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个蜜蜂的成语

形容一个蜜蜂的成语


1蜂拥而上 [ fēng yōng ér shàng ]

解释 像成群的蜂拥挤着飞过来一样。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前。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

2蜂拥而至 [ fēng yōng ér zhì ]

解释 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远,刚要回船,前面尘头滚滚,喊声渐近,又来许多草寇。个个头戴浩然巾,手机器械,蜂拥而至。”

3蜂腰猿背 [ fēng yāo yuán bèi ]

解释 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4蜂营蚁队 [ fēng yíng yǐ duì ]

解释 比喻乌合之众。

出处 明 宋濂《次刘经历韵诗》:“一朝闽寇掠乡部,蜂营蚁队来无涯。”

5蜂起云涌 [ fēng qǐ yún yǒng ]

解释 比喻许多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大。

出处 鲁迅《二心集 我们要批评家》:“然而,大部分是因为市场的需要,社会科学的译著又蜂起云涌了。”

6蜂迷蝶恋 [ fēng mí dié liàn ]

解释 旧指男女间行为放荡。同“蜂狂蝶乱”。

出处 《白雪遗音 岭儿调 草桥惊梦》:“说不尽梦儿里半推半就,蜂迷蝶恋花心动。”

7蜂迷蝶猜 [ fēng mí dié cāi ]

解释 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

出处 明 高明《琵琶记 丞相教女》:“绛罗深护奇葩小,不许蜂迷蝶猜。”

8蜂媒蝶使 [ fēng méi dié shǐ ]

解释 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出处 宋 周邦彦《六丑 蔷薇谢后作》词:“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偏是你瘦影疏枝,不受那蜂媒蝶使。”

9蜂附云集 [ fēng fù yún jí ]

解释 比喻人众从各处聚集。

出处 明 归有光《昆山县倭寇始末书》:“夜则桅灯如列星,旦则吹螺举号,蜂附云集。”

10鼠窜蜂逝 [ shǔ cuàn fēng shì ]

解释 形容纷纷跑散。

出处 元·曹居一《李伯渊奇节传》:“乃大呼曰:‘所诛者此逆贼耳,他人无与焉。’稍稍鼠窜蜂逝,贴如也。”

11蜂虿有毒 [ fēng chài yǒu dú ]

解释 比喻恶物虽小,但能害人。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12蝶恋蜂狂 [ dié liàn fēng kuáng ]

解释 指留恋繁花似锦的春光。

出处 明 张凤翼《灌园记 太史赏花》:“知否,算蝶恋蜂狂,少不得为韶光一逗溜。”

13蝶粉蜂黄 [ dié fěn fēng huáng ]

解释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出处 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14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释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15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16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17精明强干 [ jīng míng qiáng gàn ]

解释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审案的能员,那消几日,早问出许多贼款来。”

18成群结队 [ chéng qún jié duì ]

解释 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很多;自然给合在一起。也作“成群结伙”、“成群结伴”。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

19纨绔子弟 [ wán kù zǐ dì ]

解释 旧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纨:细绢;纨绔:细绢做的裤子。

出处 《宋史 鲁宗道传》:“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20心灵手巧 [ xīn líng shǒu qiǎo ]

解释 心和手都非常灵巧。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能力。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栖真》:“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

21勤勤恳恳 [ qín qín kěn kěn ]

解释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22任怨任劳 [ rèn yuàn rèn láo ]

解释 见“任劳任怨”。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23蛇口蜂针 [ shé kǒu fēng zhēn ]

解释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24游蜂浪蝶 [ yóu fēng làng dié ]

解释 比喻态度轻佻好挑逗女子的人。

出处 明 顾大典《青衫记 裴兴私叹》:“不相饶,游蜂浪蝶簇花梢,生来懒去追欢笑。”

25蜂拥而来 [ fēng yōng ér lái ]

解释 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26招蜂引蝶 [ zhāo fēng yǐn dié ]

解释 招致蜜蜂;吸引蝴蝶。比喻吸引别人的注意。

出处 叶文玲《独特的歌》:“没准是很爱卖弄俊俏,四送秋波的人呢,嘿,招蜂引蝶之流,对不起,本人向来深恶痛绝。”

