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安静无人的成语

形容安静无人的成语


1无声无息 [ wú shēng wú xī ]

解释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出处 鲁迅《书信集 1047 至胡风》:“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

2万籁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释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

出处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3噤若寒蝉 [ jìn ruò hán chán ]

解释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4风平浪静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解释 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复沉静。

出处 宋 杨万里《泊光口》:“风平浪静不生纹,水面浑如镜面新。”

5鸦雀无声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释 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鸦:乌鸦;雀:麻雀。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公曰:‘鸦去无声,运何言闻?’”

6夜深人静 [ yè shēn rén jìng ]

解释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7夜阑人静 [ yè lán rén jìng ]

解释 夜阑:夜将尽。夜深了;人都安静下来了。形容夜深了;四周非常寂静。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有一日柳遮花映,雾障云屏,夜阑人静,海誓山盟。”

8万籁无声 [ wàn lài wú shēng ]

解释 一点声音也没有。多形容自然环境的清静或冷清。

出处 唐 皎然《戛铜碗为龙吟歌》:“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

9鸦默雀静 [ yā mò què jìng ]

解释 默:静默。形容人们或活动场所非常安静。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因为到了老祖宗那里,鸦默雀静的,问小丫头子们,他又不肯叫我找园里来。”

10悄无声息 [ qiǎo wú shēng xī ]

解释 悄:静。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指非常寂静。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34回:“此时再听,就悄无声息了。”

11悄然无声 [ qiǎo rán wú shēng ]

解释 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出处 唐 白居易《琵琶行》诗:“东舟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12荒无人烟 [ huāng wú rén yān ]

解释 形容偏僻荒凉;没有人家。人烟:住户。

出处 穆欣《南线巡回 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13心猿意马 [ xīn yuán yì mǎ ]

解释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14人声鼎沸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释 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15缠绵悱恻 [ chán mián fěi cè ]

解释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出处 晋 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16海誓山盟 [ hǎi shì shān méng ]

解释 指着山、海发誓;订立盟约。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多指男女相爱相许时的誓约。誓:誓言;盟:盟约。也作“山盟海誓”。

出处 宋 辛弃疾《南乡子 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17沸沸扬扬 [ fèi fèi yáng yáng ]

解释 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掀动;升腾。开水翻滚;气泡升腾的样子。比喻人声喧扰、议论纷纷。形容熙来攘往;非常热闹的情景。

出处 《山海经 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

18此起彼伏 [ cǐ qǐ bǐ fú ]

解释 此:这;这个;彼:那;那个;伏:低下去。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也作“此伏彼此”、“此起彼落”。

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鸟毕骇,兽咸作,草伏木栖,寓居穴托,起伏集此。”

19安安静静 [ ān ān jìng jìng ]

解释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出处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20寂然无声 [ jì rán wú shēng ]

解释 寂静没有声音。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1卷:“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这残盘剩饭,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为何寂然无声?”

21鸦没鹊静 [ yā méi què jìng ]

解释 同“鸦默雀静”。

出处 《红楼梦》第五十回:“我因为到了老祖宗那里,鸦没鹊静的,问小丫头子们,他又不肯叫我到园里来。”

22平心静气 [ píng xīn jìng qì ]

解释 心情平稳;态度冷静;不鲁莽行事。

出处 宋 吕本中《官箴》:“又如监司郡守严刻过当者,须平心定气与之委曲详尽,使之相从而后已。”

23渺无人烟 [ miǎo wú rén yān ]

解释 一片渺茫,没有人烟

出处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47回:“不上一月,将淮北千里,扫荡个渺无人烟。”

24沸反盈天 [ fèi fǎn yíng tiān ]

解释 沸:翻滚;反:翻转;盈:充满。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只见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反盈天,喊声不绝。”

25鸦默鹊静 [ yā mò què jìng ]

解释 见“鸦默雀静”。

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会议室里,鸦默鹊静,只有那口小白钟发出嘀嘀哒哒的,很有规则的微响。”

26更深夜静 [ gēng shēn yè jìng ]

解释 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夜已很深,没有一点声响。形容夜深处于一片寂静之中。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益州西睦和尚》:“更深夜静,共伊相商。”

27寂若无人 [ jì ruò wú rén ]

解释 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笺本·德行下》:“傅茂远泊然静处,不妄交游民,袁司徒第经其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得非名贤。’”

28静言令色 [ jìng yán lìng sè ]

解释 静:安静;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

29静极思动 [ jìng jí sī dòng ]

解释 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正是静极思动,阴尽生阳。”

30夜静更深 [ yè jìng gēng shēn ]

解释 无声无息的深夜。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现如今是阿谁,忙出去问真实,则见他气丕丕的斜倚着门儿立。”

31悄无人声 [ qiǎo wú rén shēng ]

解释 悄:静。静悄悄的,听不到人的声音。指非常寂静。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6回:“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

32沉声静气 [ chén shēng jìng qì ]

解释 指声调低沉,态度平和。

出处 冰心《到青龙桥去》:“他沉声静气的问:‘你是那里的,要往那里去?’”

33更深人静 [ gēng shēn rén jìng ]

解释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1卷:“更深夜静,共伊商量。”

34更阑人静 [ gēng lán rén jǐng ]

解释 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阑:将尽;人静:没有人的吵杂声,一片寂静。夜已很深,没有人声,一片寂静。

出处 明 陆采《怀香记 谋逾东墙》:“更阑人静,东墙月上移花影。”

35沉静寡言 [ chén jìng guǎ yán ]

解释 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出处 《逸周书·官人解》:“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貌者也。”

36月明星稀 [ yuè míng xīng xī ]

解释 月亮光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出处 三国 魏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7安闲自得 [ ān xián zì dé ]

解释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38安闲自在 [ ān xián zì zài ]

解释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 明 李贽《焚书 预约 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39神闲气定 [ shén xián qì dìng ]

解释 神气悠闲安静。

出处 明·冯梦龙《智囊补·捷智·张佳胤》:“当命悬呼吸间,而神闲气定,款语揖让,从眉指目语外,另构空中硕画。”

40沉心静气 [ chén xīn jìng qì ]

解释 “沉”同“沉”。犹言心平气和。

出处 瞿秋白《文艺杂著·荒漠里》:“我走着不敢说疲乏,我忍着不敢说饥渴;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41偷闲躲静 [ tōu xián duǒ jìng ]

解释 指偷懒。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闲躲静,独他是不能脱得的。”

42静观默察 [ jìng guān mò chá ]

解释 不动声色,仔细观察。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43静影沉璧 [ jìng yǐng chén bì ]

解释 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

44万赖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释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处 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45安适如常 [ ān shì rú cháng ]

解释 平安舒适像正常情况一样。

出处 叶圣陶《线下 孤独》:“待交了春,天气渐见和暖,就安适如常了。”

46恭默守静 [ gōng mò shǒu jìng ]

解释 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出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又自以归付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47鸡犬桑麻 [ jī quǎn sāng má ]

解释 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个乡镇了,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

48沉烽静柝 [ chén fēng jìng tuò ]

解释 烽火熄灭,柝声寂静。喻边疆无战事。

出处 唐·玄宗《明堂乐章·舒和》:“偃武修文九围泰,沉烽静柝八荒宁。”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