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传承的成语

形容传承的成语


1言传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解释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2千篇一律 [ qiān piān yī lǜ ]

解释 比喻文章、题材、写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出处 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

3古为今用 [ gǔ wéi jīn yòng ]

解释 指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使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出处 毛泽东《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4后继无人 [ hòu jì wú rén ]

解释 继:接续;继承。没有继承的人。

出处 罗瑞卿《党的三大作风的楷模——回忆周总理》:“这位老中医的医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后继无人。”

5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释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出处 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6一脉相承 [ yī mài xiāng chéng ]

解释 一脉:同一血脉;指联络贯通而成的一个系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7原封不动 [ yuán fēng bù dòng ]

解释 封:封口。原意为原来贴好的封口一点也没变动。比喻一切照原样;丝毫没有变动。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小娘子道:‘日日与主翁来看炉,是原封不动的,不知何如?’”

8后继有人 [ hòu jì yǒu rén ]

解释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出处 艾芜《鞍钢呵,我回来了》:“这是后继有人,令人喜悦不止。”

9继往开来 [ jì wǎng kāi lái ]

解释 继:继承;往:过去;来:未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

10一成不变 [ yī chéng bù biàn ]

解释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11纹丝不动 [ wén sī bù dòng ]

解释 一点也不动。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8回:“金莲坐在床上,纹丝儿不动,把脸儿沉着。”

12推陈出新 [ tuī chén chū xīn ]

解释 推出粮仓里的旧粮;更换新粮。引申为剔除旧事物中的糟粕;吸取精华;使之向新的方向发展。陈:仓储存的旧粮。

出处 《明史 范济传》:“严伪造之条,开倒换之法,推陈出新,无耗无阻。”

13依然如故 [ yī rán rú gù ]

解释 故:过去的。仍旧像从前一样。比喻情况没有发生变化。

出处 唐 薛调《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14承前启后 [ chéng qián qǐ hòu ]

解释 承:承接;启:开创、开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也作“承先启后。”

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15代代相传 [ dài dài xiāng chuán ]

解释 一代一代相继传授、流传。也作“世代相传”。

出处 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16干父之蛊 [ gàn fù zhī gǔ ]

解释 干:承担,从事;蛊:事、事业。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

出处 《周易 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

17承先启后 [ chéng xiān qǐ hòu ]

解释 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出处 清 王昶《湖海诗传 尹继善》:“文端公历任封疆,晚归台阁,岁历五十馀载,承先启后,三代平章。”

18父析子荷 [ fù xī zǐ hé ]

解释 父劈柴,子担柴。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

出处 唐·白居易《唐故潮州长城县令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大丈夫贮蓄材术,树置功利,鎡基富贵,焯耀家邦,不当其身,而得于后;父析子荷,相去几何?”

19奉天承运 [ fèng tiān chéng yùn ]

解释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20薪尽火传 [ xīn jìn huǒ chuán ]

解释 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21承嬗离合 [ chéng shàn lí hé ]

解释 继承演变。

22凤毛济美 [ fèng máo jì měi ]

解释 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真正是凤毛济美,可钦,可敬!”

23负薪构堂 [ fù xīn gòu táng ]

解释 《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后以“负薪构堂”指继承先人德业。

出处 《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

24风流云散 [ fēng liú yún sà ]

解释 轻风流动;云彩散开。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出处 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25传宗接代 [ chuán zōng jiē dài ]

解释 宗:宗族;家族;代:后代。传延宗族;接续后代。原指生了儿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指继承有人。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

26源远流长 [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解释 源:源头;流:水的流程。河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 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27因循守旧 [ yīn xún shǒu jiù ]

解释 因循:沿袭;照老一套不改变;守旧:死守旧的一套;因袭死守着旧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创新精神。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序》:“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28艰苦奋斗 [ jiān kǔ fèn dòu ]

解释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竭尽全力去工作或斗争。

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29舍我其谁 [ shě wǒ qí shuí ]

