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很白的成语

形容很白的成语


1冰清玉洁 [ bīng qīng yù jié ]

解释 清:清澈;洁:洁白。像冰那样清澈;像玉那样洁白。也作“玉洁冰清”。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出处 西汉 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2白发苍苍 [ bái fà cāng cāng ]

解释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出处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3白头相守 [ bái tóu xiāng shǒu ]

解释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白头相守,谁知奴今日死去也。”

4粉妆玉砌 [ fěn zhuāng yù qì ]

解释 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也形容女子皮肤白嫩。

出处 《第一场雪》:“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5白雪皑皑 [ bái xuě ái ái ]

解释 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处 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6洁白无瑕 [ jié bái wú xiá ]

解释 洁白:指没有其它颜色污染的白色。无瑕:指没有瑕疵(斑点)。原指纯白无斑点的玉,现用来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

7一穷二白 [ yī qióng èr bái ]

解释 穷:物质基础差;经济水平低。白:文化、科学落后。形容经济、文化科学水平低;不发达。

出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8寸草春晖 [ cùn cǎo chūn huī ]

解释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出处 唐 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独善其身 [ dú shàn qí shēn ]

解释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0不切实际 [ bù qiē shí jì ]

解释 不符合实际。

出处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11不务正业 [ bù wù zhèng yè ]

解释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12不白之冤 [ bù bái zhī yuān ]

解释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13无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解释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 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14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释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15白日做梦 [ bái rì zuò mèng ]

解释 大白天做起梦来。比喻脱离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出处 明 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 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16不分皂白 [ bù fēn zào bái ]

解释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问情由。

出处 《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17贤妻良母 [ xián qī liáng mǔ ]

解释 既是丈夫的贤慧的妻子;又是孩子的善良的母亲。旧时用以称赞女子贤淑。

出处 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18明明白白 [ míng míng bái bái ]

解释 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19和蔼可亲 [ hé ǎi kě qīn ]

解释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20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解释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处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21白云苍狗 [ bái yún cāng gǒu ]

解释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处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22月白风清 [ yuè bái fēng qīng ]

解释 月光皎洁;微风凉爽。形容恬静美好的夜景。

出处 宋 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23白头偕老 [ bái tóu xié lǎo ]

解释 白头:指头发全白了;偕:共同;老:老年。夫妻共同生活到头发白了的老年。

出处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

24白头到老 [ bái tóu dào lǎo ]

解释 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娘半老之际,风波历尽,刚好遇个老成的孤老,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白头到老。”

25白玉无瑕 [ bái yù wú xiá ]

解释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吉州福寿和尚》:“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玉无瑕,卞和刖足。’”

26老牛舐犊 [ lǎo niú shì dú ]

解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27舐犊情深 [ shì dú qíng shēn ]

解释 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28白手成家 [ bái shǒu chéng jiā ]

解释 没有依恃,而独立兴起的家业或事业。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朱延年是商人的儿子,他的福佑药房是白手成家的。”

29黑白混淆 [ hēi bái hùn xiáo ]

解释 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出处 《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30白黑颠倒 [ bái hēi diān dǎo ]

解释 颠倒:错乱。指白黑不分、是非颠倒。

出处 西汉 刘向《列女传 楚成郑瞀》:“王不明察,遂辜无罪,是白黑颠倒,上下错谬也。”

31白衣天使 [ bái yī tiān shǐ ]

解释 指护士。

出处 海岩《堕落人间》:“既然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救死扶伤时要以二十块钱和一瓶酸奶为前提,既然这一切……”

32白圭之玷 [ bái guī zhī diàn ]

解释 圭:古代行礼时用的玉器;玷:白玉上的斑点。比喻好人的缺点。

出处 《诗经 大雅 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33一望无边 [ yī wàng wú biān ]

解释 见“一望无际”。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在鄱阳湖旁边的一座大山上,太阳刚刚出来,把一望无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

34含冤莫白 [ hán yuān mò bái ]

解释 含:包藏;莫:无处;无法;白:弄明白。指有冤屈无处申诉、无法昭雪。

35混淆黑白 [ hùn xiáo hēi bái ]

解释 混淆:混杂不清;使界限模糊。把黑的白的故意搅在一起。指有意制造混乱以颠倒是非。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36沉冤莫白 [ chén yuān mò bái ]

解释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白:无法辩白,不能弄清。长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

出处 宋 张商英《鄂州谢上表》:“虽有沉冤,莫能往诉。”

