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的成语


1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2凤毛麟角 [ fèng máo lín jiǎo ]

解释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3出口成章 [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

解释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4出将入相 [ chū jiàng rù xiàng ]

解释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出处 北魏《元英墓志》:“出将入相,朝望攸居。”

5鹤立鸡群 [ hè lì jī qún ]

解释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6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解释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 《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7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解释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8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9见多识广 [ jiàn duō shí guǎng ]

解释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10学富五车 [ xué fù wǔ jū ]

解释 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11八斗之才 [ bā dǒu zhī cái ]

解释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出处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12卓尔不群 [ zhuó ěr bù qún ]

解释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13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释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14学贯中西 [ xué guàn zhōng xī ]

解释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15满腹经纶 [ mǎn fù jīng lún ]

解释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出处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16包罗万象 [ bāo luó wàn xiàng ]

解释 包罗:收集、容纳;大范围的包括;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内容丰富庞杂;无所不包。

出处 《黄帝宅经》上卷:“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

17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解释 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出处 《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18足智多谋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释 足够的才智;大量的计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计谋。

出处 元 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19多才多艺 [ duō cái duō yì ]

解释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处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20举世无双 [ jǔ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 举:全。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罕见。

出处 清 钱牧斋《钱牧斋尺牍 答定海县张绍谦》:“治行比憺惟之卓鲁,举世无双。”

21栋梁之材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解释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出处 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22后起之秀 [ hòu qǐ zhī xiù ]

解释 秀:特异;优秀。指从后辈中成长起来优秀人物。

出处 清 余怀《板桥杂记 丽品》:“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韶令之致。”

23博大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

解释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出处 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24藏龙卧虎 [ cáng lóng wò hǔ ]

解释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出处 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25才貌双全 [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

解释 形容人的才学高;容貌姣美。

出处 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26风流潇洒 [ fēng liú xiāo sǎ ]

解释 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

出处 明 徐复祚《红梨记 投雍》:“素娘,似你这般风流潇洒,如花似玉,向在东尘,知心有几。”

27治国安民 [ zhì guó ān mín ]

解释 治:治理;安:使安定;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28才气过人 [ cái qì guò rén ]

解释 才气:才能和气质。才华超过平常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29才华盖世 [ cái huá gài shì ]

解释 盖:覆盖。才能很高;远远超出当代的人。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30腹饱万言 [ fù bǎo wàn yán ]

解释 指学识渊博。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那秦观秀才字少游,他是扬州府高邮人,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31书富五车 [ shū fù wǔ chē ]

解释 富:丰富;五车: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真个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午古。”

32学识渊博 [ xué shí yuān bó ]

解释 指学识深而且广。

出处 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33才识过人 [ cái shí guò rén ]

解释 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

出处 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果然不干我事,是兄弟才识过人。”

34雄才盖世 [ xióng cái gài shì ]

解释 盖:压倒。杰出的才能压倒一切。比喻才能高超,无与伦比。

35风华绝代 [ fēng huá jué dài ]

解释 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出处 《南史·谢晦传》:“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尝与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36经国之才 [ jīng guó zhī cái ]

解释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 自叙》:“一时莫伦,有经国之才。”

37辩才无碍 [ biàn cái wú ài ]

解释 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出处 《大乘起信论》:“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

38经世之才 [ jīng shì zhī cái ]

解释 经世:治理天下。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

出处 唐 杜甫《舟中上水遗怀》:“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39博洽多闻 [ bó qià duō wén ]

解释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40文彩四溢 [ wén cǎi sì yì ]

解释 形容作品典雅。

41斗酒百篇 [ dǒu jiǔ bǎi piān ]

解释 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能饮酒善做诗;才情豪放锐敏。斗:古代盛酒器皿。

出处 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42才占八斗 [ cái zhān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才华。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出处 南朝宋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 注:一石等于十斗。石,念 dàn 。

43国士无双 [ guó shì wú shuāng ]

解释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44经济之才 [ jīng jì zhī cái ]

解释 指治国安民的才能。

出处 唐 杜甫《上水遣怀》诗:“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45斗南一人 [ dǒu nán yī rén ]

解释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出处 《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46七七八八 [ qī qī bā bā ]

解释 ①犹言差不多。②犹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样。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7回:“说那寄姐的不贤良处,也就跟的素姐七七八八的了。”

47文江学海 [ wén jiāng xué hǎi ]

解释 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出处 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

48踔绝之能 [ chuō jué zhī néng ]

解释 踔绝:高超。高超的本领、才能。

出处 《汉书·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

49德艺双馨 [ dé yì shuāng xīn ]

解释 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出处 《国语·周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

50锋铓毕露 [ fēng máng bì lù ]

解释 见“锋芒毕露”。

51大才盘盘 [ dà cái pán pán ]

解释 盘盘: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下》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大才盘盘谢家安。

52不栉进士 [ bù zhì jìn shì ]

解释 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出处 唐 朱揆《谐噱录 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53沧海遗珠 [ cāng hǎi yí zhū ]

解释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出处 《新唐书 狄仁杰传》:“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