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策略好的成语

形容策略好的成语


1大展宏图 [ dà zhǎn hóng tú ]

解释 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展:把卷着的画轴舒张开来;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或计划)。

出处 唐 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2步步为营 [ bù bù wéi yíng ]

解释 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3多谋善断 [ duō móu shàn duàn ]

解释 多作谋划;善于判断。

出处 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4文韬武略 [ wén tāo wǔ lüè ]

解释 文有计谋;武有策略。指智勇双全。韬、略:《六韬》、《三略》是古代的兵书;后来称用兵的计谋策略叫韬略。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5策无遗算 [ cè wú yí suàn ]

解释 策:计谋,策划;算:计划,筹谋。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出处 《北齐书 幼主纪》:“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

6持久之计 [ chí jiǔ zhī jì ]

解释 持久:持之以久,即长久。长久的打算或谋略。

出处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7胆略兼人 [ dǎn lüè jiān rén ]

解释 胆略:勇气和智谋;兼:加倍;兼人:超过别人。形容胆量和谋略胜过常人。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

8大谋不谋 [ dà móu bù móu ]

解释 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

出处 《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9不世之略 [ bù shì zhī lüè ]

解释 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略:谋略。不平凡的谋略。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4回:“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

10不堪一击 [ bù kān yī jī ]

解释 不堪:经不起。经不起一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时也指文章的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出处 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

11避重就轻 [ bì zhòng jiù qīng ]

解释 避重:指避开要紧的事;就轻:指抓小事情。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害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出处 宋 刘挚《忠肃集 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12高瞻远瞩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解释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13当机立断 [ dāng jī lì duàn ]

解释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出处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14多此一举 [ duō cǐ yī jǔ ]

解释 举:行动、举动。做出不必要的;多余的举动。表示这一行动毫无必要。

出处 清 侯方域《南省策》:“而况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举,以身累者乎?”

15神机妙算 [ shén jī miào suàn ]

解释 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出处 宋 赵佶《念奴娇》:“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16老谋深算 [ lǎo móu shēn suàn ]

解释 老:老练;谋:计谋;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筹划;深远地打算。形容人老练精细;很有谋略。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谋深算,革命军之革命家。”

17画蛇添足 [ huà shé tiān zú ]

解释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18防不胜防 [ fáng bù shèng fáng ]

解释 防:防备;胜:尽;完全。形容防备不过来。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种小人,真是防不胜防。”

19足智多谋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释 足够的才智;大量的计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谋:计谋。

出处 元 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20地利人和 [ dì lì rén hé ]

解释 地利:地理条件优越;人和:得人心;人心齐。地理环境和人事关系方面的条件都很有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1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解释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出处 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22运筹帷幄 [ yùn chóu wéi wò ]

解释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23当局者迷 [ dāng jú zhě mí ]

解释 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

出处 宋 辛弃疾《恋绣衾 无题》:“我自是笑别人的,却元来当局者迷。”

24打草惊蛇 [ dǎ cǎo jīng shé ]

解释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出处 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25浑身是胆 [ hún shēn shì dǎn ]

解释 浑身:全身。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出处 宋 陈著《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

26智勇双全 [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

解释 智:智谋。智谋和勇敢两方面都齐备。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出处 元 关汉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27出没无常 [ chū mò wú cháng ]

解释 出:出现;没:隐没;无常:没有常规。忽而出现;忽而隐藏;没有一定的规律;令人无法捉摸。也作“出没不定”。

出处 宋 王十朋《王忠文公集 论广海二寇札子》:“海寇出没无常,尤为濒海州县之患。”

28高枕无忧 [ gāo zhěn wú yōu ]

解释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出处 《旧五代史 世袭传二 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29乘虚而入 [ chéng xū ér rù ]

解释 虚:空隙。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也指趁着空虚或虚弱的地方侵入。也作“乘间而入”。

出处 宋 张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30兵不厌诈 [ bīng bù yàn zhà ]

解释 诈:蒙骗。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以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要靠谋略。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31出奇制胜 [ chū qí zhì shèng ]

解释 奇:奇兵;计;制胜:夺取胜利。①原指作战时运用奇兵或奇计;出敌人不意;制服敌人。②泛指用新奇的、出人意外的办法获胜。

出处 唐 陆贽《论替换李楚琳》:“楚琳卒伍凡材,厮养贱品,因时扰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坚殪敌之雄,出奇制胜之略。”

32雄才大略 [ xióng cái dà lüè ]

解释 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才:才能;略:计谋。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33从天而降 [ cóng tiān ér jiàng ]

解释 天上掉下来的。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34付诸东流 [ fù zhū dōng liú ]

解释 付:交给;诸:之于;东流:向东流的江河。投入滚滚东流的江河中;一去再不回来。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出处 清 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遂付诸东流。”

