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康有为
kāngyǒuwéi

康有为



繁体 康有爲
简拼 KYW
五笔 YDYL


词语解释

康有为[ kāng yǒu wéi ]

1.(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Kang Youwei;


国语辞典

1.人名。(西元1858~1927)​字长素,改字更生,晚年又字更甡,清学者及政治家,南海人。治经以今文为宗,旁采当时流行的西洋学术思想,自成一家言。光绪二十四年,以工部主事赞德宗行新政,失败后亡命日本,组织保皇党;民国成立后,谋复辟,迄无成。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大同书》、《春秋董氏学》、《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孟子微》等多种


网络解释

1.康有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英语翻译 Kang Youwei (1858-1927), Confucian intellectual, educator and would-be reformer, main leader of the failed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碌碌只因病缠身(打一清代人名)
谜底:康有为
解析:谜底别解为“健康就会有所作为”,反扣谜面。

谜面:官应老病休(打一近代人)
谜底:康有为
解析: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将孔子的言论与资本主义相结合。

谜面:身体好才能工作好(打一清代人名)
谜底:康有为
解析:健“康”才“有”作“为”!

谜面:何以解忧·卷帘格(打一清朝人名)
谜底:康有为
解析:康有为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后事败,出逃。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

谜面:强体魄,立功勋(清朝人名)
谜底:康有为
解析: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康有为造句

康有为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