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乌桓
huán

乌桓


拼音 wū huán

繁体 烏桓
简拼 WH


词语解释

乌桓[ wū huán ]

1.亦作“乌丸”


引证解释

1.亦作“乌丸”。古时北方少数民族名。原是 东胡族 的一支, 西汉 初被 匈奴 击败,迁移到 乌桓山,因以为名。 汉 建安 十二年 曹操 破 乌桓,徙万馀落至中原,其势遂衰。见《汉书·匈奴传下》、《后汉书·乌桓传》。后世诗文中亦泛指北方少数民族或其居住地

南朝 陈 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稜城主书》:“庸、蜀、氐、羌之兵,乌丸百虏之骑,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元 张昱 《白翎雀歌》:“乌桓城下白翎雀,雄鸣雌随求饮啄。”

明 王清 《塞上感怀》诗:“梦回絶域乌桓地,战罢空山敕勒营。”


国语辞典

1.我国古代民族之一。本属东胡,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众退保乌桓山(今热河省境内)​,因以为号。汉献帝建安年间,徙居内地,与汉人融化。见《后汉书·卷九〇·乌桓鲜卑传·乌桓传》。也作“乌丸”


网络解释

1.乌桓

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亦作乌丸,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

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公元49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英语翻译 Wuhuan (nomadic trib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乌桓造句

乌桓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