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白玉的成语

形容白玉的成语


1金玉满堂 [ jīn yù mǎn táng ]

解释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2冰清玉洁 [ bīng qīng yù jié ]

解释 清:清澈;洁:洁白。像冰那样清澈;像玉那样洁白。也作“玉洁冰清”。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出处 西汉 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3珠圆玉润 [ zhū yuán yù rùn ]

解释 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皮肤、歌喉;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润:润滑;光滑。

出处 明 汪珂玉《珊瑚网 名画题跋》:“黄鹤仙翁寄余诗画,两学贤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圆玉润,照耀后先。”

4白玉无瑕 [ bái yù wú xiá ]

解释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吉州福寿和尚》:“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玉无瑕,卞和刖足。’”

5金科玉律 [ jīn kē yù lǜ ]

解释 金、玉:比喻贵重。科、律:法律条文。原指法律条文尽善尽美。后指不能更改、必须遵守的信条。

出处 前蜀 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

6冰清玉润 [ bīng qīng yù rùn ]

解释 象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 梁 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7粉妆玉砌 [ fěn zhuāng yù qì ]

解释 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也形容女子皮肤白嫩。

出处 《第一场雪》:“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8怀珠抱玉 [ huái zhū bào yù ]

解释 见“怀珠韫玉”。

出处 《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

9金波玉液 [ jīn bō yù yè ]

解释 比喻美酒。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

10金相玉质 [ jīn xiàng yù zhì ]

解释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出处 汉 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11金马玉堂 [ jīn mǎ yù táng ]

解释 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出处 汉 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

12雕玉双联 [ diāo yù shuāng lián ]

解释 雕玉:用玉雕成,形容华美、工巧;双联:律诗中相对偶的两句。形容属对极为精巧。

出处 唐·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诗:“寸截金为句,双雕玉作联。”

13金玉锦绣 [ jīn yù jǐn xiù ]

解释 指精美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巧妙的计策。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14完美无缺 [ wán měi wú quē ]

解释 完善美好;没有缺点。完美:完整;完善。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

15琳琅满目 [ lín láng mǎn mù ]

解释 琳琅:美玉。满眼都是美好而珍贵的东西。比喻精美、珍贵的物品很多。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16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解释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17肃然起敬 [ sù rán qǐ jìng ]

解释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18金枝玉叶 [ jīn zhī yù yè ]

解释 原形容花枝叶的美好。后借称帝王子孙。比喻人的身份及其尊贵。

出处 唐 王建《宫中调笑》词:“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19珠光宝气 [ zhū guāng bǎo qì ]

解释 形容衣服、饰物华丽、光采四射。珠、宝:指首饰;光、气:指闪耀的光采。

出处 清 漱六山房《九尾龟》:“簪饰虽是不多几件,而珠光宝气,晔晔照人。”

20锦衣玉食 [ jǐn yī yù shí ]

解释 锦衣:精美华贵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饮食。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常景传》:“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21沁人心脾 [ qìn rén xīn pí ]

解释 沁:渗入;心脾:指人的心脏喻指内心。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畅。多用于比喻文艺作品或乐曲清新、爽朗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出处 清 王士禛《带经诗话》:“予谓五六句最沁人心脾。”

22金玉良言 [ jīn yù liáng yán ]

解释 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23堆金积玉 [ duī jīn jī yù ]

解释 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

出处 宋 李之彦《东谷所见 贪欲》:“堆金积玉,来处要明。”

24白璧无瑕 [ bái bì wú xiá ]

解释 璧:古代玉器;扁圆形;中间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

25雕栏玉砌 [ diāo lán yù qì ]

解释 雕绘的栏杆;白玉般的石阶。泛指富丽堂皇的建筑(如宫殿)。

出处 南唐 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6金童玉女 [ jīn tóng yù nǚ ]

解释 传说中服侍仙人;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泛指稚气无邪的男、女孩童。

出处 唐 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诗:“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

27白玉微瑕 [ bái yù wēi xiá ]

解释 白玉上的小斑点。比喻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出处 唐 吴兢《贞观政要 公平》:“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28白璧微瑕 [ bái bì wēi xiá ]

解释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29冰肌玉骨 [ bīng jī yù gǔ ]

解释 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也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鲜艳洁净。

出处 后蜀 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30金镶玉裹 [ jīn xiāng yù guǒ ]

解释 喻荣华的生活。

出处 清·蒋士铨《空谷香·饮刃》:“可又来,他自有雌雄一窠,受用着金镶玉裹,成就了富贵的姻缘,要穷人做什么。”

31玉洁冰清 [ yù jié bīng qīng ]

解释 像玉那样纯洁;似冰那样清明。形容人品高洁。也作“冰清玉洁”。

出处 唐 杨炯《李怀州墓志铭》:“金多木少,孔文举之天骨;玉洁冰清,华子全之神彩。”

32堆金叠玉 [ duī jīn dié yù ]

