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文人雅士的成语

形容文人雅士的成语


1投笔从戎 [ tóu bǐ cóng róng ]

解释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2鸾飘凤泊 [ luán piāo fèng bó ]

解释 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出处 唐 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

3文人相轻 [ wén rén xiāng qīng ]

解释 文人往往彼此看不起。轻:轻视。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子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4文人墨客 [ wén rén mò kè ]

解释 见“文人墨士”。

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而那些封建旧文化培养出来的文人墨客、风流雅士,置国事于不问,整天吃花酒,作艳诗。”

5雅人韵士 [ yǎ rén yùn shì ]

解释 高雅而有风致的文人。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科诨》:“文字佳,情节佳,而科诨不佳,非特俗人怕看,即雅人韵士,亦有瞌睡之时。”又《声容·治服》:“若果如是,则亦艳妆村妇而已矣,乌足动雅人韵士之心哉。”

6地下修文 [ dì xià xiū wén ]

解释 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出处 《太平御览》卷八八引王隐《晋书》:“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颜渊、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

7玉楼赴召 [ yù lóu fù zhào ]

解释 文人早死的婉词。

出处 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8琴剑飘零 [ qín jiàn piāo líng ]

解释 琴是古时文人常携带的。旧指潦倒失意,流落他乡。

出处 明 钱晔《赠周歧凤》:“琴剑飘零西复东,旧游清兴几时同?”

9穷而后工 [ qióng ér hòu gōng ]

解释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出处 宋 欧阳修《序》:“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10迁客骚人 [ qiān kè sāo rén ]

解释 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吏;骚人:诗人。贬黜流放的官吏,多愁善感的诗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11一世龙门 [ yī shì lóng mén ]

解释 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晋书·王衍传》:“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

12文行出处 [ wén xíng chū chǔ ]

解释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出处 《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3飘零书剑 [ piāo líng shū jiàn ]

解释 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6回:“如今虽是飘零书剑,家里也还有一百亩田,三四带房子住着。”

14一穷二白 [ yī qióng èr bái ]

解释 穷:物质基础差;经济水平低。白:文化、科学落后。形容经济、文化科学水平低;不发达。

出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15多愁善感 [ duō chóu shàn gǎn ]

解释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 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16王孙公子 [ wáng sūn gōng zǐ ]

解释 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绮纨之间。”

17一步登天 [ yī bù dēng tiān ]

解释 登:上。一步登上青天。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也比喻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万望口角春风,我就一步登天,点了买办差,就过好日子。”

18斯文扫地 [ sī wén sǎo dì ]

解释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完全丧失;比喻破坏无余。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位少爷话也收了;接过卷子来,倒给人家斯文扫地的请了个安。”

19胸无点墨 [ xiōng wú diǎn mò ]

解释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旧指人没有文化。点:一点;比喻极小;墨:墨水;比喻学问。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师自赞曰:‘匙桃不上个村夫,文墨胸中一点无;曾把空虚揣出骨,恶声赢得满江湖。’”

20琴棋书画 [ qín qí shū huà ]

解释 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出处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高测,彭州人。聪明博识,文翰纵横。至于天文历数,琴棋书画,长笛胡琴,率梁朝朱异之流。”

21自甘堕落 [ zì gān duò luò ]

解释 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须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堕落。”

22吟风弄月 [ yín fēng nòng yuè ]

解释 吟:吟咏;指作诗;弄:玩弄;玩赏;泛指自然景物。吟咏、玩赏风花雪月。原指以风花雪月为题材而写作;现多指空虚无聊;没有真情实感;缺乏实际内容的诗人。

出处 唐 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风咏月,席地幕天。”

23骚人墨客 [ sāo rén mò kè ]

解释 骚人:原指《离骚》作者屈原及楚辞作者;后泛指诗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出处 《宣和画谱 宋迪》:“运思高妙,如骚人墨客登高临赋。”

24附庸风雅 [ fù yōng fēng yǎ ]

解释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原始《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引申为吟诗缀文之类的事和文士学者的风度。指一些缺乏文化修养的人;偏去结交文人学者;参与文化活动;借以装点门面;扮出有教养;有风度;斯文儒雅的样子。

出处 清 吴趼人《情变》:“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

25风流韵事 [ fēng liú yùn shì ]

解释 韵:风致;情趣。原指风雅而有情趣的事;即旧时文人骚客诗歌唱和、琴棋书画一类活动。现多指男女相爱婚配之类的趣事;也指男女私情。

出处 清 王韬《瀛壖杂志》:“人各却步立,不敢询姓氏,及移烛烛之,则倩扶也。一座哗然,此亦风流之韵事,扁平之佳话。”

26墨客骚人 [ mò kè sāo rén ]

解释 墨客:文人;骚人:诗人。泛指文人。

出处 唐·韩愈《祭薛中丞文》:“诗人墨客,争讽新篇。”

27笔下生花 [ bǐ xià shēng huā ]

解释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出处 《花城》1980年第7期:“你们这些笔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调查只不过是为现成观点抓例子罢了。”

28畅叙幽情 [ chàng xù yōu qíng ]

解释 畅:尽情;叙:叙谈。尽情地叙谈倾诉。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9忙里偷闲 [ máng lǐ tōu xián ]

