 [ bù máo zhī dì ]

解释 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出处 《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5人迹罕至 [ rén jì hǎn zhì ]

解释 罕:少。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辟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孝武纪二》:“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

6十室九空 [ shí shì jiǔ kōng ]

解释 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7穷山恶水 [ qióng shān è shuǐ ]

解释 穷山:荒山。恶水:有害的河。指贫瘠偏僻的荒山;水质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恶劣的自然条件。

出处 清 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

8鸡犬不闻 [ jī quǎn bù wén ]

解释 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9回:“凡冲要通衢大路,都没一个人烟,静悄悄地,鸡犬不闻,就要一滴水,也没喝处,那讨酒食来?”

9满目疮痍 [ mǎn mù chuāng yí ]

解释 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出处 《辛亥革命 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惟自武汉事起,各省响应,兵连祸结,满目疮痍。”

10一无所有 [ yī wú suǒ yǒu ]

解释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出处 《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11无边无际 [ wú biān wú jì ]

解释 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12死气沉沉 [ sǐ qì chén chén ]

解释 形容没有一点生气。有时也形容意志消沉;缺少活力。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13地广人稀 [ dì guǎng rén xī ]

解释 地域广阔;人烟稀少。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14无人之境 [ wú rén zhī jìng ]

解释 境:地方。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出处 宋 杨万里《国势中》:“不茸一垒,不置一卒,使寇之去来,如入无人之境。”

15百废俱兴 [ bǎi fèi jù xīng ]

解释 俱:全;都。一切被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形容各项事情方兴未艾。也作“百废俱举”。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16无人之地 [ wú rén zhī dì ]

解释 见“无人之境”。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里,凿山为道,造作桥阁。”

17渺无人迹 [ miǎo wú rén jì ]

解释 很少看见人的脚印,形容空旷寂静。

出处 沙汀《淘金记》:“从大道上望去,却就像一座渺无人迹的黄土荒山。”

18渺无人烟 [ miǎo wú rén yān ]

解释 一片渺茫,没有人烟

出处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47回:“不上一月,将淮北千里,扫荡个渺无人烟。”

19渺无人踪 [ miǎo wú rén zōng ]

解释 很少看见人的踪影,形容空旷寂静。

出处 王汶石《大木匠》:“田间是静悄悄的,大路上也是静悄悄的渺无人踪。”

20颓垣败壁 [ tuí yuán bài bì ]

解释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出处 《恨海》第六回:“走了半里多路,只见一处烧不尽的颓垣败壁。”

21杳无人烟 [ yǎo wú rén yān ]

解释 谓僻远无人居住。形容荒凉,偏僻。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师兄差疑了,似这杳无人烟之处,又无个怪兽妖禽,怕他怎的?”

22荒山野岭 [ huāng shān yě lǐng ]

解释 指荒凉无人烟的山野。

出处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80回:“往前一看,都是荒山野岭,不见有人行路,连一株树木也没有。”

23荒郊野外 [ huāng jiāo yě wài ]

解释 离城镇村庄很远的荒凉地带。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3卷:“却是荒郊野外,桃红柳绿,正是女眷们游耍去处。”

24杳无人迹 [ yǎo wú rén jì ]

解释 见“杳无人迹”。

出处 唐·常沂《灵鬼志·郑绍》:“至明年春,绍复至此,但见红花翠竹,流水青山,杳无人迹。绍乃号恸经日而返。”

25荒郊旷野 [ huāng jiāo kuàng yě ]

解释 旷:空阔。离城镇村庄很远的荒凉地带。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走荒郊旷野,把不住心娇怯,喘吁吁难将两气接。”

26颓垣败井 [ tuí yuán bài jǐng ]

解释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出处 《花月痕》第四五回:“破庙荒凉,草深一尺,见一群的羊在那里吃草,颓垣败井,廊庑倾欹。”

27鼪鼯之径 [ wéi wú zhī jìng ]

解释 同“鼪鼬之迳”。

出处 清·张明弼《冒姬董小宛传》:“时姬又恶嚣,非受縻于炎炙,则必逃之鼪鼯之径。”

28年久失修 [ nián jiǔ shī xiū ]

解释 年代久远,荒废失修。

出处 鲁迅《最艺术的国家》:“然而这民国年久失修,连招牌都已经剥落殆尽,彷佛花旦脸上的脂粉。”

29鹿走苏台 [ lù zǒu sū tái ]

解释 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伍被传》:“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30荒烟野蔓 [ huāng yān yě màn ]

解释 荒烟:荒凉原野上的雾气;野蔓:野草。形容冷落荒凉的景象。

出处 宋·欧阳修《祭石蔓卿文》:“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