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推敲
tuīqiāo

推敲



词语解释

推敲[ tuī qiāo ]

1.斟酌字句。亦泛指对事情的反复考虑

推敲字句。

weigh; deliberate;


引证解释

1.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贾忤旨》:“﹝贾岛﹞忽一日於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 岛 似不见。时 韩吏部 愈 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 岛 但手势未已。俄为官者推下驴,拥至尹前, 岛 方觉悟。顾问欲责之

岛 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衝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鍳。’ 韩 立马良久思之,谓 岛 曰:‘作敲字佳矣。’”

后因以“推敲”指斟酌字句。亦泛谓对事情的反复考虑。 宋 张孝祥 《念奴娇·再用韵呈朱丈》词:“忍冻推敲、清兴满,风里乌巾猎猎。”

明 徐渭 《过陈守经留饭海棠树下赋得夜雨剪春韭》:“醉后推敲应不免,只愁别驾恼郎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投轩》:“你的北来意费推敲,一封书信无名号。”

吴组缃 《山洪》二:“三官认真的沉着脸,觉得这话值得推敲。”


国语辞典

1.唐贾岛的诗句“僧敲月下门”,第二字本用“推”,又欲改“敲”,思虑良久,引手做推敲状。韩愈告诉他:“作敲字佳。”遂定稿的故事。见

《苕溪渔隐丛话·卷一九·引刘公嘉话录》。后引喻为思虑斟酌。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一出》:“你的北来意费推敲。一封书信无名号,荒唐言语多虚冒。”

《红楼梦·第三〇回》:“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著推敲,也未可知。”

斟酌 思索


网络解释

1.推敲 (《诗话总龟》古文)

推敲一词,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这一个词来自于诗人贾岛的一个典故。

2.推敲 (汉语词汇)

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这一个词来自于贾岛的一个典故。


英语翻译 to think over

法语翻译 peser le pour et le contre, réfléchir à

德语翻译 abwägen (V)​, etw. hin und her überlegen (V)​, immer wieder bessern und glätten (V)​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推敲造句

推敲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