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桃花飘落的成语

形容桃花飘落的成语


1人面桃花 [ rén miàn táo huā ]

解释 原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

出处 唐 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桃花流水 [ táo huā liú shuǐ ]

解释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出处 唐 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3桃花人面 [ táo huā rén miàn ]

解释 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出处 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曲:“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4流水桃花 [ liú shuǐ táo huā ]

解释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出处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5桃花潭水 [ táo huā tán shuǐ ]

解释 比喻友情深厚。

出处 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世外桃源 [ shì wài táo yuán ]

解释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7婀娜多姿 [ ē nuó duō zī ]

解释 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各种轻盈软美的姿态。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8含苞待放 [ hán bāo dài fàng ]

解释 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9含苞欲放 [ hán bāo yù fàng ]

解释 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花骨朵即将开放。比喻少女的青春。也作“含苞待放”。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10李代桃僵 [ lǐ dài táo jiāng ]

解释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11花团锦簇 [ huā tuán jǐn cù ]

解释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丛聚;聚成一团。指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原指华丽高贵的服饰。形容五彩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色。也形容衣饰华美的人群或文章辞藻华丽。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94回:“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似天堂月殿,不亚于仙府瑶宫。”

12桃李争妍 [ táo lǐ zhēng yán ]

解释 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四时赏玩,各有风光;春赏燕游堂,桃李争妍。”

13杏脸桃腮 [ xìng liǎn táo sāi ]

解释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

14桃红柳绿 [ táo hóng liǔ lǜ ]

解释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出处 元 贯云石《小梁州 春》:“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

15投桃报李 [ tóu táo bào lǐ ]

解释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 《诗经 大雅 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6落英缤纷 [ luò yīng bīn fēn ]

解释 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出处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7断梗浮萍 [ duàn gěng fú píng ]

解释 比喻漂泊不定。

出处 宋·秦观《别贾耘老》诗:“人生百龄同臂伸,断梗浮萍暂相亲。”

18断梗飘萍 [ duàn gěng piāo píng ]

解释 见“断梗浮萍”。

出处 明·梅鼎祚《玉合记·祝发》:“想归海楼船未有期,梦与飘风会,似断梗飘萍谁可系。”

19桃蹊柳陌 [ táo qī liǔ mò ]

解释 指春景艳丽的地方。亦作“桃蹊柳曲”。

出处 唐·刘禹锡《蹋歌词》:“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

20行踪无定 [ xíng zōng wú dìng ]

解释 行踪:行动的踪迹。指在各处来往出没,没有固定处所。

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出家人行踪无定,待贫道自去寻来。”

21东飘西泊 [ dōng piāo xī bó ]

解释 谓四处漂泊,行踪无定。

出处 《荡寇志》第一一二回:“车夫道:‘只有一人想该斗得他过。’徐槐听了,忙问是何人?车夫道:‘这人姓颜,名叫树德……向来东飘西泊,不知住处。”

22桃来李答 [ táo lái lǐ dá ]

解释 语本《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桃来李答”比喻互相酬赠。

出处 语出《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3风雨飘零 [ fēng yǔ piāo líng ]

解释 受风雨吹打而飘失零落。

出处 叶圣陶《倪焕之》十二:“风雨飘零,心神不宁,骨节疼痛,都足以引起他们剧列的忿怒。”

24桃李成蹊 [ táo lǐ chéng qī ]

解释 “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语。

出处 金·元好问《南乡子》词:“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渐稠。”

25东飘西徙 [ dōng piāo xī xǐ ]

解释 谓到处漂流,迁徙无定。

出处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几年间东飘西徙,今日里天教重会。大海船头,果有相撞时。”

26夭桃秾李 [ yāo táo nóng lǐ ]

解释 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27凡桃俗李 [ fán táo sú lǐ ]

解释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出处 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28桃夭柳媚 [ táo yāo liǔ mèi ]

解释 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出处 三国·蜀·毛文锡《赞浦子》词:“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熏。懒结芙蓉带,慵拖翡翠裙。正是桃夭柳媚,那堪暮雨朝云。”

29桃李春风 [ táo lǐ chūn fēng ]

解释 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出处 宋·杨万里《送刘童子》诗:“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30桃之夭夭 [ táo zhī yāo yāo ]

解释 喻事物的繁荣兴盛。亦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出处 《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礼记 大学》:“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31李白桃红 [ lǐ bái táo hóng ]

解释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出处 唐·羊士谔《山阁闻笛》诗:“李白桃红满城郭,马融闲卧望京师。”

32桃腮柳眼 [ táo sāi liǔ yǎn ]

解释 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出处 朱自清《阿河》:“我再到韦君别墅的时候,水是绿绿的,桃腮柳眼,着意引人。”

33浓桃艳李 [ nóng táo yàn lǐ ]

解释 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出处 明·高濂《玉簪记·词媾》:“谁承望今宵牛女,银河咫尺间,巧一似穿针会,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

34艳如桃李 [ yàn rú táo lǐ ]

解释 容颜像成熟的桃李那样娇艳。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

35断袖余桃 [ duàn xiù yú táo ]

解释 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亦作“断袖之欢”,“断袖分桃”,“断袖之好”,“断袖之契”,“断袖之癖”,“断袖之冤”。

36四海飘零 [ sì hǎi piāo líng ]

解释 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此处,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

37门墙桃李 [ mén qiáng táo lǐ ]

解释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38桃李之教 [ táo lǐ zhī jiào ]

解释 指老师的教诲。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

39桃弧棘矢 [ táo hú jí shǐ ]

解释 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古人认为可辟邪。

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灾。”

40方桃譬李 [ fāng táo pì lǐ ]

解释 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筝赋》:“乃有燕馀丽妾,方桃譬李,本住南城,经居东里。”

41桃李满天下 [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

解释 比喻一个人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老师教的学生。

出处 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