37是非颠倒 [ shì fēi diān dǎo ]

解释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出处 唐 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38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解释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39明眸皓齿 [ míng móu hào chǐ ]

解释 眸:眸子;眼珠;皓:洁白。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的美貌;也借指美女。

出处 唐 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40唇红齿白 [ chún hóng chǐ bái ]

解释 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出处 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41忧国忧民 [ yōu guó yōu mín ]

解释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出处 《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42白璧无瑕 [ bái bì wú xiá ]

解释 璧:古代玉器;扁圆形;中间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

43通俗易懂 [ tōng sú yì dǒng ]

解释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出处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

44白黑不分 [ bái hēi bù fēn ]

解释 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今贤不肖浑淆,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45白璧微瑕 [ bái bì wēi xiá ]

解释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46冰肌玉骨 [ bīng jī yù gǔ ]

解释 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也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鲜艳洁净。

出处 后蜀 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47白玉微瑕 [ bái yù wēi xiá ]

解释 白玉上的小斑点。比喻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出处 唐 吴兢《贞观政要 公平》:“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48白手空拳 [ bái shǒu kōng quán ]

解释 形容手中一无所有。

出处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八回:“我从十几岁上,拿了一双白手空拳,和吴继之两个混;我们两个向没分家,挣到了一百多万。”

49恩逾慈母 [ ēn yú cí mǔ ]

解释 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 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50判若黑白 [ pàn ruò hēi bái ]

解释 判:区别。像黑的与白的那样明显区分。形容界限分明。

出处 清·方苞《书祭裴太常文后》:“夫文之高下雅俗,判若黑白。”

51孟母三迁 [ mèng mǔ sān qiān ]

解释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52以白为黑 [ yǐ bái wéi hēi ]

解释 谓颠倒是非。

出处 《吕氏春秋·应同》:“故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

53白费心机 [ bái fèi xīn jī ]

解释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出处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费心机,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54白头如新 [ bái tóu rú xīn ]

解释 白头:头发白了;引申为时间久长;新:新交。从相识至头发白了;还同新交的朋友一样。意谓相知不深。常与“倾盖如故”搭配使用。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55白璧三献 [ bái bì sān xiàn ]

解释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出处 见《韩非子 和氏》。

56粉妆玉琢 [ fěn zhuāng yù zhuó ]

解释 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

57白发千丈 [ bái fà qiān zhàng ]

解释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出处 唐 李白《秋浦歌》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8白发苍颜 [ bái fà cāng yán ]

解释 头发已白,脸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

出处 宋 洪迈《容斋五笔 白苏诗纪年岁》:“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

59白首无成 [ bái shǒu wú chéng ]

解释 白首:白头,指年老。头发白了,一事无成。指到老没有成就。

出处 宋·陆游《谢钱参政启》:“名场蹭蹬,几白首以无成,宦海漂流,顾青衫而自笑。”

60天真无邪 [ tiān zhēn wú xié ]

解释 邪:不正当。心地善良纯洁,没有不正当的想法。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我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是一个革命战士,是党的儿女。”

61细皮嫩肉 [ xì pí nèn ròu ]

解释 指皮肤细嫩。借指没经过锻炼,不能担当大任。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35回:“他虽然心毒意狠,到底是细皮嫩肉,如何禁受?”

62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释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63白日飞升 [ bái rì fēi shēng ]

解释 犹白日升天。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后喻指一朝显贵。

出处 《全元散曲 喜春来》:“黄金转世人何在,白日飞升谁见来。”

64白日上升 [ bái rì shàng shēng ]

解释 犹言白日升天。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

出处 唐 贾岛《赠丘先生》诗:“常言吃药全胜饭,华岳松边采茯神。不遣髭须一茎白,拟为白日上升人。”

65不分青白 [ bù fēn qīng béi ]

解释 指不分黑白,不辨是非。

出处 见“不分皂白”。

66朱朱白白 [ zhū zhū bái bái ]

解释 朱朱:花红的样子。红的红,白的白。指各色花木。

出处 唐·韩愈《感春三首》:“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67白山黑水 [ bái shān hēi shuǐ ]

解释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出处 《金史 世纪序》:“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68富埒陶白 [ fù liè táo bái ]

解释 比喻极富有。

出处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富埒陶白,赀巨程罗,山擅铜陵,家藏金穴。”

69论黄数白 [ lùn huáng shù bái ]

