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槟榔
bīngláng

槟榔


拼音 bīng láng

词性 名词
繁体 檳榔
简拼 BL


词语解释

槟榔[ bīng láng ]

1.一种常绿乔木( Areca cathecu ),树干很高,羽状复叶。果实可以吃,也供药用,能助消化,又有驱除绦虫的作用。生长在热带地方

betel palm;

2.这种植物的果实

betel nut;


引证解释

1.木名。棕榈科常绿乔木,产于热带。羽状复叶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槟榔》:“檳榔树,高十餘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实大如桃李。”

清 吴伟业 《滇池饶吹》诗之一:“谁唱太平滇海曲,檳榔花发去年红。”

2.指槟榔树的果实。可供药用,有消食、驱虫等功效。 《南史·刘穆之传》:“﹝穆之﹞食毕求檳榔

江 氏兄弟戏之曰:‘檳榔消食,君乃常飢,何忽须此?’”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觉胸间嘈杂不可耐,乃以檳榔末取石榴根东引者,煎汤调服之。暴下如倾,得虫数斗。”

《红楼梦》第六四回:“妹妹有檳榔赏我一口吃。”


国语辞典

1.植物名。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高三丈多,叶为羽状复叶,干似椰子而细,栽种五年,才能结实,形似肉荳蔻。一干有三、四穗,每穗结实三、四百颗,味涩而微甘。将果实切开,加入石灰、荖花食之,有强齿、消食、健胃的功用。产于东印度等地。也作“宾门”、“宾郎”


网络解释

1.槟榔 (棕榈科槟榔属植物)

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

(概述图参考:中国植物图像库)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是单子叶植物纲、初生目、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


英语翻译 betel palm (Areca catechu); betel nu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槟榔造句

槟榔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