35兵不血刃 [ bīng bù xuè rèn ]

解释 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36借刀杀人 [ jiè dāo shā rén ]

解释 用别人的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去害人。

出处 明 汪廷讷《三祝记 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37飞黄腾达 [ fēi huáng téng dá ]

解释 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名。腾达:本作“腾踏”;形容神马腾空飞驰。像飞黄神马似的腾空飞驰。比喻升迁很快。

出处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

38海市蜃楼 [ hǎi shì shèn lóu ]

解释 蜃:蛤蜊。古代传说蜃能吐气成楼台的形状。实际上是大气由于光线折射把远外的楼台等城市景物显现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幻景多出现在夏天的海边或沙漠地带。现比喻虚无缥缈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39学富五车 [ xué fù wǔ jū ]

解释 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40聪明伶俐 [ cōng míng líng lì ]

解释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41克敌制胜 [ kè dí zhì shèng ]

解释 克:战胜;制胜:取得胜利。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出处 孙武《孙子 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42常备不懈 [ cháng bèi bù xiè ]

解释 常:时常;备:防备;准备;懈:懈怠;放松。时常准备着;从不松懈。形容警惕性高。

43火中取栗 [ huǒ zhōng qǔ lì ]

解释 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

出处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44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45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解释 量:估计。不能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摩揭陀国上》:“今诸外道不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

46不出所料 [ bù chū suǒ liào ]

解释 出:超出;料:推测;料想。指没有出乎预料。即在意料之中。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我从昨夜与密斯谈天之后,一直防着你,刚刚走到你那边,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所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

47孤军奋战 [ gū jūn fèn zhàn ]

解释 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一支军队单独英勇作战。也比喻在没有外力的援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斗争。也作“孤军作战”“孤军独战”。

出处 《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48壁垒森严 [ bì lěi sēn yán ]

解释 壁垒:古时军营周围的围墙;泛指防御工事;森严:整齐严肃。原指防守严密。后也比喻界限很分明。也作“森严壁垒”。

出处 明 于麟《清夜钟》:“临淮方出将,壁垒气森严。”

49超群绝伦 [ chāo qún jué lún ]

解释 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超出众人;同辈中没有可以相比的。也作“逸群绝伦。”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50固若金汤 [ gù ruò jīn tāng ]

解释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51后发制人 [ hòu fā zhì rén ]

解释 发:发动;制:控制、制服。指先让对方动手;抓住其弱点之后;再一举反击以战胜对方。指后发动制服人的措施。

出处 荀况《荀子 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52兵贵神速 [ bīng guì shén sù ]

解释 贵:可贵;神速:特别迅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53避实就虚 [ bì shí jiù xū ]

解释 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或谈论问题回避要害。原作“避实击虚”。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54勇而无谋 [ yǒng ér wú móu ]

解释 虽然勇敢;但是缺乏谋略;常指靠蛮力而不靠智慧的人。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荀攸》:“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

55功亏一篑 [ gōng kuī yī kuì ]

解释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

出处 《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6阴谋诡计 [ yīn móu guǐ jì ]

解释 暗地里策划做坏事的计谋。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大家如能个个像我,坦白地公开了自己的坏处,政治上用不着阴谋诡计。”

57化整为零 [ huà zhěng wéi líng ]

解释 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上海成为孤岛之后,他们化整为零,装着难民的孩子逃了出来。”

58猝不及防 [ cù bù jí fáng ]

解释 猝:突然;出乎意料;防:防备。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59黄雀在后 [ huáng què zài hòu ]

解释 (螳螂准备捕蝉)黄雀在后面准备啄螳螂。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60攻其不备 [ gōng qí bù bèi ]

解释 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备:防备。其:他们。

出处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61反败为胜 [ fǎn bài wéi shèng ]

解释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6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62发短心长 [ fà duǎn xīn cháng ]

解释 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63避其锐气 [ bì qí ruì qì ]

解释 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避开敌人的旺盛气势,等敌人疲惫松懈时再狠狠打击。

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64成败利钝 [ chéng bài lì dùn ]

解释 利:锋利;顺利;钝:不锋利;不顺利。指事业的成功或失败;顺利或挫折。泛指处事的各种情况和结果。也作“成败得失”。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65心长发短 [ xīn cháng fà duǎn ]

解释 心长:智谋深;发短:指年老。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66祸福相生 [ huò fú xiāng shēng ]

解释 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出处 《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67用尽心机 [ yòng jìn xīn jī ]

解释 心机:心里;计谋。什么心思都用上了。

出处 元 无名氏《隔江斗》第二折:“周公瑾用尽心机,诸葛亮未动先知。”

68出谋划策 [ chū móu huà cè ]

解释 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69宏才大略 [ hóng cái dà lüè ]

