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必然结果的成语

形容必然结果的成语


1无可奈何 [ wú kě nài hé ]

解释 奈何:如何;怎么办。不得已;没有办法。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2无独有偶 [ wú dú yǒu ǒu ]

解释 独:一个。偶:一对。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出处 清 壮者《扫迷帚》:“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无独有偶。”

3水落石出 [ shuǐ luò shí chū ]

解释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出处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唇亡齿寒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解释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5因小失大 [ yīn xiǎo shī dà ]

解释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出处 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6熟能生巧 [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

解释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31回:“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7理所当然 [ lǐ suǒ dāng rán ]

解释 当然:应当如此。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

出处 隋 王通《文中子 魏相篇》:“非辩也,理当然耳。”

8积少成多 [ jī shǎo chéng duō ]

解释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9苦尽甘来 [ kǔ jìn gān lái ]

解释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10功成名就 [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

解释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11前因后果 [ qián yīn hòu guǒ ]

解释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出处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12水到渠成 [ shuǐ dào qú chéng ]

解释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 宋 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13春华秋实 [ chūn huá qiū shí ]

解释 华:古同“花”。春天盛开的花;秋天结的果。比喻文采和德行。有时也比喻学问和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邢颙传》:“(君侯)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14刻不容缓 [ kè bù róng huǎn ]

解释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15马到成功 [ mǎ dào chéng gōng ]

解释 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出处 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16咎由自取 [ jiù yóu zì qǔ ]

解释 咎:灾祸;惩罚。灾祸、惩罚是由自己招来的。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时有所闻,虽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谈起来,总说这卜知府办的太煞认真的。”

17绳锯木断 [ shéng jù mù duàn ]

解释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8开花结果 [ kāi huā jiē guǒ ]

解释 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比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得你口。”

19恶有恶报 [ è yǒu è bào ]

解释 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出处 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20恶性循环 [ ē xìng xún huán ]

解释 许多坏事互为因果,循环不已,越来越坏。

出处 《新华文摘》1981年11期:“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21大势所趋 [ dà shì suǒ qū ]

解释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出处 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22势在必行 [ shì zài bì xíng ]

解释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23倒果为因 [ dào guǒ wéi yīn ]

解释 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出处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

24必不得已 [ bì bù dé yǐ ]

解释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出处 《论语 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25倒因为果 [ dǎo yīn wéi guǒ ]

解释 颠倒因果关系,把原因说成结果。

26道头会尾 [ dào tóu huì wěi ]

解释 见“道头知尾”。

出处 《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承天辞确禅师》:“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道头会尾,举意知心。’”

27源清流清 [ yuán qīng liú qīng ]

解释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君道》:“故械数者,治之流也,非治之源也。君子者,治之源也。官人守数,君子养源,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28安危相易 [ ān wēi xiāng yì ]

解释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29因果报应 [ yīn guǒ bào yìng ]

解释 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出处 唐 慧立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七卷:“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

30报应不爽 [ bào yìng bù shuǎng ]

解释 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四回:“男男女女,人千人万,那一个不说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31福倚祸伏 [ fú yǐ huò fú ]

解释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出处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2告往知来 [ gào wǎng zhī lái ]

解释 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出处 《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33象齿焚身 [ xiàng chǐ fén shēn ]

解释 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