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被人抛弃的成语

形容被人抛弃的成语


1兔死狗烹 [ tù sǐ gǒu pēng ]

解释 野兔捕杀了;猎狗无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2弃如敝屣 [ qì rú bì xǐ ]

解释 敝:破烂的。屣:鞋。像扔破鞋一样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抛弃。亦作“弃若敝屣”、“去如敝屣”、“如弃敝屣”。

出处 林语堂《谈中西文化》:“所以他们看得出中国诗文的好处,而我们反自己看不见弃如敝屣了。”

3始乱终弃 [ shǐ luàn zhōng qì ]

解释 乱:淫乱,玩弄。先乱搞,后遗弃。指玩弄女性的恶劣行径。

出处 唐 元稹《莺莺传》:“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

4遗世绝俗 [ yí shì jué sú ]

解释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弃旧怜新 [ qì jiù lián xīn ]

解释 怜:爱。多指男子抛弃旧宠,爱上新欢。

出处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他心儿里悔,悔。你做的个弃旧怜新,他则是见咱有意,使这般巧谋奸计。”

6不弃故旧 [ bù qì gù jiù ]

解释 弃:抛弃;故旧:旧交。不轻易抛弃老朋友。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不求备于一人。”

7倒戈弃甲 [ dǎo gē qì jiǎ ]

解释 倒:颠倒,翻转;弃:抛弃。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汝若上识天时,下穷人事,倒戈弃甲,束手归命,犹不庙绝血食。”

8白头之叹 [ bái tóu zhī tàn ]

解释 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9秋扇见捐 [ qiū shàn jiàn juān ]

解释 见:被;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出处 汉 班婕妤《怨歌行》诗:“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月明,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10遗世独立 [ yí shì dú lì ]

解释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出处 宋 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1摧志屈道 [ cuī zhì qū dào ]

解释 摧:摧折,放弃;道:道德。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形容身处逆境,不能守操如一

出处 《宋书·隐逸传论》:“夫独往之人,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

12秋毫见捐 [ qiū háo jiàn juān ]

解释 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早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13见弃于人 [ jiàn qì yǔ rén ]

解释 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

出处 萧逸《龙吟曲》第九章:“尤其是一个自尊心重的人,见弃于人,那种伤感是非常沉重的!”

14辞富居贫 [ cí fù jū pín ]

解释 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出处 《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15槌仁提义 [ chuí rén tí yì ]

解释 抛弃仁义。

出处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周方槌仁提义,废礼绝乐,欲以一人私臆,扫百代名教而空之。”

16过河拆桥 [ guò hé chāi qiáo ]

解释 自己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脚踢开。

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17背信弃义 [ bèi xìn qì yì ]

解释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出处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18自暴自弃 [ zì bào zì qì ]

解释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暴;糟蹋;弃:鄙弃。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9遗臭万年 [ yí chòu wàn nián ]

解释 臭:比喻恶名声;万年:指时间很长久。人死了;可是臭名却永远流传下去;遭人唾骂。

出处 《宋史 林勋等传赞》:“若乃程珌之窃取富贵,梁本大李知孝甘为史欧远鹰犬,遗臭万年者也。”

20喜新厌旧 [ xǐ xīn yàn jiù ]

解释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21弃暗投明 [ qì àn tóu míng ]

解释 弃:背弃;暗:黑暗;明:光明。抛弃反动的一面;投向光明的一面。形容断绝旧的一切;投向新的、有光明的前程。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22卸磨杀驴 [ xiè mò shā lǘ ]

解释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 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

23众叛亲离 [ zhòng pàn qīn lí ]

解释 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陷于孤立;不得人心。叛:背叛;离:离开;背。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24红颜薄命 [ hóng yán bó mìng ]

解释 旧指美貌女子不是早死;就遇不到好人或生活多磨难。红颜:美貌女子;薄命:命运不好。

出处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知他是今世是前生,总则我红颜薄命。”

25鸟尽弓藏 [ niǎo jìn gōng cáng ]

解释 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出处 三国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26背义负信 [ bèi yù fù xìn ]

解释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出处 见“背信弃义”。

27背义负恩 [ bèi yù fù ēn ]

解释 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出处 《旧唐书 乔琳传》:“上以其累经重任,顿亏臣节,自受逆命,颇闻讥谐悖慢之言,背义负恩,固不可舍,命斩之。”

28弁髦法纪 [ biàn máo fǎ jì ]

解释 弁:黑布帽子;髦:儿童眉际的垂发;弁髦:蔑视,抛弃。指蔑视抛弃法令和纪律。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5回:“设立筹安会事务所,传布种种印刷物,实属弁髦法纪,罪不容诛。”

29弃甲曳兵 [ qì jiǎ yè bīng ]

解释 弃:丢弃;甲: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曳:拖着;兵:兵器。丢弃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0狡兔死,良狗烹 [ jiǎo tù sǐ,liáng gǒu pēng ]

解释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出处 《韩非子 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