解释 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0不肖子孙 [ bù xiào zǐ sūn ]

解释 不肖:不像。不像祖宗、父辈的贤良子孙。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出处 宋 邵雍《盛衰吟》:“克肖子孙,振起家门;不肖子孙,破败家门。”

31承上启下 [ chéng shàng qǐ xià ]

解释 承:承接;启:引出;开始。承接上面的;并引出下面的。多指文章的结构。也泛指把事业或学问接过来传下去。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故君子戒慎”唐 孔颖达疏:“故,承上启下之辞。”

32日月经天 [ rì yuè jīng tiān ]

解释 太阳月亮每天都经过天空。比喻历久不衰;永恒不变;也比喻事情明显;有目共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33艰苦创业 [ jiān kǔ chuàng yè ]

解释 艰难困苦地创办事业。

34故步自封 [ gù bù zì fēng ]

解释 故:过时的;旧:故步。原来的步伐;老步子;封:限制;自封: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指自己停滞在老路上。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或革新。

出处 清 梁启超《爱国论》:“妇人缠足十载,解其缚而犹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见多怪。”

35家学渊源 [ jiā xué yuān yuán ]

解释 家学:家传的学问;渊源:水源;这里指根源。家世相传的学问有根源。形容出身于书香门弟;学问扎实;学有根底。

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 送林宽夫父子》:“家学有渊源,传之于艾轩。”

36一潭死水 [ yī tán sǐ shuǐ ]

解释 一池子死水。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潭:深水池。

出处 元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我正忒坎坷,自怨咨,九重天忽有君恩至,正是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37百世不易 [ bǎi shì bù yì ]

解释 千秋万代永不改变。

出处 《汉书 邹阳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38通古博今 [ tōng gǔ bó jīn ]

解释 同“通今博古”。

出处 《钟山》1981年第4期:“你是一个老大学生了,通古博今,知书达理,何必与姚金根那种人一般见识,他小人得志。”

39一脉相传 [ yī mài xiāng chuán ]

解释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的继承关系。

出处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叙别》:“纯仁今日将麦舟赈济曼卿,这才是一脉相传,何愁皇天不佑。”

40克绍箕裘 [ kè shào jī qiú ]

解释 克:能够;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会学着先辈人缀补兽皮制皮袄;弯着柳条制畚箕。比喻能继承先辈事业。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41古今一辙 [ gǔ jīn yī zhé ]

解释 辙:车轮碾过的痕迹。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

出处 清·姚华《曲海一勺·述旨第一》:“立言者骛高,读书者好奇,与其詹詹,毋宁炎炎,古今一辙,颠扑不破。”

42绳厥祖武 [ shéng jué zǔ wǔ ]

解释 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出处 《诗经 大雅 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43继继承承 [ jì jì chéng chéng ]

解释 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圣子神孙,继继承承,于千万年,敬戒不怠。”

44继继存存 [ jì jì cún cún ]

解释 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同“继继承承”。

出处 瞿秋白《〈赤都心史〉序》:“只见电影中继继存存陆续相衔的影像,而实质上却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影片。”

45箕裘相继 [ jī qiú xiāng jì ]

解释 箕:簸箕。裘:皮袍。比喻子继父业。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赏春》:“愿百年奕叶传芳,好儿孙箕裘相继。”

46火尽薪传 [ huǒ jìn xīn chuán ]

解释 火虽烧完,柴却留传下来。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

出处 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四出:“仗猛力精心,斩断牵缠,若不是粉碎虚空,终似那痴拳太软,总火尽薪传也。”

47家传户诵 [ jiā chuán hù sòng ]

解释 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曲·填词名手》:“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48古今一揆 [ gǔ jīn yī kuí ]

解释 揆:尺度,准则。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情况相同。

出处 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古今一揆,先后不贸。”

49一成不易 [ yī chéng bù yì ]

解释 同“一成不变”。

出处 《明史·历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几符合。故不能为一成不易之法也。”

