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价格便宜的成语

形容价格便宜的成语


1一字千金 [ yī zì qiān jīn ]

解释 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2价值连城 [ jià zhí lián chéng ]

解释 价:价格;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贵;价值很高。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凤毛麟角 [ fèng máo lín jiǎo ]

解释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4无价之宝 [ wú jià zhī bǎo ]

解释 无法估量价格的宝贝。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出处 元 王实甫《丽春堂》:“我这珠衣是无价之宝哩。”

5奇珍异宝 [ qí zhēn yì bǎo ]

解释 非常难得的珍奇宝物。

出处 《旧唐书 张柬之传》:“其国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奇珍异宝,进贡岁时不阙。”

6和璧隋珠 [ hé bì suí zhū ]

解释 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7稀世之宝 [ xī shì zhī bǎo ]

解释 稀世:世上稀有。世上稀有的珍宝。

出处 宋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当时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父子图障卷簇,家藏户宝,为稀世之珍。”

8绝无仅有 [ jué wú jǐn yǒu ]

解释 绝:绝对;仅:只。只有这一个;此外不会再有。形容极其少有。

出处 宋 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9连城之价 [ lián chéng zhī jià ]

解释 连城:连成一片的城池;价:价格。形容物品极为珍贵,价值极高。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0一箭双雕 [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

解释 一支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而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 《北史 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11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解释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12百里挑一 [ bǎi lǐ tiāo yī ]

解释 在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相貌或才能特别突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13名副其实 [ míng fù qí shí ]

解释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处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14巧夺天工 [ qiǎo duó tiān gōng ]

解释 天工:指自然形成的非常精巧;超过了自然。形容制作技艺之高超。

出处 晋 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15精雕细刻 [ jīng diāo xì kè ]

解释 精心细致地雕刻。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

出处 《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16不可多得 [ bù kě duō dé ]

解释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出处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17独一无二 [ dú yī wú èr ]

解释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出处 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18货真价实 [ huò zhēn jià shí ]

解释 货物质量好;价格公道;原是旧时商人招揽生意的用语。也可形容地道、不走样、不离谱。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19妙不可言 [ miào bù kě yán ]

解释 妙:美妙、巧妙;言:说。美妙得不能用言语表。

出处 晋 郭璞《江赋》:“经纪天地,错综人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20雁过拔毛 [ yàn guò bá máo ]

解释 雁飞过也要拔下毛来。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利用手中权力来攫取利益。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话虽如此,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

21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解释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

出处 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22物美价廉 [ jià lián wù měi ]

解释 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出处 清 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23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解释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出处 明 朱之瑜《朱舜水集 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24有口皆碑 [ yǒu kǒu jiē bēi ]

解释 碑:记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记载功德的碑石。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25秀色可餐 [ xiù sè kě cān ]

解释 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好像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

出处 晋 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26垂涎欲滴 [ chuí xián yù dī ]

解释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馋得口水快要流出来了。多形容嘴馋想吃。

出处 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27七折八扣 [ qī zhé bā kòu ]

解释 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这里的客店钱,就拿两块洋钱出来,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强用了。”

28千金难买 [ qiān jīn nán mǎi ]

解释 形容某物的珍贵,不能用金钱买到。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腰肢未盈一掬,诚为软玉温香,千金难买,不胜欢娱。”

29价廉物美 [ jià lián wù měi ]

解释 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出处 《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30弊帚千金 [ bì zhǒu qiān jīn ]

解释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成价值千金。比喻对己物的珍视。弊,一本作“敝”。

出处 语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31一石二鸟 [ yì shí èr niǎo ]

解释 一块石头投出去;打中两只鸟;比喻一举两得。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32不知贵贱 [ bù zhī guì jiàn ]

解释 指不知事物的轻重与价值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4回:“你若说你和我一样,你就是不知贵贱的人了。”

33不直一钱 [ bù zhí yī qián ]

解释 直:通“值”,价值。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

34希世之珍 [ xī shì zhī zhēn ]

解释 希世:世上希有;珍:宝物。世间罕见的珍宝。比喻极宝贵的东西。

出处 宋 陆游《素心砚铭》:“希世之珍那可得,故人赠我情可极。”

35八珍玉食 [ bā zhēn yù shí ]

解释 泛指精美的肴馔。

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36不值一笑 [ bù zhí yī xiào ]

解释 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同“不值一哂”。

出处 鲁迅《朝花夕拾 死后》:“但同时想,我生存时说的什么批评不值一笑的话,大概是违心之论罢。”又《呐喊 阿Q正传》:“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

37不值一哂 [ bù zhí yī shěn ]

解释 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指毫无意义或表示轻视。

出处 鲁迅《二心集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凡大队的革命军,必须一切战士的意识,都十分正确,分明,这才是真的革命军,否则不值一哂。”

38秕者先行 [ bǐ zhě xiān xíng ]

解释 秕: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39尺璧寸阴 [ chǐ bì cùn yīn ]

解释 阴: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价值比直径一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指时间可贵。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40不直一文 [ bù zhí yī wén ]

解释 见“不直一钱”。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41糠秕在前 [ kāng bǐ zài qián ]

解释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42半文不值 [ bàn wén bù zhí ]

解释 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倘若事事让他,他一定拿你看得半文不值。”

43虫臂鼠肝 [ chóng bì shǔ gān ]

解释 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出处 庄周《庄子 大宗师》:“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44藏之名山 [ cáng zhī míng shān ]

解释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出处 三国 魏 鱼豢《魏略》:“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

45食玉炊桂 [ shí yù chuī guì ]

解释 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46簸扬糠秕 [ bǒ yáng kāng bǐ ]

解释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无才而居前列。

出处 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书》:“儿曹徼时厚幸,并登仕版,而懋修又邋居文孙之首,簸扬糠秕,殊为惭汗。”

47寸阴尺璧 [ cùn yīn chǐ bì ]

解释 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48半丝半缕 [ bàn sī bàn lǚ ]

解释 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出处 清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9尺壁寸阴 [ chǐ bì cùn yīn ]

解释 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出处 《淮南子 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50五味俱全 [ wǔ wèi jù quán ]

解释 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出处 《礼记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