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个人很勤劳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很勤劳的成语


1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2夜以继日 [ yè yǐ jì rì ]

解释 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埋头苦干 [ mái tóu kǔ gàn ]

解释 埋头:一直低着头;苦干:尽心尽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4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释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5披星戴月 [ pī xīng dài yuè ]

解释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6克勤克俭 [ kè qín kè jiǎn ]

解释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7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释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出处 《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8起早贪黑 [ qǐ zǎo tān hēi ]

解释 早起晚睡。形容人非常辛勤。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咱们命苦的人,起早贪黑,翻土拉块,吃柳树叶子。”

9夙兴夜寐 [ sù xīng yè mèi ]

解释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出处 《诗经 卫风 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0凿壁偷光 [ záo bì tōu guāng ]

解释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出处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1手不释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

解释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12争分夺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解释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出处 《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13吃苦耐劳 [ chī kǔ nài láo ]

解释 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经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劳累。

出处 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新中国虽然已在望中,可是得吃苦耐劳,才能到我们手里。”

14勤学苦练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释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 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15勤勤恳恳 [ qín qín kěn kěn ]

解释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16不辞劳苦 [ bù cí láo kǔ ]

解释 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

出处 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17焚膏继晷 [ fén gāo jì guǐ ]

解释 点起灯烛;接替日光照明。(焚:烧;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发愤读书或勤奋学习。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8宵衣旰食 [ xiāo yī gàn shí ]

解释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出处 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19坐以待旦 [ zuò yǐ dài dàn ]

解释 旦:天亮。坐着等待天亮。比喻勤勉。

出处 《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

20发愤忘食 [ fā fèn wàng shí ]

解释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1晨炊星饭 [ chén chuī xīng fàn ]

解释 清晨烧早饭,入夜才吃晚饭。形容早出晚归,整日辛勤劳苦。

出处 《旧唐书·张廷珪传》:“又役鬼不可,唯人是营,通计工匠,率多贫窭,,朝驱暮役,劳筋苦骨,箪食瓢饮,晨炊星饭,饥渴所致,疾疹交集。”

22俭以养德 [ jiǎn yǐ yǎng dé ]

解释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3耕云播雨 [ gēng yún bō yǔ ]

解释 指控制降雨,改造自然。比喻辛勤劳动。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71章:“看到了给青庄稼苗耕云播雨的秘密,和那‘万紫千红结队来’的远景风光……”

24昧旦晨兴 [ mèi dàn chén xīng ]

解释 昧旦:破晓。指天不亮就起来。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

出处 《晋书 简文帝纪》:“何尝不昧旦晨兴,夜分忘寝。”

25晨兴夜寐 [ chén xīng yè mèi ]

解释 兴:起。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苦。

出处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26承星履草 [ chéng xīng lǚ cǎo ]

解释 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出处 晋·葛洪《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27朝乾夕惕 [ zhāo qián xī tì ]

解释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出处 《周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28戴月披星 [ dài yuè pī xīng ]

解释 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这般披星戴月生受。”

29胼手胝足 [ pián shǒu zhī zú ]

解释 胼、胝:手掌足底因长期磨擦而长出的老茧。手上和脚上都生了茧子。形容长期辛苦劳动。

出处 宋 朱熹《九江彭蠡辨》:“凡禹之所为,过门不入,胼手胝足,而不以为病者,为欲大济天下昏垫之足,以衣且食而遂其生耶!”

30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31力争上游 [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解释 上游:江河的源头。努力争取处于上流源头。比喻努力争取先进。

出处 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32卧薪尝胆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解释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33忧心忡忡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

解释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34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释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5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36勤能补拙 [ qín néng bǔ zhuō ]

解释 勤:勤奋;拙:愚笨。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出处 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37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解释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出处 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38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释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 《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39学而不厌 [ xué ér bù yàn ]

解释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0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41汗流浃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解释 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42通宵达旦 [ tōng xiāo dá dàn ]

解释 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达:到;旦:天亮。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43闻鸡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释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出处 《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44马不停蹄 [ mǎ bù tíng tí ]

解释 停蹄:止步。马跑起来不停歇。形容人的行动急促或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

出处 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45自强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解释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处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6艰苦卓绝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释 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出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斗争。”

47艰苦奋斗 [ jiān kǔ fèn dòu ]

解释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竭尽全力去工作或斗争。

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48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49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解释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处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50凿壁借光 [ záo bì jiè guāng ]

解释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出处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51古往今来 [ gǔ wǎng jīn lái ]

解释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出处 晋 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52席不暇暖 [ xí bù xiá nuǎn ]

解释 暇:空闲。连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53早出晚归 [ zǎo chū wǎn guī ]

解释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出处 《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54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解释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5筚路蓝缕 [ bì lù lán lǚ ]

解释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56专心一意 [ zhuān xīn yī yì ]

解释 一心一意。

出处 《汉书·翟方进传》:“其专心一意毋贷,近医药以自持。”汉·陆贾《新语·怀虑》:“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

57东奔西走 [ dōng bēn xī zǒu ]

解释 到处奔跑。形容四处奔忙或为某个目的而四下活动。也形容到处逃窜。走:跑。

出处 元 魏初《沁园春 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

58克俭克勤 [ kè jiǎn kè qín ]

解释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59十年寒窗 [ shí nián hán chuāng ]

解释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出处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60坚苦卓绝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释 卓绝:超越一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也作“艰苦卓绝”。

出处 清 朱琦《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后》:“虽使古人坚苦卓绝之行,推彼其心,其视鼎钁,甘之如饴。”

