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蔡元培
càiyuánpéi

蔡元培



简拼 CYP


词语解释

蔡元培[ cài yuán péi ]

1.教育家。浙江绍兴人。清代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1902年与章炳麟等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04年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次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留学。1912年回国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自由主义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主张“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后被迫辞职。1927年任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后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香港病逝。著作编有《蔡元培选集》等


国语辞典

1.人名。(西元1867~1940)​字鹤卿,一字孑民,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十八年进士,留学德、法,研究哲学,历任教育部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任职北大时,以思想自由为办学宗旨,一时该校蔚成文化运动的中心。著有《中国伦理学史》、《哲学要领》等书,另辑有《蔡元培先生全集》


网络解释

1.蔡元培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参与发起“护国救党运动”,认为应当清党但反对杀人。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英语翻译 Cai Yuanpei (1868-1940)​, liberal educationalist, studied in Germany, Presid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1917-19, minister of education for Guomindang

法语翻译 Cai Yuanpei

德语翻译 Cai Yuanpei (Eig, Pers, 1868 - 1940)​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蔡元培造句

蔡元培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