27撩蜂剔蝎 [ liáo fēng tì xiē ]

解释 比喻招惹恶人,自讨苦吃。

出处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撩蜂剔蝎,打草惊蛇,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

28蜂窠蚁穴 [ fēng kē yǐ xué ]

解释 比喻占据的地方极为窄小,借以对偏安一隅的地方势力的蔑称。

出处 宋 曾慥《类说 见闻录 胡讷》:“开宝八年,王师围金陵。朝廷殿试《桥梁渡长江赋》、《习水战诗》;江南亦试《王德惟亲赋》、《谈笑却秦诗》。太祖笑曰:‘江南畜文臣武将,迨同飞走,岂不知中原有真主耶?’赵普曰:‘蜂窠蚁穴不足挂圣虑。’”

29不敢告劳 [ bù gǎn gào láo ]

解释 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出处 《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30蜂狂蝶乱 [ fēng kuáng dié luàn ]

解释 旧指男女间行为放荡。

出处 明 王玉峰《焚香记 允谐》:“那淫奔坞,多少蜂狂蝶乱,毕竟傍谁虚度。”

31蜂拥蚁聚 [ fēng yōng yǐ jù ]

解释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罗振常《史可法别传》:“城下死者山积,攻者反藉叠尸以登,蜂拥蚁聚,城遂陷。”

32蜂拥蚁屯 [ fēng yōng yǐ tún ]

解释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清 昭梿《啸亭杂录 缅甸归诚本末》:“帆樯衔接,倏然蜂拥蚁屯者数千人。”

33蜂屯蚁聚 [ fēng tún yǐ jù ]

解释 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

出处 《宋书 索虏传》:“首尾逼畏,蜂屯蚁聚,假息旦夕,岂复能超蹈长河,以当堂堂之阵哉。”

34蜂屯乌合 [ fēng tún wū hé ]

解释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宋 王禹偁《贺圣驾还京表》:“蕞尔林胡,无名内侮,蜂屯乌合,鼠窃狗偷;必想边民夺挺以殴攘,亭长持绳而絷缚。”

35蜂腰鹤膝 [ fēng yāo hè xī ]

解释 指诗歌声律八病中的两种。泛指诗歌声律上的毛病。

出处 宋·苏轼《和孔密州五绝》:“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36鹤膝蜂腰 [ hè xī fēng yāo ]

解释 ①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病·诗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四曰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这是指诗歌声律八病的两种。后来用“鹤膝蜂腰”泛指诗歌声律上所犯的毛病。②书法中的两种病笔。

出处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病·诗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四曰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

37蚁拥蜂攒 [ yǐ yōng fēng cuán ]

解释 比喻集结者众多。同“蚁萃螽集”。

出处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广东军务记》:“乡民蚁拥蜂攒,布满山麓,约有十余万众。”

38蚁聚蜂攒 [ yǐ jù fēng cuán ]

解释 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出处 南朝 齐 孔稚珪《上和虏表》:“蚁聚蜂攒,穷诛不尽。马足毛群,难与竞逐。”

39撩蜂吃螫 [ liáo fēng chī shì ]

解释 犹言撩蜂剔蝎。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那晁住娘子是刘六、刘七裹革出来的婆娘,他肯去撩蜂吃螫?说道:‘你不好问去?只是指使我!’”

40撩蜂拨刺 [ liáo fēng bō cì ]

解释 撩:挑逗。引逗蜜蜂拨开刺儿。比喻挑起事端。

出处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89回:“你倒先来撩蜂拨刺,此仇如何不报?”

