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特别蓝的成语

形容特别蓝的成语


1青出于蓝 [ qīng chū yú lán ]

解释 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筚路蓝缕 [ bì lù lán lǚ ]

解释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3碧空如洗 [ bì kōng rú xǐ ]

解释 碧空:浅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 宋 张元干《水调歌头》词:“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4筚路蓝褛 [ bì lù lán lǚ ]

解释 筚路:柴车;蓝褛: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 郑振铎《梁任公先生传》:“虽未必有精湛不磨的成功,然而他的筚路蓝褛,以开荒荆的功绩,则已不小了。”

5荜路蓝缕 [ bì lù lán lǚ ]

解释 蓝缕:破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 宋·司马光《和王介甫巫山高》:“嗟嗟若敖、蚡冒,荜路蓝缕空辛勤。”

6蓝田生玉 [ lán tián shēng yù ]

解释 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7衣衫蓝缕 [ yī shān lán lǚ ]

解释 衣服破烂。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8碧海青天 [ bì hǎi qīng tiān ]

解释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出处 唐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9蓝田出玉 [ lán tián chū yù ]

解释 蓝田:地名,在陕西省。比喻名门出贤子弟

出处 《宋书·谢庄传》:“太祖见而异之,谓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曰:‘蓝田出玉,岂虚也哉!’”

10青过于蓝 [ qīng guò yú lán ]

解释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出处 宋 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11白袷蓝衫 [ bái jiá lán shān ]

解释 旧时士人的服装。亦借指尚未取得功名的士人。

出处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大抵青天碧海,不少峨眉见嫉之伤;谁知白袷蓝衫,亦多鼠思难言之痛。”

12种玉蓝田 [ zhòng yù lán tián ]

解释 种:栽种,培养;蓝田:今属陕西,以产玉著名。比喻长得其所。指为缔结良缘创造条件。

出处 明·杨珽《龙膏记·错媾》:“从今后天长地远,还愿取,还愿取种玉蓝田。”

13衣冠蓝缕 [ yī guān lán lǚ ]

解释 蓝缕:破烂。衣帽破烂

出处 宋·洪迈《夷坚丁志·奢侈报》:“为晟教幼子,衣冠蓝缕,身寒欲颤,月得千钱。”

14青蓝冰水 [ qīng lán bīng shuǐ ]

解释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

出处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四:“桐城派古文,望谿开之,海峰继之,至惜抱而其传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于刘门,世几有青蓝冰水之喻。”

15染蓝涅皁 [ rǎn lán niè yàn ]

解释 谓胡乱涂抹。涅,染;皁,黑色。

16染蓝涅皂 [ rǎn lán niè zào ]

解释 指胡乱涂抹。涅,染;皂,黑色。

出处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诺皋中》:“姚司马者,寄居汾州……经年,二女精神恍惚,夜常明灯挫针,染蓝涅皂,未尝暂息,然莫见其所取也。”

17兼收并蓄 [ jiān shōu bìng xù ]

解释 兼收:多方面吸收;并蓄:一并保存。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来。指吸收、招拢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18凹凸不平 [ āo tū bù píng ]

解释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出处 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道路是凹凸不平的,柴屑粪渣,零零散散地散布在路上。”

19至高无上 [ zhì gāo wú shàng ]

解释 形容高于一切。至:最。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20和颜悦色 [ hé yán yuè sè ]

解释 颜:面容;悦色:高兴的脸色。指温和高兴的脸色。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汉 郑玄注:“言和颜悦色为难也。”

21晴空万里 [ qíng kōng wàn lǐ ]

解释 晴空:晴朗的天空。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一点云彩。

出处 曹靖华《碧海墨林油香飘》:“这里却像中国仲秋的天气,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22镇定自若 [ zhèn dìng zì ruò ]

解释 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出处 王朔《过把瘾就死》:“当时女主人公的厄运刚露萌芽,同看电影准备了手帕的女人们还都镇定自若,她便抢先一步哭了。”

23兼容并包 [ jiān róng bìng bāo ]

解释 兼、并:同时照顾或包括有关的各方面;容:容纳;包:包含。把相关的东西都容纳、包含进来。

出处 西汉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24大处落墨 [ dà chù luò mò ]

解释 画画或写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笔墨;着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抓住关键。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的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25精神恍惚 [ jīng shén huǎng hū ]

解释 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样子。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尔朱荣传》:“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26从从容容 [ cóng cóng róng róng ]

解释 留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常常有余。

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2回:“必须放他进内,从从容容,慢慢为之方可。”

27形容枯槁 [ xíng róng kū gǎo ]

解释 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枯槁:枯萎;枯干。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渔父》:“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28形容憔悴 [ xíng róng qiáo cuì ]

解释 憔悴;精神萎靡,面色不好。身体瘦弱,面色枯黄。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9回:“夫人见策形容憔悴,泣曰:‘儿失形矣!’”