61自给自足 [ zì jǐ zì zú ]

解释 依靠自己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给:供给;足:满足。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62谆谆教诲 [ zhūn zhūn jiào huì ]

解释 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出处 邓小平《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伯承同志热爱自己的同志,对干部总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以进步。”

63磨穿铁砚 [ mó chuān tiě yàn ]

解释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出处 元 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

64孙康映雪 [ sūn kāng yìng xuě ]

解释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出处 《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65悬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释 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 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66一年到头 [ yī nián dào tóu ]

解释 整年,从头到尾经过。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我两个又是养家经纪人,一年到头,没几时住在家里。”

67刻苦耐劳 [ kè kǔ nài láo ]

解释 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出处 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

68勤俭持家 [ qín jiǎn chí jiā ]

解释 以勤劳节约的精神操持家务。

出处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要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办社,勤俭建国。”

69勤俭节约 [ qín jiǎn jié yuē ]

解释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

70十载寒窗 [ shí zǎi hán chuāng ]

解释 载:年。指长期苦读。

出处 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

71宵旰忧劳 [ xiāo gàn yōu láo ]

解释 宵衣旰食,非常劳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劳”、“宵旰忧勤”。

出处 《明史 吴时来传》:“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

72无冬无夏 [ wú dōng wú xià ]

解释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出处 《诗经 陈风 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73暑往寒来 [ shǔ wǎng hán lái ]

解释 热天过去了,冷天来到了。形容时光的流逝。亦作“暑来寒往”。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中书令临汝灵侯墓志铭》:“草茂故辙,松插新枚。月明泉暗,暑往寒来。”

74男耕妇织 [ nán gēng fù zhī ]

解释 男的耕田,女的织布。形容辛勤劳动或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生活。

75匡衡凿壁 [ kuāng héng záo bì ]

解释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76映雪囊萤 [ yìng xuě náng yíng ]

解释 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出处 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事见《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晋书 车胤传》。

77聚萤映雪 [ jù yíng yìng xuě ]

解释 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映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出处 《北史·崔赜传》:“未尝聚萤映雪悬头刺股,读《论》唯取一篇,披《庄》不过盈尺。”

78聚萤积雪 [ jù yíng jī xuě ]

解释 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出处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守着那聚萤积雪看书窗,几时得出为破虏三将军,入为治国头厅相?”

79钝学累功 [ dùn xué lěi gōng ]

解释 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80铁杵磨针 [ tiě chǔ mó zhēn ]

解释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81铁砚磨穿 [ tiě yàn mó chuān ]

解释 铁铸的砚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混江龙]向《诗》《书》经传,蠹鱼似不出费钻研。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82鸡鸣而起 [ jī míng ér qǐ ]

解释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83起早摸黑 [ qǐ zǎo mō hēi ]

解释 起早睡晚,指辛勤劳动。

出处 《送军粮》:“天还没有亮,起早摸黑赶着上前方。”

84鼓足干劲 [ gǔ zú gàn jìn ]

解释 鼓:鼓动,振作。把劲头鼓足,准备做事。

出处 朱德《上黔灵山》:“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

85以勤补拙 [ yǐ qín bǔ zhuō ]

解释 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出处 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无别虑,笔不暂停。或毕景忘餐,或连宵不寐。以勤补拙,不遑自处。”

86夙夜匪懈 [ sù yè fěi xiè ]

解释 日夜勤劳;不怠惰。夙夜:早晚;匪:不;懈:松懈;懈怠。

出处 晋 司马彪《续汉书》:“熹为卫尉,尽心事上,夙夜匪懈。”

87寝食俱废 [ qǐn shí jù fèi ]

解释 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出处 宋·洪迈《夷坚志·沈见鬼》:“夏六月,真若赤目,肿痛特甚,寝食俱废。”

88攻苦食俭 [ gōng kǔ shí jiǎn ]

解释 犹攻苦食淡。

出处 明·王世贞《觚不觚录》:“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

89昼夜兼程 [ zhòu yè jiān chéng ]

解释 程:行进。白天和黑夜都不停地赶路。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贾琏方进京的。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

90昼夜兼行 [ zhòu yè jiān xíng ]

解释 兼:加倍。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形容急速的赶路。亦作“昼夜兼程”。

出处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却说刘崇败走,与白从辉收集败残人马,只百十骑,昼夜兼行。”

91未明求衣 [ wèi míng qiú yī ]

解释 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出处 《梁书·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

92枕戈尝胆 [ zhěn gē cháng dǎn ]

解释 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出处 南朝·梁·沈初明《劝进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纬天,沉明内断,横剑泣血,枕戈尝胆。”

93枕戈饮胆 [ zhěn gē yǐn dǎn ]

解释 见“枕戈尝胆”。

出处 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

94青灯黄卷 [ qīng dēng huáng juàn ]

解释 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出处 元·叶颙《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你既爱青灯黄卷,却不要随机而变。”

95囊萤映雪 [ náng yíng yìng xuě ]

解释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96积雪囊萤 [ jī xuě náng yíng ]

解释 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 元·郑光祖《梅香》第一折:“使小姐振厥家声,又何须悬头刺股、积雪囊萤,那里也齐家治国、显姓扬名。”

97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解释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98兀兀穷年 [ wù wù qióng nián ]

解释 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

99刻苦钻研 [ kè kǔ zuān yán ]

解释 刻苦:下苦功。下苦功,深入研究。

出处 《祖冲之》:“敢于推翻前人的错结论,表现了古今杰出科学家所共有的刻苦钻研、坚持真理的精神。”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