41无愧屋漏 [ wú kuì wū lòu ]

解释 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后转义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

出处 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劳副都之辨》:“惟存一矢慎之心,无愧屋漏。”

42浪蝶狂蜂 [ làng dié kuáng fēng ]

解释 轻狂的蜂蝶。比喻轻狂的男子。

出处 明 梁辰鱼《浣纱记 效颦》:“风景晴和,翩翩浪蝶狂蜂,阵阵游丝飞絮。”

43蚁附蜂屯 [ yǐ fù fēng tún ]

解释 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出处 严复《原强》:“一旦有急,则蚁附蜂屯,授之以扞格不操之利器,曳兵而走,转以奉敌。”

44蜂合蚁聚 [ fēng hé yǐ jù ]

解释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出处 前蜀 杜光庭《中和周天醮词》:“蠢彼不庭,敢违天道……欲恃其蜂合蚁聚之势,仗锄耰白挺之徒,垂二十年不宾睿化。”

45戏蝶游蜂 [ xì dié yóu fēng ]

解释 飞舞游戏的蝴蝶和蜜蜂。后用以比喻浪荡子弟。

出处 唐 岑参《山房春事二首》:“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人房。”

46蜂识莺猜 [ fēng shí yīng cāi ]

解释 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同“蜂迷蝶猜”。

出处 元本 高明《琵琶记 牛相教女》:“绛罗深护奇葩小,不许蜂识莺猜。”

47黾勉从事 [ mǐn miǎn cóng shì ]

解释 黾勉:努力。努力工作。

出处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48稷蜂社鼠 [ jì fēng shè shǔ ]

解释 谷神庙里的马蜂,土地庙里的老鼠。比喻倚势作恶手的人。

出处 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稷蜂不攻,而社鼠不熏,非以稷蜂社鼠之神,其所托者善也。”

49蜂扇蚁聚 [ fēng shān yǐ jù ]

解释 蜂翅扇动,蚂蚁聚合。比喻人虽众多但起不了大作用。

出处 《隋书 房彦谦传》:“况乎蕞尔一隅,蜂扇蚁聚,杨谅之愚鄙,群小之凶慝,而欲凭陵畿甸,觊幸非望者哉!”

50蜂趋蚁附 [ fēng qū yǐ fù ]

解释 比喻很多人迎合投靠。

出处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联升社学和钟镛社学》:“果然蜂趋蚁附,攘攘熙熙,诚不出神灵所料者矣。”

51蝶使蜂媒 [ dié shǐ fēng méi ]

解释 使:使者;媒:媒人。比喻传递信息者或媒人。

出处 宋·朱淑真《春恨》诗:“蝶使蜂媒传恨客,莺梭柳线织春愁。”

52剔蝎撩蜂 [ tī xiē liáo fēng ]

解释 喻惹事生非。

出处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偏你这罢职归田一老农,公然敢剔蝎撩蜂。”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常是个争龙斗虎,剔蝎撩蜂。”

53麇集蜂萃 [ qún jí fēng cuì ]

解释 麇:通“群”,成群;萃:汇集。像蜜蜂一样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

出处 清·薛福成《书沔阳陆帅失陷江宁事》:“贼船自新洲大胜至七里洲,麇集蜂萃,莫纪其数。”

54狼猛蜂毒 [ láng měng fēng dú ]

解释 形容人凶狠毒辣。

出处 《南齐书·王融传》:“夫虏人面兽心,狼猛蜂毒,暴悖天经,亏违地义。”

55蜂合豕突 [ fēng hé shǐ tū ]

解释 如群蜂聚集,似野猪奔突。比喻众人杂沓会合,横冲直撞。

出处 明 刘基《春秋明经 公会齐侯楚人败徐于娄林》:“今不然矣,中国之虚实在楚人目中矣!于是荆户乘广之旅,蜂合豕突以败徐于娄林。”

56蜂出泉流 [ fēng chū quán liú ]

解释 像群蜂倾巢,如泉水涌流。形容一时并作。

出处 清 龚自珍《古史勾沉论二》:“孔子殁,七十子不见用,衰世著书之徒,蜂出泉流。”

57推贤进士 [ tuī xián jìn shì ]

解释 推:举荐。推荐贤人,引进学者。

出处 唐·姚崇《答张九龄书》:“近蒙奖擢,倍励驽庸,每以推贤进士为务,欲使公卿大夫称职。”

58蜂虿作于怀袖 [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 ]

解释 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出处 《晋书·刘毅传》:“蜂虿作于怀袖,勇夫为之惊骇,出于意外故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