解释 形容财富极多。

出处 唐·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

33粉妆玉琢 [ fěn zhuāng yù zhuó ]

解释 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

34积玉堆金 [ jī yù duī jīn ]

解释 金玉多得可以堆积起来。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

出处 唐·李贺《嘲少年》诗:“堆金积玉夸豪毅。”

35侯服玉食 [ hóu fú yù shí ]

解释 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荒殖其货。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36八珍玉食 [ bā zhēn yù shí ]

解释 泛指精美的肴馔。

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37炊金馔玉 [ chuī jīn zhuàn yù ]

解释 炊:浇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

出处 唐 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38金口玉牙 [ jīn kǒu yù yá ]

解释 金;玉:比喻珍贵。在戏曲和旧小说中;常说皇帝是金口玉牙;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能随意更改。现比喻说一不二。也作“金口玉言”。

出处 晋 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39精金美玉 [ jīng jīn měi yù ]

解释 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

出处 宋 苏轼《答黄鲁直书》之一:“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

40金玉之言 [ jīn yù zhī yán ]

解释 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41金口玉言 [ jīn kǒu yù yán ]

解释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言。”

42浑金白玉 [ hún jīn bái yù ]

解释 见“浑金璞玉”。

出处 宋·戴埴《鼠璞·魏相许伯》:“士大夫出处,如浑金白玉,不可玷阙。”

43桂薪玉粒 [ guì xīn yù lì ]

解释 指柴米昂贵。

出处 典出《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原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44积金累玉 [ jī jīn lèi yù ]

解释 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

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命禄篇》:“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45粉装玉琢 [ fěn zhuāng yù zhuó ]

解释 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

46摧兰折玉 [ cuī lán zhé yù ]

解释 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出处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庄,……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47金玉良缘 [ jīn yù liáng yuán ]

解释 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后泛指美好的姻缘。

出处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48精金良玉 [ jīng jīn liáng yù ]

解释 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出处 宋·程颐《程明道先生行状》:“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

49金口玉音 [ jīn kǒu yù yīn ]

解释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出处 晋·夏侯湛《抵疑》:“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50金相玉式 [ jīn xiāng yù shì ]

解释 同“金相玉质”。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金相玉式,艳谥锱毫。”

51不分玉石 [ bù fēn yù shí ]

解释 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出处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

52飞珠溅玉 [ fēi zhū jiàn yù ]

解释 形容水的飞溅犹如珠玉一般。

53桂枝片玉 [ guì zhī piàn yù ]

解释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的省言。谓登科及第。

出处 唐·柳宗元《送苑论登第后归觐》诗序:“桂枝片玉,光生于家。”参见:“桂林一枝”。

54咳珠唾玉 [ ké zhū tuò yù ]

解释 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出处 林学衡《新猛近稍习词章》诗:“俪白妃青从检点,咳珠唾玉定纷纶。”

55改玉改步 [ gǎi yù gǎi bù ]

解释 见“改步改玉”。

出处 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蒙古不道,宰割诸夏,改玉改步,人无异心。”

56金浆玉醴 [ jīn jiāng yù lǐ ]

解释 浆:酒;醴:甜酒。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57戛玉敲冰 [ jiá yù qiāo bīng ]

解释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冰块。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出处 唐 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58怀珠韫玉 [ huái zhū yùn yù ]

解释 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后因以“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

出处 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59金声玉服 [ jīn shēng yù fú ]

解释 见“金声玉色”。

出处 战国·宋·墨翟《墨子·经说》:“实,其志气之见也;使人如己,不若金声玉服。”

60戛玉敲金 [ jiá yù qiāo jīn ]

解释 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

出处 宋 罗烨《醉翁谈录 小说引子》:“试开戛玉敲金口,说与东西南北人。”

61戛玉鸣金 [ jiá yù míng jīn ]

解释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出处 唐 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62被褐怀玉 [ pī hè huái yù ]

解释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63金浆玉液 [ jīn jiāng yù yè ]

解释 道教说是一种用金和玉溶于朱草而成的仙药。也指美酒。

出处 唐 陈子昂《送中岳二三真人序》:“真朋羽会,金浆玉液。”

64荆山之玉 [ jīng shān zhī yù ]

解释 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65改步改玉 [ gǎi bù gǎi yù ]

解释 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66冰洁玉清 [ bīng jié yù qīng ]

解释 比喻德行高洁。

出处 《初学记》卷宗十七引《吴先贤传 故扬州别驾从事戴矫传赞》:“猗猗茂才,执节云停,志励秋霜,冰洁玉清。”

67鼎铛玉石 [ dǐng chēng yù shí ]

解释 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出处 唐 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68金相玉映 [ jīn xiāng yù yìng ]

解释 同“金相玉质”。

出处 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相印师坛,共观昼锦;金相玉映,各炫晨葩。”

69金科玉条 [ jīn kē yù tiáo ]

解释 科、条:法律条文。原指完美的法律条文。后指不能更改、必须遵守的信条。

出处 汉·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

70玉律金科 [ yù lǜ jīn kē ]

