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稳固的成语

形容稳固的成语


1无坚不摧 [ wú jiān bù cuī ]

解释 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能摧毁。

出处 《旧唐书 孔巢文传》:“(田)乃就宴,悦酒酣,自矜其骑射之艺,拳略之勇,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2铜墙铁壁 [ tóng qiáng tiě bì ]

解释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3牢不可破 [ láo bù kě pò ]

解释 牢:坚固。非常坚固;不可摧毁。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4固若金汤 [ gù ruò jīn tāng ]

解释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5坚如磐石 [ ji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坚:牢固;磐石:大石头。牢固得像大石头一样。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6坚不可摧 [ jiān bù kě cuī ]

解释 坚:坚固;摧:摧毁;破坏。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出处 清 郑燮《原诗 内篇上》:“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7安如泰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解释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8岿然不动 [ kuī rán bù dòng ]

解释 高大挺立;难以撼动。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9稳如泰山 [ wěn rú tài shān ]

解释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来势不两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10安如磐石 [ 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安;安稳;磐石:厚而重的大石头。像磐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11磐石之固 [ pán shí zhī gù ]

解释 比喻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 《晋书·陆机传》:“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难,以成盘石之固。”

12金石之交 [ jīn shí zhī jiāo ]

解释 交:交情。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比喻友情坚贞不渝。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矣。”

13森严壁垒 [ sēn yán bì lěi ]

解释 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出处 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山》词:“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14安如太山 [ ān rú tài shān ]

解释 见“安如泰山”。

出处 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

15盘石之固 [ pán shí zhī gù ]

解释 比喻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 《晋书·陆机传》:“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难,以成盘石之固。”

16金城汤池 [ jīn chéng tāng chí ]

解释 城:城墙;池:护城河;汤:热水。金属铸造的城墙;沸腾的护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边地之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17乘坚策肥 [ chéng jiān cè féi ]

解释 坚:坚固的车子;策:鞭打;肥:肥壮的马。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18万众一心 [ wàn zhòng yī xīn ]

解释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出处 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19众志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解释 众人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 大。城;城墙。

出处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20稳扎稳打 [ wěn zhā wěn dǎ ]

解释 稳稳当当;有把握地作战。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出处 清 刘坤一《书牍》:“现在郑军既已到齐,仍须稳扎稳打,不可轻进求速。”

21根深叶茂 [ gēn shēn yè mào ]

解释 树根扎得深;树叶才能茂盛。比喻根基深厚;事物才发达。

出处 唐 张说《起义堂颂》:“若夫修德以降命,奉命以造邦,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天人报应,岂相远哉。”

22纹丝不动 [ wén sī bù dòng ]

解释 一点也不动。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8回:“金莲坐在床上,纹丝儿不动,把脸儿沉着。”

23稳稳当当 [ wěn wěn dāng dāng ]

解释 牢靠妥当。

出处 老舍《取钱》:“人家已经都各按部位坐得稳稳当当,吸着烟卷,按着铃要茶水。”

24稳操胜券 [ wěn cāo shèng quàn ]

解释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传》:“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

25根深蒂固 [ gēn shēn dì gù ]

解释 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26摇摇欲坠 [ yáo yáo yù zhuì ]

解释 摇摇:摇晃;动摇不稳的样子;欲:将要;坠:掉下来。摇摇晃晃;即将掉下来。形容很不稳定;就要掉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溃。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4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27固执己见 [ gù zhí jǐ jiàn ]

解释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出处 《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28一动不动 [ yī dòng bù dòng ]

解释 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

出处 王朔《浮出海面》:“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这对可怜的情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松开嘴,忿忿地起身走了。”

29团结一致 [ tuán jié yī zhì ]

解释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出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团结一致,共同赴敌。”

30松松垮垮 [ sōng sōng kuǎ kuǎ ]

解释 懒散疲塌不紧张,也指不稳固。

出处 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处理要及时,一般地要严,不能松松垮垮,不能处理太轻了。”

31高城深池 [ gāo chéng shēn chí ]

解释 池:护城河。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形容防卫坚固。

出处 荀况《荀子 议兵》:“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32坚甲利兵 [ jiān jiǎ lì bīng ]

解释 坚甲:坚固的铠甲;兵:兵器。坚固的盔甲;锐利的兵器。也指装备精良的部队。

出处 墨翟《墨子 非攻下》:“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

33定国安邦 [ dìng guó ān bāng ]

解释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歆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凤。”

34民为邦本 [ mín wéi bāng běn ]

解释 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35安如盘石 [ 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安:安稳;盘石:大石头。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36本固邦宁 [ běn gù bāng níng ]

解释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出处 《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37稳稳妥妥 [ wěn wěn tuǒ tuǒ ]

解释 稳当可靠。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6回:“你若打的过本月二十五日,将来稳稳妥妥是个神仙。”

38安于磐石 [ ān yú pán shí ]

解释 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出处 战国 赵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39安若泰山 [ ān ruò tài shān ]

解释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出处 《南史 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40摇摇欲倒 [ yáo yáo yù dǎo ]

解释 摇摇:摇晃;欲:将要。形容很快就要倒塌,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出处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西方的希特勒在苏联红军严重打击之下有摇摇欲倒之势。”

41功名利禄 [ gōng míng lì lù ]

解释 名利地位。

出处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

42铁壁铜墙 [ tiě bì tóng qiáng ]

