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割须弃袍的意思
páo

割须弃袍



成语拼音 gē xū qì páo

成语注音 ㄍㄜ ㄒㄨ ㄑ一ˋ ㄆㄠˊ

成语简拼 GXQP

成语解释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
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
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成语繁体 割須棄袍

近义成语 丢盔弃甲

感情色彩 割须弃袍是贬义词。

成语用法 联合式;
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造句 曹操“割须弃袍”的事迹广为流传。 更多造句>>>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派大将钟繇攻蜀未成,退守潼关,就改派曹洪、徐晃驻守潼关,才九天时间曹洪丢了潼关。曹操率军亲自攻打潼关,结果被马超打得大败,为了 ... 查看故事>>>

使用场景 形容三国演义人物形容扔东西形容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形容生活失意形容三国时代形容人失意形容落难形容胡子多形容人很失意形容三国人物


割须弃袍:成语接龙顺接

割须弃袍:成语接龙逆接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割须弃袍造句

割须弃袍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