50勤劳勇敢 [ qín láo yǒng gǎn ]

解释 勤奋劳动,有勇气,有胆量。

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51战天斗地 [ zhàn tiān dòu dì ]

解释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52继继绳绳 [ jì jì mǐn mǐn ]

解释 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同“继继承承”。

出处 明 宋濂《吴公墓碣铭》:“自时厥后,继继绳绳,予知未有艾也。”

53绳先启后 [ shéng xiān qǐ hòu ]

解释 绳:继承,继续;启:开创,引出。继承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出处 宋·岳飞《题许虎侯像》:“至德显忠,绳先启后。”

54克嗣良裘 [ kè sì liáng qiú ]

解释 同“克绍箕裘”。

出处 唐·向延之《兰亭始末记》:“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俗号永禅师。禅师克嗣良裘,精勤此业。”

55绳其祖武 [ shéng qí zǔ wǔ ]

解释 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出处 《诗经 大雅 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56肯堂肯构 [ kěn táng kěn gòu ]

解释 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出处 《尚书 大浩》:“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政治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

57开来继往 [ kāi lái jì wǎng ]

解释 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出处 《诗刊》1978年第4期:“谁都说,开来继往,军民喜悦。”

58箕裘堂构 [ jī qiú táng gòu ]

解释 箕:簸箕;裘:皮袍;堂:立堂基;构:盖屋;堂构:比喻子承父业。比喻能继承父兄的事业。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6回:“说父子相关切处,令人感注,似由阅历而得者,非泛作箕裘堂构语者所梦见。”

59箕引裘随 [ jī yǐn qiú suí ]

解释 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之业。

出处 语出《礼记 学记》:“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60肯构肯堂 [ kěn gòu kěn táng ]

解释 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出处 《尚书 大诰》:“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主屋乎?”

61克传弓冶 [ kè chuán gōng yě ]

解释 犹克绍箕裘。

出处 《旧唐书·赵道兴传》:“卿今克传弓冶,可谓不坠家声。”

62良弓无改 [ liáng gōng wú gǎi ]

解释 指继承父祖的优良传统和事业。

出处 语出《礼记 学记》:“良弓无改,必学为箕。”

63开国承家 [ kāi guó chéng jiā ]

解释 谓建立邦国,继承封邑。

出处 《周易·师》:“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64振古如兹 [ zhèn gǔ rú zī ]

解释 振古:往古,自古。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出处 《诗经·周颂·载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65江河行地 [ jiāng hé xíng dì ]

解释 长江大河永远地在地上流动。比喻事情明显;无所置疑;颠扑不破。

出处 清 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岂得为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哉?”

66创业垂统 [ chuàng yè chuí tǒng ]

解释 创业:创建功业;垂:流传;统:指一脉相承的系统。创立功业,传给后代子孙。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67生生不已 [ shēng shēng bù yǐ ]

解释 形容一切生物新陈代谢,永无停止。

68继志述事 [ jì zhì shù shì ]

解释 继:继承;述:陈述。继承先人之志以言事理政。

出处 《宣和书谱》第一卷:“一旦用王浚,唾手可行,故天下始一于晋。夫可谓继志述事之主。”

69继天立极 [ jì tiān lì jí ]

解释 继:继承;天、极:指帝位。继承天子之位。

出处 宋·朱熹《章句>序》:“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

70绍休圣绪 [ shào xiū shèng xù ]

解释 绍:继续,接续;休:美;绪:前人未完成的功业。指继承前人的美好事业。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

71为裘为箕 [ wéi qiú wéi jī ]

解释 用以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

出处 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72世济其美 [ shì jì qí měi ]

解释 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

出处 《左传 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孔颖达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73吾道东矣 [ wú dào dōng yǐ ]

解释 道:主张。自己的学术主张得人继承和推广。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74旁搜远绍 [ páng sōu yuǎn shào ]

解释 广泛搜集,远承古人。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