解释 杰出的才能和谋略。

出处 宋 苏洵《上皇帝书》:“若其宏才大略,不乐于小官而无闻焉者,使两制得以非常举之。”

70各显神通 [ gè xiǎn shén tōng ]

解释 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71高屋建瓴 [ gāo wū jiàn líng ]

解释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72多谋善虑 [ duō móu shàn lǜ ]

解释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出处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73文经武略 [ wén jīng wǔ lüè ]

解释 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出处 《隋书·高帝纪》:“文经武略,久播朝野。”

74肺肝如见 [ fèi gān rú jiàn ]

解释 肺肝:肺腑,比喻内心。比喻心机与谋算统统被别人看出。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1回:“殊不知肺肝如见,事实具在,欲盖弥彰。”

75草船借箭 [ cǎo chuán jiè jiàn ]

解释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76力屈计穷 [ lì qū jì qióng ]

解释 屈:穷尽。力量智谋都已用完。

出处 《纪闻·吴保安》:“吾今在厄,力屈计穷。”

77谋如涌泉 [ móu rú yǒng quán ]

解释 谋略像奔涌的泉水一样多。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乃招集豪杰,晓诱羌戎,谋如涌泉,势如转规。”

78国家大计 [ guó jiā dà jì ]

解释 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

79神谟庙算 [ shén mó miào suàn ]

解释 指神奇的谋略和计划。

出处 明·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五道·第四问》:“而圣人独禀全智,功高万古,神谟庙算,有非他人所能赞其万一者。”

80雄材大略 [ xióng cái dà lüè ]

解释 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81兵以诈立 [ bīng yǐ zhà lì ]

解释 兵:军事,战争;诈:欺骗。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兵以诈立,以利功,以分合为变者也。”

82高垒深沟 [ gāo lěi shēn gōu ]

解释 垒:壁垒,军营四周所筑围墙。沟:战壕。高筑壁垒,深挖壕沟。指强固防御工事。

出处 《孙子 虚实》:“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83深谋远猷 [ shēn móu yuǎn yóu ]

解释 谋:计划;猷:谋略。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 《晋书·元帝纪》:“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猷,出自胸怀。”

84攻心为上 [ gōng xīn wèi shàng ]

解释 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出处 晋 习凿齿《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85雄材伟略 [ xióng cái wěi lüè ]

解释 略:计谋。非常杰出的才能,远大的谋略。

出处 明·沈鲸《双珠记·辕门遇友》:“王兄,你是雄材伟略,真不忝提戈戡乱。”

86腹中甲兵 [ fù zhōng jiǎ bīng ]

解释 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大谋略。

出处 《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川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87如见肺肝 [ rú jiàn fèi gān ]

解释 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出处 《礼记·大学》:“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88各个击破 [ gè gè jī pò ]

解释 各个:逐个;击:攻。军事术语。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军一部分一部分消灭。有时也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

出处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

89算无遗策 [ suàn wú yí cè ]

解释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出处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90神谟远算 [ shén mó yuǎn suàn ]

解释 见“神谟庙算”。

出处 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臣闻一姓之霸有天下者,刻蒥其钟鼎,摩诃其灵庙,徘徊其册府,皆有神谟远算,深计长虑,以为子孙万世之业。”

91胸中甲兵 [ xiōng zhōng jiǎ bīng ]

解释 甲兵:披甲的士兵。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

出处 《魏书 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92宏材大略 [ hóng cái dà lüè ]

解释 见“宏才大略”。

出处 《老残游记》第六回:“阁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来做工点事情,实在可惜。”

93文韬武韬 [ wén tāo wǔ tāo ]

解释 韬:古代兵书《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

出处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上略中略,奏山石之奇谋;文韬武韬,奉川璜之秘诀。”

94上兵伐谋 [ shàng bīng fá móu ]

解释 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95出谋画策 [ chū móu huà cè ]

解释 谋:谋略。画:筹划。制定计谋策略。常指为人出主意。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96诒厥之谋 [ yí jué zhī móu ]

解释 诒:通“贻”,遗留;厥:其。留下安定天下的谋略。

出处 《晋书·愍怀太子传》:“武皇钟爱,既深诒厥之谋;天下归心,颇有后来之望。”

97袖里玄机 [ xiù lǐ xuán jī ]

解释 玄机:道家所谓的奥秘。袖里藏有奥妙的道理。指暗中采用的玄妙谋略。

出处 清·陈瑞生《再生缘》第66回:“又不知,袖里玄机怎主张。”

98腹中兵甲 [ fù zhōng bīng jiǎ ]

解释 兵甲:即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谋略。

出处 《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99略不世出 [ lüè bù shì chū ]

解释 略:计划,谋略;世:时代。谋略高明,世间少有。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