解释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出处 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70青红皁白 [ qīng hóng zào bái ]

解释 ①比喻是非、好歹。②比喻底细、情由。③犹言水落石出。

71天真烂熳 [ tiān zhēn làn màn ]

解释 见“天真烂漫”。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八缸》:“月生又天真烂熳,不较锱铢。”

72黄齑白饭 [ huáng jī bái fàn ]

解释 指粗恶的饭食。

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焚券》:“风雨萧条,衡门暂留,黄齑白饭度春秋。”

73白丁俗客 [ bái dīng sú kè ]

解释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出处 明 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一折:“往来无白丁俗客,谈笑有上士高宾。”

74白虹贯日 [ bái hóng guàn rì ]

解释 虹:这里指的是“晕”(yùn);即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贯:穿。古人迷信;认为这种异常的天象;是天变将发的征兆;将有不平常的事件发生。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75分外妖娆 [ fèn wài yāo ráo ]

解释 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76白发青衫 [ bái fà qīng shān ]

解释 青衫:无功名者的服饰。谓年老而功名未就。

出处 宋 赵令畤《侯鲭录》第七卷:“琼林宴罢作诗曰:‘白发青衫晚得官,琼林顿觉酒肠宽。’”

77春晖寸草 [ chūn huī cùn cǎo ]

解释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出处 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8说白道绿 [ shuō bái dào lǜ ]

解释 说长道短,信口雌黄。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正在那里张家长、李家短,说白道绿。”

79鹑居鷇食 [ chún jū kòu shí ]

解释 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出处 《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80苍狗白衣 [ cāng gǒu bái yī ]

解释 同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出处 宋 杨万里《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诗:“苍狗白衣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

81艾发衰容 [ ài fà shuāi róng ]

解释 艾:苍白色。灰白色的头发,衰老的面容。

出处 唐 元稹《郡斋感怀见寄》:“艾发衰容惜寸辉。”

82昊天罔极 [ hào tiān wǎng jí ]

解释 苍天广大无边。比喻恩情深厚广大;要报答而无可报答。

出处 《诗经 小雅 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83粉白黛绿 [ fěn bái dài lǜ ]

解释 泛指女子的妆饰。

出处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

84哀哀父母 [ āi āi fù mǔ ]

解释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 《诗经 小雅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85白鱼赤乌 [ bái yú chì wū ]

解释 为祥瑞之兆。

出处 《史记 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86曾母投杼 [ zēng mǔ tóu zhù ]

解释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87白发丹心 [ bái fà dān xīn ]

解释 丹心:赤诚之心。形容年迈苍老,仍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

出处 《汉书 苏武传》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丹心一片,及还,须发皆白的故事。

88须发皆白 [ xū fà jiē bái ]

解释 胡须头发全都白了。指年事以高。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须发皆白,头戴遮尘暖帽,身穿直缝宽衫,腰系皂丝绦,足穿熟皮靴。”

89深切着白 [ shēn qiē zhe bái ]

解释 见“深切着明”。

90白白朱朱 [ bái bái zhū zhū ]

解释 朱:正红色。白的白,红的红。指色彩各异的花木。

出处 唐 韩愈《感春三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91东方将白 [ dōng fāng jiāng bái ]

解释 天将破晓。

92肤如凝脂 [ fū rú níng zhī ]

解释 皮肤像凝固的油脂。形容皮肤洁白且细嫩。

出处 《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93断杼择邻 [ duàn zhù zé lín ]

解释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94凝脂点漆 [ níng zhī diǎn qī ]

解释 形容人皮肤白,眼睛明亮。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95吹弹得破 [ chuī tán dé pò ]

解释 好象吹一吹、弹一弹就会弄破似的。形容面部的皮肤非常细嫩。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觑俺姐姐这个脸儿吹弹得破,张生有福也呵!”

96清浑皁白 [ qīng hún wú bái ]

解释 比喻事物的本来面目、是非、情由等。

97玉骨冰肌 [ yù gǔ bīng jī ]

解释 形容女子苗条的身段和洁白光润的肌肤。

出处 宋·杨无咎《柳梢青》词:“玉骨冰肌,为谁偏好,特地相宜,一段风流。”

98白璧青蝇 [ bái bì qīng yíng ]

解释 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比喻善恶忠佞。

出处 唐 陈子昴《宴胡楚真禁所》诗:“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99白旄黄钺 [ bái máo huáng yuè ]

解释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出处 《尚书 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