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信口胡说的成语

形容信口胡说的成语


1信口开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解释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2信口雌黄 [ xìn kǒu cí huáng ]

解释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出处 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3张口结舌 [ zhāng kǒu jié shé ]

解释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4胡说八道 [ hú shuō bā dào ]

解释 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

出处 宋 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5语无伦次 [ yǔ wú lún cì ]

解释 伦次:次序;条理。话讲得颠三倒四;毫无条理。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第七卷引《诗眼》:“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论次,而意若贯珠。”

6胡言乱语 [ hú yán luàn yǔ ]

解释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7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解释 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8唇枪舌剑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解释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出处 元 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

9笨嘴拙舌 [ bèn zuǐ zhuō shé ]

解释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出处 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10枉口拔舌 [ wǎng kǒu bá shé ]

解释 比喻信口胡说。多指造谣生事,恶意中伤。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5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

11花言巧语 [ huā yán qiǎo yǔ ]

解释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12无中生有 [ wú zhōng shēng yǒu ]

解释 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3天花乱坠 [ tiāo huā luàn zhuì ]

解释 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出处 《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14颠三倒四 [ diān sān dǎo sì ]

解释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15随声附和 [ suí shēng fù hè ]

解释 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随:跟着;和:音贺。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

16能说会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解释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 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17搬弄是非 [ bān nòng shì fēi ]

解释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18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解释 凿凿:确实。话说得非常确实。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

19血口喷人 [ xuè kǒu pēn rén ]

解释 比喻用恶毒的话诬蔑或辱骂别人。

出处 宋 僧晓莹《罗湖野录》:“含血喷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

20鬼话连篇 [ guǐ huà lián piān ]

解释 鬼话:不真实的话。连篇:一篇接一篇。满口说的全是蒙骗人的胡言乱语。

出处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四回:“鬼话连篇,捏造出许多洞府,许多法术。”

21鹦鹉学舌 [ yīng wǔ xué shé ]

解释 像鹦鹉一样学人说话。常比喻跟着人家的话说;或指搬嘴学舌。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22胡说乱道 [ hú shuō luàn dào ]

解释 乱编瞎说,胡说八道。

出处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语来,忍不得你这般胡说乱道。”

23恶意中伤 [ è yì zhòng shāng ]

解释 出自恶毒用心去攻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24口出狂言 [ kǒu chū kuáng yán ]

解释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25口不择言 [ kǒu bù zé yán ]

解释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出处 《北史 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26信而有征 [ xìn ér yǒu zhēng ]

解释 确实可信而且有证据。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

27造谣生事 [ zào yáo shēng shì ]

解释 制造谣言,挑起事端。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黎烈文》:“而漂聚于上海者,实尤为古怪,造谣生事,害人卖友,几乎视若当然。”

28漫无边际 [ màn wú biān jì ]

解释 漫:不受约束;随便;边际:边缘;界限。大水广阔;一望无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也作“茫无边际、渺无边际。”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29狂妄自大 [ kuáng wàng zì dà ]

解释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狂妄傲慢;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 《旧唐书 皇甫镈传》:“执谊,叔文乘时多僻,而欲斡运六合,斟酌万几;……何狂妄之甚也。”

30不加思索 [ bù jiā sī suǒ ]

解释 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31胡说白道 [ hú shuō bái dào ]

解释 犹言胡说八道。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单管只胡说白道的。”

32信嘴胡说 [ xìn zuǐ hú shuō ]

解释 信:由。由着嘴胡说八道。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别是宝玉有嘴无心,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高兴了信嘴胡说也是有的。”

33胡诌乱说 [ hú zhōu luàn shuō ]

解释 胡诌,随意胡说。

出处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则你休听他这酒魔的汉呵,一谜里便胡诌乱说。”

34自我解嘲 [ zì wǒ jiě cháo ]

解释 掩饰、开脱自己被人嘲笑的事。

出处 郁彦《闽西一老人》:“居然没有上火,反而自我解嘲地说:‘年轻人,可别火气太盛!你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35信口胡言 [ xìn kǒu hú yán ]

解释 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出处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

36矢口猖言 [ shǐ kǒu chāng yán ]

解释 矢口:信口,随口;猖言:狂言。信口胡说。

出处 清·魏源《序》:“矢口猖言,不顾其后,其不可信者二。”

37乱语胡言 [ luàn yǔ hú yán ]

解释 胡说;瞎扯。

出处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省可里乱语胡言!”

38信口开合 [ xìn kǒu kāi hé ]

解释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出处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39顺口开河 [ shùn kǒu kāi hé ]

解释 犹言信口开河。不假深思,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回:“我原来是私访,为何顺口开河?”

40胡诌乱道 [ hú zhōu luàn dào ]

解释 胡诌,随意胡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虽懂得几句诗词也是胡诌乱道的。就是好了,也不过是风云月露,与一生的正事毫无关涉。”

41无知妄说 [ wú zhī wàng shuō ]

解释 妄说:胡说。缺乏知识,随意瞎说。

出处 毛泽东《“农村调查”序言》:“因为这种议论或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

42絮絮聒聒 [ xù xù guō guō ]

解释 絮絮:连续重复;聒聒:喧扰,嘈杂。形容说话唠叨不休。

出处 元·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河,絮絮聒聒。”

43枉口诳舌 [ wǎng kǒu kuáng shé ]

解释 见“枉口拔舌”。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那张氏穿针儿枉口诳舌,陷害无辜。”

44一簧两舌 [ yī huáng liǎng shé ]

解释 比喻胡言乱语。

出处 汉 焦赣《易林》:“一簧两舌,妄言谄语。”

45撒骚放屁 [ sā sāo fàng pì ]

解释 胡说八道。

出处 《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咱这里小人口面多,俺摇旗打鼓的吃了你的酒,再有人撒骚放屁,俺不便出头管你。”

46妄口巴舌 [ wàng kǒu bā shé ]

解释 比喻胡言乱语。有时也指造谣污蔑。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还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这样恶誓么?”

47詀言詀语 [ zhí yán wú yǔ ]

解释 花言巧语,胡说八道。

48枉口嚼舌 [ wǎng kǒu jiáo shé ]

解释 见“枉口拔舌”。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9卷:“我把你这枉口嚼舌的,不要慌!”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