29雍容大度 [ yōng róng dà dù ]

解释 文雅大方;有气量;有风度。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30面不改容 [ miàn bù gǎi róng ]

解释 谓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无惧怯。”

31和容悦色 [ hé róng yuè sè ]

解释 同“和颜悦色”。

出处 《红楼梦》第六八回:“那凤姐却是和容悦色,满嘴里‘好妹妹’不离口。”

32兼容并蓄 [ jiān róng bìng xù ]

解释 同“兼收并蓄”。

出处 明·方孝孺《复郑好义书》:“所贵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见,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33天真无邪 [ tiān zhēn wú xié ]

解释 邪:不正当。心地善良纯洁,没有不正当的想法。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我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是一个革命战士,是党的儿女。”

34冰寒于水 [ bīng hán yú shuǐ ]

解释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5谄谀取容 [ chǎn yú qǔ róng ]

解释 谄谀:谄媚,阿谀;容:脸色。谄谀巴结有权势的人,以求得他们的欢喜。

出处 《史记 平准书八》:“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

36丹心碧血 [ dān xīn bì xuè ]

解释 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出处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37水天一色 [ shuǐ tiān yī sè ]

解释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8间不容缕 [ jiān bù róng lǚ ]

解释 同“闲不容发”。

出处 宋·苏轼《奉诏祷雨诸庙祝文》:“民之祸福,间不容缕。”

39细不容发 [ xì bù róng fà ]

解释 容:容受;发:头发。比喻十分细小。

出处 《晋书·卫瓘传》:“焕若星陈,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发。”

40求容取媚 [ qiú róng qǔ mèi ]

解释 媚:谄媚。谄媚讨好。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虑远图,莫肯尽心献良计耳。”

41改容更貌 [ gǎi róng gēng mào ]

解释 改:改换;容:神色;更:更改;貌:相貌。指变了神色或模样。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学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42德言工容 [ dé yán gōng róng ]

解释 见“德言容功”。

出处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43兼包并容 [ jiān bāo bìng róng ]

解释 见“兼容并包”。

出处 章炳麟《讨满洲檄文》:“苟无大害于我军事者,一切均当兼包并容,有违节制,悉以军律治罪。”

44刻不容松 [ kè bù róng sōng ]

解释 片刻也不能松懈。

出处 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析》:“犹恐内海匪船,潜赴外洋勾结,是杜绝售私之劲,实属刻不容松。”

45德容言功 [ dé róng yán gōng ]

解释 见“德言容功”。

出处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46万里无云 [ wàn lǐ wú yún ]

解释 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

47理所不容 [ lǐ suǒ bù róng ]

解释 道理所不能允许。

出处 南朝·齐·僧佑《弘明集·桓玄八座论沙门敬事书>》:“既理所不容,亦情所不安。”

48势不容缓 [ shì bù róng huǎn ]

解释 势:情势;容:容许;缓:延缓,耽搁。比喻情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6回:“殿下可知东宫图谋,势不容缓,恐臣等不能终事殿下奈何?”

49机不容发 [ jī bù róng fā ]

解释 比喻时机紧迫。

出处 清·魏源《默觚·治篇》:“事变之来,机不容发,事后追悟,与不悟同。”

50德言容功 [ dé yán róng gōng ]

解释 德:妇德,品德。言:言辞。容:容貌。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出处 《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日……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51间不容砺 [ jiān bù róng lì ]

解释 谓磨治的时间也没有。形容时间的短促。

出处 《隋书·李德林传》:“佐斗嫁祸,纷若猬毛,曝骨履肠,间不容砺。”

52荜路蓝蒌 [ bì lù lán lóu ]

解释 筚路:柴车。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荜路蓝蒌,以处草莽。”

53碧波荡漾 [ bì bō dàng yàng ]

解释 碧:青绿色。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54德容兼备 [ dé róng jiān bèi ]

解释 德容:指女子的品德和容貌。兼备:都具备。品德和容貌都非常好。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必用心访个德容兼备的,我老爷总肯是一般相看。”

55间不容瞚 [ jiān bù róng xǐ ]

解释 谓眨眼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的短促。

56行不苟容 [ xíng bù gǒu róng ]

解释 做事有主见,不附和别人。

出处 《晋书·刘毅传》:“毅方正亮直,介然不群,言不苟合,行不苟容。”

57并容徧覆 [ bìng róng biàn fù ]

解释 广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之广。

出处 宋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真宗皇帝继统遵业,以涵煦生养,蕃息齐民;以并容徧覆,扰服异类。”

58直道不容 [ zhí dào bù róng ]

解释 容:容受。按正直的道理行事而不被社会容纳。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公祖大人直道不容,以致忤时。敝乡士民迄今廑想明德。”

59灰容土貌 [ huī róng tǔ mào ]

解释 形容面容龌龊丑陋。

出处 元·钟嗣成《一枝花·自序丑斋》:“空自胸藏锦绣,口唾珠玑,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

60水调歌头 [ shuǐ diào gē tóu ]

解释 词牌名。

出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61并容遍覆 [ bìng róng biàn fù ]

解释 并:兼;覆:遮盖掩蔽。广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宽广,庇护天下。

出处 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真宗皇帝继统遵业,以涵煦生养,蕃育齐民;以并容遍覆,扰服异类。”

62衣屩蓝缕 [ yī juē lán lǚ ]

解释 屩:用麻与草做的鞋;蓝缕:破烂。衣服鞋子破烂

出处 唐·薛用弱《集异记·刘惟清》:“先是东平有术士皇甫喈者,落魄不仕,衣屩蓝缕,众甚鄙之。”

63变容改俗 [ biàn róng gǎi sú ]

解释 指改变风貌习俗。

出处 《吕氏春秋 上德》:“教变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此之谓顺情。”

64暮夜先容 [ mù yè xiān róng ]

解释 谓事先暗中行贿,以求宽容。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阁试》:“今未试之前,采访居其半,请托居其半,甚而暮夜先容,纸上之语,仅免曳白,便足入彀。”

65丰容靓饰 [ fēng róng liàng shì ]

解释 丰:容貌丰满;靓饰:以脂粉妆饰。指容貌丰满,妆饰美丽。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官,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66祲威盛容 [ lóng wēi shèng róng ]

解释 庄重的声威和盛大的仪容。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凤盖飒洒,和鸾玲珑。天官景从,祲威盛容。”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