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杂扮
bàn

杂扮


拼音 zá bàn

繁体 雜扮
简拼 ZB


词语解释

杂扮[ zá bàn ]

1.宋代流行的一种小戏。以剧情简单,逗人喜笑着称。一般为杂剧之散段


引证解释

1.宋 代流行的一种小戏。以剧情简单,逗人喜笑著称。一般为杂剧之散段。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奇术异能,歌舞百戏…… 王十二,作剧术。 邹遇、田地广,杂扮

苏十、孟宣,筑毬。”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妓乐》:“又有杂扮,或曰‘杂班’,又名‘纽元子’,又谓之‘拔和’,即杂剧之散段也。顷在汴京时,村落野夫,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山东、河北村叟,以资笑端。”

任半塘 《唐戏弄》第二章四:“至宋金,杂剧之外,又有杂扮,或以为扮而不演,非。”


网络解释

1.杂扮

【词语】:杂扮

杂扮杂扮,又名‘杂班’,又名‘纽元子’,又谓之‘拔和’,即杂剧之散段也。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小戏。以剧情简单,逗人喜笑著称。 杂扮既可以依附于正杂剧,又可以独立演出,其演员有的由杂剧演员兼任,有的是专演杂扮的艺人。 也许“杂扮”的应用是介于连演两场的杂剧时,为了调剂观众的兴趣,在第一场的杂剧之末才加入的。有胡乱扮演的意思在。“杂班”的班字,应该是和‘扮’字同音的关系。 “纽元子”,其义颇费解,大概是当时的俗语。按“纽”字通俗有假者为“扭”字,用为扭结之意者。“元子”大约就是“团子”;现在成汤团,也还有叫做汤元的。所谓“纽元子”也恐怕就是扭成一团的意思;有扭捏作态的意味,许多人凑在一起来装腔作势的扭动。其又名“拔和”,则不知作何解释。《元刊杂剧三十种》中《薛仁贵衣锦还乡》杂剧有“拔禾”,系角色名称。或即由“拔和”演变而来。杂扮之内,是又可以加入“神鬼”的。按宋人所谓神鬼,即装神扮鬼,此犹有古代“傩”的遗意。这种容纳着这么多杂伎艺的东西,固无怪其称为杂扮了。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杂扮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