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褭褭
niǎoniǎo

褭褭


拼音 niǎo niǎo

组合 AA式
简拼 NN


词语解释

褭褭[ niǎo niǎo ]

1.亦作“袅袅”

2.摇曳不定貌

3.纤长柔美貌

4.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5.缭绕;缠绕

6.微风吹拂貌


引证解释

1.亦作“裊裊”

2.摇曳不定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平衢修且直,白杨信裊裊。”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玉鞭裊裊,如龙骄骑。”

黄节 《春夜与菑叟过小素梅阁听曲》诗:“褭褭春幡原曩见,深深帘烛又宵来。”

3.纤长柔美貌

南朝 梁 王台卿 《陌上桑》诗之四:“鬱鬱陌上桑,裊裊机头丝。”

唐 储光羲 《蔷薇》诗:“褭褭长数寻,青青不作林。”

明 陆采 《明珠记·由房》:“误入桃源洞里,见香香深处,裊裊仙姿,娇羞终是女孩儿。”

艾芜 《鞍钢啊,我回来了》:“街灯灿然,垂柳袅袅,高楼栉比,马路广阔。”

4.形容声音婉转悠扬

唐 杜甫 《猿》诗:“裊裊啼虚壁,萧萧掛冷枝。”

唐 许浑 《宿开元寺楼》诗:“谁家歌褭褭,孤枕在西楼。”

明 叶小鸾 《艳体连珠·唇》:“裊裊餘歌,动清声而红绽。”

袁鹰 《红星永不陨落》:“在这中间,最能触动心灵深处的琴弦,并且立即余音袅袅、引起了一长串记忆的,就是十月革命烈火中一直闪闪发光的那颗红星。”

5.缭绕;缠绕

南朝 陈 徐伯阳 《日出东南隅行》:“圜笼裊裊挂青丝,铁钩冉冉胜丹桂。”

宋 苏轼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裊裊十里香。”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疑谜》:“早是一股髮儿裊裊的好似乌云也。”

郭沫若 《瓶》诗之二九:“幸好有袅袅的余香,到如今还未尽消。”

6.微风吹拂貌

南朝 宋 鲍照 《采菱歌》之四:“褭褭风出浦,容容日向山。”

唐 曹唐 《汉武帝于宫中宴西王母》诗:“秋风褭褭月朗朗,玉女清歌一夜阑。”

宋 陆游 《舟中对月》诗:“江空裊裊钓丝风,人静翩翩葛巾影。”


国语辞典

1.摇曳不定的样子。南朝宋·鲍令晖〈拟青青河畔草〉诗:“褭褭临窗竹,蔼蔼垂门桐。”也作“袅袅”、“袅袅”

2.风动的样子。唐·王昌龄〈何九于客舍集〉诗:“此意投赠君,沧波风褭褭。”也作“袅袅”


网络解释

1.褭褭

褭褭(niǎo niǎo)意思是缭绕;缠绕。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褭褭造句

褭褭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