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灾情严重的成语

形容灾情严重的成语


1民不聊生 [ mín bù liáo shēng ]

解释 聊:依靠。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2灭顶之灾 [ miè dǐng zhī zāi ]

解释 灭:淹灭;顶:头顶。像大水淹没了头顶一样的灾难。比喻致命的、毁灭性的灾难。

出处 《周易 大过》:“过渉灭顶,凶,无咎。”

3血肉横飞 [ xuè ròu héng fēi ]

解释 形容因遭受战争或其他意外灾祸死伤时;血肉四溅的惨状。横飞:乱飞。

出处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八回:“即有几个如狼似虎的狱吏,各执竹条,纵横乱打,打得血肉横飞,足足打了四个小时,方才丧命。 ”

4天灾人祸 [ tiān zāi rén huò ]

解释 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出处 元 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5海沸山崩 [ hǎi fèi shān bēng ]

解释 海水沸腾,山石崩塌。比喻变化巨大。亦作“海沸山摇”。

出处 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二折:“我呵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

6死里逃生 [ sǐ lǐ táo shēng ]

解释 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乃阴德积善之报也。”

7无妄之灾 [ wú wàng zhī zāi ]

解释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出处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8安然无恙 [ ān rán wú yàng ]

解释 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9高枕无忧 [ gāo zhěn wú yōu ]

解释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出处 《旧五代史 世袭传二 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10昏天黑地 [ hūn tiān hēi dì ]

解释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别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糊里糊涂。

出处 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没人将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

11乱七八糟 [ luàn qī bā zāo ]

解释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12大难临头 [ dà nàn lín tóu ]

解释 难:灾祸;临:到来。大灾大祸降临头上。

出处 庄周《庄子 秋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13晴天霹雳 [ qíng tiān pī lì ]

解释 雳:炸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发性的令人吃惊的事情或灾祸。

出处 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二十一 人日出游湖上》诗:“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雳。”

14支离破碎 [ zhī lí pò suì ]

解释 支离:分散。形容散乱不整;残缺不全。

出处 元 许谦《白云集》:“近代以文辞取士,而不考其实,惟务雕镌镂刻,破碎支离,波淫邪遁之辞,靡所不至。”

15平白无故 [ píng bái wú gù ]

解释 平白:凭空;故:缘故;原因。没有道理;没有原因。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平白无故的生出这等毒计。”

16地动山摇 [ dì dòng shān yáo ]

解释 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出处 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17天翻地覆 [ tiān fān dì fù ]

解释 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覆:翻过来。

出处 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18触目惊心 [ chù mù jīng xīn ]

解释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出处 清 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19山崩地裂 [ shān bēng dì liè ]

解释 山崩塌;地开裂。多为地震所引起。原用来指灾难性的巨大事变。后比喻声势之大;变化剧然。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灾,震惊朕师。”

20惨绝人寰 [ cǎn jué rén huán ]

解释 惨:狠毒;残酷;绝:穷尽;人寰:人世;人间。世间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了。形容残酷凄惨到了极点。

出处 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

21穷山恶水 [ qióng shān è shuǐ ]

解释 穷山:荒山。恶水:有害的河。指贫瘠偏僻的荒山;水质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恶劣的自然条件。

出处 清 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

22多灾多难 [ duō zāi duō nàn ]

解释 指灾难深重。

出处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23翻江倒海 [ fān jiāng dǎo hǎi ]

解释 把大江大海都翻转过来;形容水势很大;现在多用来形容声势浩大或力量巨大。也用以形容混乱不堪破坏极甚的情况。

出处 唐 李筌《太自阴经》:“东温而层冰澌散,西烈则百卉摧残,鼓怒而走石飞沙,翻江倒海。”

24祸从天降 [ huò cóng tiān jiàng ]

解释 祸:祸害;灾难;降:落下来。灾祸从天上落下来。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到来。

出处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为那窈窕娘,不招你个俊俏郎,弄出这一番祸从天降。”

25惨不忍睹 [ cǎn bù rěn dǔ ]

解释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出处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26飞来横祸 [ fēi lái hèng huò ]

解释 意外的灾祸。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谁想遭此一场飞来横祸,若非提控出力,性命难保。”

27旱魃为虐 [ hàn bá wèi nüè ]

解释 旱魃:古代传说中能赞成旱灾的怪物;虐:灾害。指旱灾。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旱魁为虐,如惔如焚。”

28时运不济 [ shí yùn bù jì ]

解释 时机和命运不佳。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了两牛,今蹇驴又生病,寄儿看管不来。’”

29天崩地裂 [ tiān bēng dì liè ]

解释 比喻重大的事变。崩:倒塌。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忽地乱喇的一声响亮,如天崩地裂,一件东西向前而坠。”

30变生不测 [ biàn shēng bù cè ]

解释 变: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不测:意外。变故发生于突然之间。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31横灾飞祸 [ héng zāi fēi huò ]

解释 见“横祸飞灾”。

出处 徐绍武《检察长人选》:“好同志啊!我永远忘不了你!希望你坚强地安然无恙地度过这横灾飞祸之年。”

32三灾八难 [ sān zāi bā nàn ]

解释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

33满目疮痍 [ mǎn mù chuāng yí ]

解释 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出处 《辛亥革命 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惟自武汉事起,各省响应,兵连祸结,满目疮痍。”

34灾难深重 [ zāi nán shēn zhòng ]

解释 灾难很多,而且严重。

出处 曹禺《永远向前》:“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时期,毛主席这篇《讲话》坚决有力地指挥着我们。”

35神志不清 [ shén zhì bù qīng ]

解释 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

36断壁残垣 [ duàn bì cán yuán ]

解释 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出处 《新民晚报》1987.2.8:“几年后,秦始皇驾崩,秦二世登极。朱贤始得返回家乡。可家里人不见,唯剩一片断壁残垣。”

37天塌地陷 [ tiān tā dì xiàn ]

解释 天坍塌,地裂陷。比喻重大灾变。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我有了这件东西,说到得了天塌地陷也是瞎话,横竖咱们大清国万万年,我邓振彪也万万年了。”

38一片汪洋 [ yī piàn wāng yáng ]

解释 形容水面辽阔,水势浩大。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郑州底下黄河开了口子,漫延十余州县,一片汪洋,尽成泽国。”

39水火兵虫 [ shuǐ huǒ bīng chóng ]

解释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40惹灾招祸 [ rě zāi zhāo huò ]

解释 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出处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非是咱起风波,都自己惹灾招祸。”

41天灾物怪 [ tiān zāi wù guài ]

解释 灾:灾祸。天地间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

出处 《明史·王家屏传》:“天灾物怪,罔彻宸聪,国计民生,莫关圣虑。”

42月值年灾 [ yuè zhí nián zāi ]

解释 谓时运不济而遭灾祸。

出处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问甚么撞着丧们,管甚么逢着吊客,怕甚么月值年灾,拼死在莺花寨。”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早是抱闲怨時乖运蹇,又添这害相思月值年灾。

43纤介之祸 [ xiān jiè zhī huò ]

解释 形容很轻的灾害。

出处 《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