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对人的提醒警告的成语

形容对人的提醒警告的成语


1惩前毖后 [ chéng qián bì hòu ]

解释 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出处 《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2当头一棒 [ dāng tóu yī bàng ]

解释 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

3当头棒喝 [ dāng tóu bàng hè ]

解释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檗运禅师法嗣 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

4不教而杀 [ bù jiào ér shā ]

解释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5不教而诛 [ bù jiào ér zhū ]

解释 诛:杀或惩罚。事先不加教育;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6良药苦口 [ liáng yào kǔ kǒu ]

解释 良:好;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7杀一儆百 [ shā yī jǐng bǎi ]

解释 儆: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8晨钟暮鼓 [ chén zhōng mù gǔ ]

解释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 宋 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9金玉良言 [ jīn yù liáng yán ]

解释 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10拒谏饰非 [ jù jiàn shì fēi ]

解释 谏:劝告;饰:遮掩;遮盖;非:错误。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出处 荀况《荀子 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11惩一儆百 [ chéng yī jǐng bǎi ]

解释 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12杀鸡吓猴 [ shā jī xià hóu ]

解释 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警戒其余。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的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13杀鸡儆猴 [ shā jī jǐng hóu ]

解释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出处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七章:“他们用的是杀鸡儆猴法,有意叫大哥难堪。”

14大喝一声 [ dà hè yī shēng ]

解释 喝:大声喊叫。大叫让对方震惊或猛醒。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那旗人大喝一声道:‘滚你的吧!这里又没有谁给我借钱,要你来装这些穷话做甚么!’”

15犯颜极谏 [ fàn yán jí jiàn ]

解释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16小惩大诫 [ xiǎo chéng dà jiè ]

解释 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出处 《周易 系辞下》:“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17惩一警百 [ chéng yī jǐng bǎi ]

解释 警:警戒,也做“儆”。惩罚一个人以警戒多数人。

出处 语本《汉书 尹翁归传》:“翁归治东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庸庵笔记 威丰季年三奸伏诛》:“用特惩一儆百,期于力振颓靡。”

18苦口逆耳 [ kǔ kǒu nì ěr ]

解释 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19金石良言 [ jīn shí liáng yán ]

解释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

出处 《白雪遗音 马头调 金石良言》:“金石良言将你劝,休嫌絮烦。”

20惩一儆众 [ chéng yī jǐng zhòng ]

解释 惩:惩罚;儆:警告。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

出处 《清史稿·谷际歧传》:“若得惩一儆众,自可群知洗濯。”

21讽一劝百 [ fěng yī quàn bǎi ]

解释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22金石之言 [ jīn shí zhī yán ]

解释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1回:“兄长金石之言,小弟当铭刻肺腑。”

23除邪惩恶 [ chú xié chéng è ]

解释 惩:处罚。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出处 鲁迅《编校后记》:“他爱看侠士小说,固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碰了种种钉子。”

24断织劝学 [ duàn zhī quàn xué ]

解释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出处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25歼一警百 [ jiān yī jǐng bǎi ]

解释 杀一个人来敬告一批人。

出处 清 夏燮《后序》:“歼一警百,消其观望。”

26叩马而谏 [ kòu mǎ ér jiàn ]

解释 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

27谏争如流 [ jiàn zhēng rú liú ]

解释 谏争:争同“诤”,直言相劝。劝谏的话如同流水一样,滔滔不绝。

出处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二折:“从父令是何由,从君令是何由,冒斧当戈,谏争如流。”

28谏尸谤屠 [ jiàn shī bàng tú ]

解释 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出处 唐 柳宗元《天对》:“幽祸挐以夸,惮褒以渔。淫嗜筏杀,谏尸谤屠。”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