解释 偷:抽出;闲:空闲。比喻在繁忙中抽出一点时间。

出处 宋 黄庭坚《和答赵令同前韵》:“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

30弃文就武 [ qì wén jiù wǔ ]

解释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出处 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

31骚人雅士 [ sāo rén yǎ shì ]

解释 同“骚人墨客”。

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公园里的牡丹芍药,邀来骚人雅士,缓步徘徊,摇着名贵的纸扇。”

32一介书生 [ yī jiè shū shēng ]

解释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33精彩逼人 [ jīng cǎi bī rén ]

解释 形容人神采奕奕或文章言语精彩感人。

出处 宋 洪迈《夷坚丙志 徐大夫》:“君精彩逼人,虽老而健。”

34吟风咏月 [ yín fēng yǒng yuè ]

解释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出处 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咏风月,席天幕地,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35稗官野史 [ bài guān yě shǐ ]

解释 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省览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话说世间稗官野史中,多有记载那遇神、遇仙、遇鬼、遇怪,情欲相感之事。”

36五经扫地 [ wǔ jīng sǎo dì ]

解释 五经: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

出处 《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37文人雅士 [ wén rén yǎ shì ]

解释 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38骚翁墨客 [ sāo wēng mò kè ]

解释 同“骚人墨客”。

出处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元和至今,骚翁墨客,代不乏人。”

39集腋为裘 [ jí yè wéi qiú ]

解释 见“集腋成裘”。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聊斋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

40装点门面 [ zhuāng diǎn mén miàn ]

解释 装点:装饰;门面:指外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

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装点着门面。”

41骚人墨士 [ sāo rén mò shì ]

解释 同“骚人墨客”。

出处 明·李介《天香阁随笔》第一卷:“未尝有横画舫于烟波,负奚囊于邱壑者,今世之骚人墨士,不过侈谈西湖耳。”

42骚人词客 [ sāo rén cí kè ]

解释 同“骚人墨客”。

出处 清·戴名世《青阁集>序》:“永嘉山水,秀绝鬟区,曩者亦骚人词客之所萃也。”

43骚人逸客 [ sāo rén yì kè ]

解释 同“骚人墨客”。

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湖山幽境,风月遨游,实骚人逸客之常情。”

44凤泊鸾漂 [ fèng bó luán piāo ]

解释 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出处 唐 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45名闻天下 [ míng wén tiān xià ]

解释 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 《北齐书·魏收传》:“功业显著,名闻天下。”

46弃笔从戎 [ qì bǐ cóng róng ]

解释 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

出处 唐·张鷟《游仙窟》:“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场,茕魂莫返。”

47文人学士 [ wén rén xué shì ]

解释 泛指文人、文士。

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昔之文人学士,平生精力,咸萃兹途。”

48慧业才人 [ huì yè cái rén ]

解释 见“慧业文人”。

出处 刘师培《文说》:“别有慧业才人,创造险语,鬼斧默运,奇句自矜。”

49文人无行 [ wén rén wú xíng ]

解释 喜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常常不端正。

出处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文人无行,信乎?”

50文人墨士 [ wén rén mò shì ]

解释 泛指文人、文士。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那知百花仙子忽然命他把那泣红亭的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去做稗官野史;他捧了这碑记日日寻访,何能凑巧?”

51慧业文人 [ huì yè wén rén ]

解释 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出处 《宋书 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

52一觞一咏 [ yī shāng yī yǒng ]

解释 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53才墨之薮 [ cái mò zhī sǒu ]

解释 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出处 清 龚自珍《书金伶》:“噫!江东才墨之薮,楼池船楫之观,灯洒之娱,春晨秋夕之游,美人公子,怜才好色,姚冶跌逿之乐,当我生之初,颇有存焉者矣。”

54文章盖世 [ wén zhāng gài shì ]

解释 盖世:超过世人。指文章好得无与伦比,谁都赶不上。

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苏琼善词》:“韩愈文章盖世,谢安性情风流。”

55百代文宗 [ bǎi dài wén zōng ]

解释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出处 《晋书 陆机陆云传论》:“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高蹑王(王粲)刘(刘桢),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56抹月秕风 [ mǒ yuè pī fēng ]

解释 意思是用风月当菜肴。这是文人表示家贫没有东西待客的风趣说法,。

出处 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批风。”

57文期酒会 [ wén qī jiǔ huì ]

解释 定期举行的文酒之会。

出处 宋·柳永《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58瓜字初分 [ guā zì chū fēn ]

解释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出处 南朝·宋·吴声歌曲《碧玉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59呵壁问天 [ hē bì wèn tiān ]

解释 呵:大声呵斥;问天:向天发问。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

出处 汉 王逸《天问序》:“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

60浮白载笔 [ fú bái zǎi bǐ ]

解释 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61屡变星霜 [ lǚ biàn xīng shuāng ]

解释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出处 宋 柳永《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几孤几月,屡变星霜。”

62以文乱法 [ yǐ wén luàn fǎ ]

解释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出处 《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63骚情赋骨 [ sāo qíng fù gǔ ]

解释 指文人的情调与风骨。

出处 清·徐士俊《络冰丝》:“小生沈约字休文……天生就骚情赋骨,随他半幅纸、半点墨,当值千金。”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