解释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果然是铁壁铜墙,端的是人强马壮。”

43坚如盘石 [ jiā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坚:牢固;盘石:大石头。像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出处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44安于盘石 [ ān yú pán shí ]

解释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出处 《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杨倞注:“磐石,盘薄,大石也。”

45百二河山 [ bǎi èr hé shān ]

解释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46强弓硬弩 [ qiáng gōng yìng nǔ ]

解释 强:强劲的,有力的;弩:古代发箭的机械。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形容武器精良。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古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

47盘石之安 [ pán shí zhī ān ]

解释 形容极其安定稳固。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48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49深沟高垒 [ shēn gōu gāo lěi ]

解释 深的战壕和高的营垒。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下》:“将军怒,将深沟高垒;将军不怒,将懈怠。”

50深根固蒂 [ shēn gēn gù dì ]

解释 同“深根固柢”。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乔道清法败奔走,若放他进城,便深根固蒂。”

51心如坚石 [ xīn rú jiān shí ]

解释 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同“心如铁石”。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卷:“又有一种男不慕色,女不怀春,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没来由被旁人播弄,设圈设套,一时失了把柄,堕其术中,事后悔之无及。”

52根株结盘 [ gēn zhū jié pán ]

解释 树木的根与干盘曲相结。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出处 《宋史·奸臣传二·蔡京》:“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

53根牢蒂固 [ gēn láo dì gù ]

解释 根基牢固。

出处 《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从来说‘腊雪培元气’,把麦根培植得根牢蒂固。”

54根结盘固 [ gēn jié pán gù ]

解释 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根结盘固,牢不可脱。”

55根深枝茂 [ gēn shēn zhī mào ]

解释 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同“根深叶茂”。

出处 《艺文类聚》卷六九引汉 刘安《屏风赋》:“根深枝茂,号曰乔木。”

56铁桶江山 [ tiě tǒng jiāng shān ]

解释 比喻牢固的政权或地位。

出处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村里的干部虽然调换了几个,而他两个却好像铁桶江山。”

57泰山之安 [ tài shān zhī ān ]

解释 安:安稳。像泰山那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58百二关山 [ bǎi èr guān shān ]

解释 百二:以二敌百。指边防稳固的国家。

出处 唐·温庭筠《老君庙》:“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闭瑶缄。”

59铜山铁壁 [ tóng shān tiě bì ]

解释 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出处 《宋史·李伯玉传》:“赵汝腾尝荐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铜山铁壁。’立朝风节,大较似之。”

60成城断金 [ chéng chéng duàn jīn ]

解释 谓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 语出《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又《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61覆盂之安 [ fù yú zhī ān ]

解释 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亦作“覆盂之固”。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君子之居也,绥如安裘,晏如覆盂。”

62覆盂之固 [ fù yú zhī gù ]

解释 覆:倒置;盂:圆口器皿;固:坚固。像倒置的盂一样安稳。比喻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宋·王禹偁《拟留侯与四皓书》:“既而革秦之暴,篡尧之绪,定覆盂之固,成垂拱之风。”

63乘坚驱良 [ chéng jiān qū liáng ]

解释 坚:坚固的车子;良:好马。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出处 《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

64扞格不入 [ hàn gé bù rù ]

解释 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出处 《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

65稳如磐石 [ wěn rú pán shí ]

解释 形容像磐石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周智道:‘忒稳,稳如磐石。’”

66磐石之安 [ pán shí zhī ān ]

解释 形容极稳固。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67泰山盘石 [ tai shān pán shí ]

解释 比喻安定稳固。

68梧桐断角 [ wú tóng duàn jiǎo ]

解释 谓梧桐虽是柔木而可以断坚硬之角。喻柔能胜刚。

69铜打铁铸 [ tóng dǎ tiě zhù ]

解释 形容非常牢靠、稳固。

出处 张恨水《啼笑姻缘》第七回:“现在只要你把书念的好好儿的,让大爷乐了,你的终身大事就是铜打铁铸的了。”

70阴凝坚冰 [ yīn níng jiān bīng ]

解释 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比喻小人渐渐得势,地位渐趋稳固。

出处 《易·坤》:“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71深根固柢 [ shēn gēn gù dǐ ]

解释 柢:树根。使根基深固,不易动摇。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72泰山磐石 [ tài shān pán shí ]

解释 比喻安定稳固。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50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73石赤不夺 [ shí chì bù duó ]

解释 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出处 汉·杨雄《太玄·度》:“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测曰:石赤不夺,可与有要也。”

74金石之坚 [ jīn shí zhī jiān ]

解释 象金属和石头那样坚硬。形容极为坚硬或强固。

出处 汉 枚乘《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

75盘石桑苞 [ pán shí sāng bāo ]

解释 盘石:大石;桑苞:即苞桑,根深柢固的桑树。比喻安稳牢固。

出处 《易 否》:“系于苞桑。”孔颖达疏:“苞,本也。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则牢固也……桑之为物,其根众也,众则牢固之义。”

76阴凝冰坚 [ yīn níng bīng jiān ]

解释 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比喻小人渐渐得势,地位渐趋稳固。

出处 《周易 坤》:“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77犀舟径楫 [ xī zhōu jìng jí ]

解释 犀:坚固;楫:船桨。坚固的船,坚硬的桨。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虽有犀舟径楫,犹人涉卬否,有须是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