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县丞
xiànchéng

县丞


拼音 xiàn chéng

繁体 縣丞
简拼 XC


词语解释

县丞[ xiàn chéng ]

1.官名。始置于战国,秦汉治置,典文书与仓狱,是县令的主要助手。以后历代皆置。职责略有不同

assistant of county magistrate;


引证解释

1.官名。 秦 汉 于诸县置丞,以佐令长,历代因之

《汉书·景帝纪》:“县丞,长吏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县丞》:“《史记·商君传》曰:‘鞅令邑聚为县,置令丞。’县丞,秦官也。”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群嘬》:“我是钱县丞。领带巡兵十数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一个姓袁的知县,从前还做过上海县丞的。”

王家棫 《世家》:“他的父亲,大家都叫他四老爷,是同治初年的拔贡,后来当了一任浙江富阳县的县丞。”


国语辞典

1.职官名。位次于县令,汉时每县各置丞一人,以辅佐令长,后虽有变革,但历代沿置,迄于清末


网络解释

1.县丞

官名。始置于战国,为县令之佐官。秦汉相沿。典文书及仓狱,为县令,县长之辅佐,历代所置略同。惟晋及南朝宋无(宋只设建康狱丞)。丞之官秩,汉为二百石至四百石,明清县丞为正八品官。明代规定凡方圆不及20里者不设县丞,故多数县份都有佐贰官。清代县丞多不设,在全国1300多个县份中,仅设县丞345人。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县丞造句

县丞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