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鹰飞翔的成语

形容鹰飞翔的成语


1雕心鹰爪 [ diāo xīn yīng zhǎo ]

解释 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出处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他待使些雕心鹰爪,安排下龙韬虎略。”

2飞鹰走犬 [ fēi yīng zǒu quǎn ]

解释 见“飞鹰走狗”。

出处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如今欲待去消愁闷,则除是飞鹰走犬,逐逝追奔。”

3鹰视虎步 [ yīng shì hǔ bù ]

解释 见“鹰视狼步”。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杀之性,不可亲也。”

4展翅高飞 [ zhǎn chì gāo fēi ]

解释 形容鸟展开翅膀向高空飞去,也可以比喻事业的兴旺发达或人才高度发展。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风凄云惨,鹤唳猿啼。便是那树上的鸟儿,也忒楞楞展翅高飞。”

5鹰鼻鹞眼 [ yīng bí yào yǎn ]

解释 鹞:一种形体像鹰而比鹰小的凶猛的鸟,背灰褐色,以小鸟、小鸡为食。形容奸诈凶狠的相貌。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十九章:“我倒是觉得敬轩的那位摇鹅毛扇子的军师,生得鹰鼻子鹞眼,不是个善良家伙。”

6鹰拿雁捉 [ yīng ná yàn zhuō ]

解释 比喻缉捕时的快速凶猛。

出处 《平山冷燕》第五回:“圣旨一下,早有锦衣卫官已将窦国一、宋信鹰拿雁捉的拖了出来。”

7鹰睃狼顾 [ yīng suō láng gù ]

解释 见“鹰视狼顾”。

出处 《天雨花》第二一回:“鹰睃狼顾为非善,柳黛蛾眉杀气横。”

8鹰瞵鹗视 [ yīng lín è shì ]

解释 鹗:鱼鹰。形容用威猛凶狠的目光盯视着。

出处 《宋书 沉攸之传》:“劲志驾日,接冲拔距,鹰瞵鹗视。”

9鹰击长空 [ yīng jī cháng kōng ]

解释 谓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0鹰心雁爪 [ yīng xīn yàn zhǎo ]

解释 比喻心灵手快。

出处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你待要使用金银,打通关节,救拔囚牢,则俺燕青呵!须不是鹰心雁爪,早跳出虎穴狼巢。”

11鹰扬虎噬 [ yīng yáng hǔ shì ]

解释 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阑驾上书》:“散散、王士宏等,不体圣天子抚绥元元之意,鹰扬虎噬,雷厉风飞。”

12鹰撮霆击 [ yīng cuō tíng jī ]

解释 像老鹰攫食,雷霆猛击。形容气势威猛。

13鹰击毛挚 [ yīng jī máo zhì ]

解释 击:搏击;挚:凶猛。鸷鸟扑击其他动物时,羽毛都张着。比喻严酷凶悍。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

14鹰扬虎视 [ yīng yáng hǔ shì ]

解释 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出处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

15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释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出处 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16鹏程万里 [ péng chéng wàn lǐ ]

解释 鹏:指传说中的大鸟;能飞行万里;程:里程。大鸟飞行的路程万里之遥。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7威风凛凛 [ wēi fēng lǐn lǐn ]

解释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18多愁善感 [ duō chóu shàn gǎn ]

解释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 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19兔起鹘落 [ tù qǐ gǔ luò ]

解释 兔子刚起跑;鹘就猛扑下去。形容动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笔快捷。鹘:打猎用的猛禽。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20雄心壮志 [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

解释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出处 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21风驰电掣 [ fēng chí diàn chè ]

解释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出处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22一飞冲天 [ yī fēi chōng tiān ]

解释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了惊人之举。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3异想天开 [ yì xiǎng tiān kāi ]

解释 异:奇异、奇特;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形容想法非常离奇、荒唐。或指解放思想。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刑部书吏得了他的贿赂,便异想天开的设出一个法来。”

24少言寡语 [ shǎo yán guǎ yǔ ]

解释 谓平时说话不多。

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一章:“少言寡语的赵庆田,是和他一起参的军,一起入的党。”

25快言快语 [ kuài yán kuài yǔ ]

解释 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

26鹰犬塞途 [ yīng quǎn sāi tú ]

解释 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

27善解人意 [ shàn jiě rén yì ]

解释 善:善于;解:理解。善于理解别人的意图。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他总不离杨妃左右,最能言语,善解人意,聪慧异常,杨妃爱之如宝,呼为雪衣女。”

28高飞远翔 [ gāo fēi yuǎn xiáng ]

解释 飞得既高有远。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对者六翮也。”

29飞鹰走马 [ fēi yīng zǒu mǎ ]