解释 律:规章,法则;科:旧指法律条文。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出处 汉 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

71金辉玉洁 [ jīn huī yù jié ]

解释 形容文辞斑斓简洁。

出处 清·刘大櫆《宋运夫时文序》:“其法律森然,金辉玉洁,以自成为一家之言。”

72金精玉液 [ jīn jīng yù yè ]

解释 旧指一种仙药。也指珍贵的饮料。

出处 《汉武帝外传》:“太上之药,有风实云子,金精玉液。”

73金相玉振 [ jīn xiāng yù zhèn ]

解释 同“金相玉质”。

出处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辩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

74金闺玉堂 [ jīn guī yù táng ]

解释 指朝廷官宦。

75金友玉昆 [ jīn yǒu yù kūn ]

解释 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出处 北朝 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 前凉 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76蒹葭倚玉 [ jiān jiā yǐ yù ]

解释 蒹、葭: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小女娇痴慕学,得承高贤不弃,今幸结此良缘,蒹葭倚玉,惶恐惶恐。”

77艰难玉成 [ jiān nán yù chéng ]

解释 玉成:敬辞,意为成全,成功。形容经过艰辛的磨炼,终于获得成功。

78改玉改行 [ gǎi yù gǎi xíng ]

解释 见“改步改玉”。

出处 《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79柴天改玉 [ chái tiān gǎi yù ]

解释 指改朝换代。柴天,烧柴祭天;改玉,改换佩玉。

出处 清 黄宗羲《余恭人传》:“柴天改玉之交,皇风未畅,鼎族阽危,谣言沸火。”

80盗玉窃钩 [ dào yù qiè gōu ]

解释 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出处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清吏条陈》:“盛宣怀不过邮传部大臣耳,倘使处于总协理大臣地位,则盗玉窃钩,何事尚不可为。”

81琼堆玉砌 [ qióng duī yù qì ]

解释 好象白玉堆砌而成。比喻白玉般的事物聚集一处。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7回:“时炀帝与萧后才转过后殿,早望见高台上琼堆玉砌,一片洁白,异香阵阵,扑面飘来。”

82桂玉之地 [ guì yù zhī dì ]

解释 指京师。

出处 宋·戴埴《鼠璞·桂玉》:“马存字长游,谓子游京师,薪如束桂,米如裹玉,世以桂玉之地为京师。”

83洁白无瑕 [ jié bái wú xiá ]

解释 洁白:指没有其它颜色污染的白色。无瑕:指没有瑕疵(斑点)。原指纯白无斑点的玉,现用来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

84金章玉句 [ jīn zhāng yù jù ]

解释 指华丽的诗文。

出处 宋·杨万里《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诗空万古。”

85鼎玉龟符 [ dǐng yù guī fú ]

解释 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出处 清·叶廷琯《海录碎事·帝王上》:“干戈揖让取之也殊途,鼎玉龟符成之也一致。”

86金风玉露 [ jīn fēng yù lù ]

解释 泛指秋天的景物。

出处 唐 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87龟玉毁椟 [ guī yù huǐ dú ]

解释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88金玉其质 [ jīn yù qí zhì ]

解释 质:本质,品质。指人的品质高洁。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

89金枷玉锁 [ jīn jiā yù suǒ ]

解释 枷: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锁:用铁环连接而成的刑具。比喻儿女既是父母的宝贝,又是负担和包袱。

出处 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二折:“到来日只少个殃人祸,儿女是金枷玉锁。”

90金昭玉粹 [ jīn zhāo yù cuì ]

解释 谓如金玉之明美。

出处 南朝·宋·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君彼东朝,金昭玉粹。”

91金声玉润 [ jīn shēng yù rùn ]

解释 比喻文章气韵优美。

出处 东汉 班固《东都赋》:“玉润而金声。”

92横金拖玉 [ héng jīn tuō yù ]

解释 谓官服盛装。

出处 清·钱谦益《杜大将军七十寿序》:“其犹子总戎弘玮、弘场及诸孙十二人,谋相与罗长筵,考钟鼓,横金拖玉,称百年之觞。”

93断手续玉 [ duàn shǒu xù yù ]

解释 断:砍下;续:接上。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比喻得不偿失。

出处 《韩非子·用人》:“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德迫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祸。”

94戛玉锵金 [ jiá yù qiāng jīn ]

解释 见“戛玉敲金”。

出处 宋·王迈《祭海阳县尉林磻先生文》:“先生之学,涵古茹今;先生之文,戛玉锵金。”

95击玉敲金 [ jī yù qiāo jīn ]

解释 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出处 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师傅所言,句句斩钉截铁,言言击玉敲金。”

96抱玉握珠 [ bào yù wò zhū ]

解释 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

出处 语出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97伯玉知非 [ bó yù zhī fēi ]

解释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98丰年玉荒年谷 [ 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 ]

解释 比喻有用的人才。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称恭为荒年谷。”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