解释 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指打猎。

出处 宋·欧阳修《乞奖用孙沔札子》:“沔今年虽七十,闻其心力不衰,飞鹰走马尚如平日。”

30飞鹰奔犬 [ fēi yīng bēn quǎn ]

解释 同“飞鹰走狗”。

出处 唐·柳泽《上睿宗书》:“或打球击鼓,比周伎艺;或飞鹰奔犬,盘游薮泽。”

31鹰视狼顾 [ yīng shì láng gù ]

解释 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32化枭为鸠 [ huà xiāo wéi jiū ]

解释 比喻变凶险为平安。枭即猫头鹰,旧时认为是凶鸟,鸠是吉祥之鸟。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谨守疆场,绝济匪之源,挫触藩之锐,卒能化枭为鸠,闾阎安堵。”

33南鹞北鹰 [ nán yào běi yīng ]

解释 鹞、鹰:两种猛禽。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出处 《晋书·崔洪传》:“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34狼顾鸢视 [ láng gù yuān shì ]

解释 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出处 明·方孝孺《周官》一:“六七百年之间,强诸侯狼顾鸢视者莫敢先发陵上之言,必至于周礼尽废而后肆,道之化民也。”

35狼突鸱张 [ láng tū chī zhāng ]

解释 像狼一样奔突,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极点。

出处 清·林则徐《会谕澳同知再行谕饷义律缴土凶稿》:“如此狼突鸱张,岂能将就姑容,致贻民害。”

36飞鹰走狗 [ fēi yīng zǒu gǒu ]

解释 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37虎视鹰瞵 [ hǔ shì yīng lín ]

解释 瞵:注视。像老虎和老鹰扑食那样贪婪、凶残地盯着

出处 清·洪楝园《后南柯·伐檀》:“虎视鹰瞵萃列强,竞称兵要犯封疆。”

38鹰拿燕雀 [ yīng ná yàn què ]

解释 比喻捉拿毫不费力。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皂隶似鹰拿燕雀,把吴氏向阶下一摔,正待用刑。”

39鸢飞鱼跃 [ yuān fēi yú yuè ]

解释 鸢:老鹰。鸟在天空中飞翔;鱼在水中跳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放任自然的乐趣。

出处 《诗经 大雅 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40鹰瞵虎攫 [ yīng lín hǔ jué ]

解释 见“鹰瞵虎视”。

出处 赵汉卿《宣言书》:“列强鹰瞵虎攫,日迫一日,动辄以兵事相恐吓。”

41鹰瞵虎视 [ yīng lín hǔ shì ]

解释 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出处 梁启超《论私德》二:“俄罗斯政府,以鹰瞵虎视之势,震慑五陆,而其人民称罪恶之府,黑暗无复天日,(日本人有《露西亚亡国论》,穷形尽相。)亦生计沈窘之影响也。”

42见兔放鹰 [ jiàn tù fàng yīng ]

解释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43饥鹰饿虎 [ jī yīng è hǔ ]

解释 比喻凶残贪婪。

出处 《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

44饿虎饥鹰 [ è hǔ jī yīng ]

解释 比喻凶残贪婪。

出处 《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

45犬牙鹰爪 [ quǎn yá yīng zhǎo ]

解释 喻善攫取的手段。

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征利》:“我这生财妙手,从来会抓,岂仗你犬牙鹰爪,才能做家。”

46鸱鸮弄舌 [ chī xiāo nòng shé ]

解释 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小人。鸱鸮卖弄口舌。比喻小人拨弄是非,得以逞强。

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竭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凰。

47鹰头雀脑 [ yīng tóu què nǎo ]

解释 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

48雏鹰展翅 [ chú yīng zhǎn chì ]

解释 雏:幼鸟。幼鹰展开翅膀飞翔。比喻青年人开始独立生活、工作。

49鹰犬之才 [ yīng quǎn zhī cái ]

解释 鹰犬: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狗,打猎时用于追捕猎物。用作鹰犬之才。比喻供驱使、能出力的人。

出处 汉·陈琳《为袁绍传檄各州郡文》:“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广罗英雄,弃瑕录用,故遂与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50化鸱为凤 [ huà chī wéi fèng ]

解释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出处 语出《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51鸢肩豺目 [ yuān jiān chái mù ]

解释 耸肩似鹰,目凶如豺。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梁冀传》:“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

52虎视鹰扬 [ hǔ shì yīng yáng ]

解释 扬:高举,飞起。像老虎那样雄视,像老鹰那样飞翔天空。形容人很有威仪。

出处 清·施润章《重刻序》:“明正德间,李空同虎视鹰扬,望之森森武库,学者风靡,固其雄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