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篆书的意思 篆书造句 70字左右

篆书造句70字左右


  • 1、学篆书之圆润,拥有平和的心灵;学楷书之方正,塑造正直的品性;学行书之流畅,保持快乐的心情;学草书之不羁,人生飞扬着激情。国际母语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写好母语真诚做人!
  • 2、篆刻中,印字凸起的阳刻叫朱文,反之的阴刻则为白文,缪篆为汉魏时朞制印常用的篆书字体,以形体匀整、屈曲缠绕具绸缪之意而得名,字体为缪篆,写得古朴严谨,勾画非常端正。马伯庸
  • 3、坛装骨骸是有讲究的,需从脚往头部装填,最后才将小七的头骨放于最上面,盖好盖子,封死,又找来白纸竖贴于坛身,用判官笔以篆书工工整整的写着小七的名字。
  • 4、我平时练习书法,对汉字的各种体例也深有体会。隶书和篆书古色古香,清新飘逸;行书如行云流水,书写快捷易识;楷书端正大方,最受欢迎;狂草热情奔放,大快人心。
  • 5、我们顿时惊呆了,这间屋子里到处都是毛笔字,这些字有楷书、行书、篆书每个字都是那么遒劲有力,龙飞凤舞,有的苍劲有力,有的体势劲媚,有的劲力轻捷都给人一种艺术的美感。
  • 6、隶书又名佐书、分书、八分,因盛行于汉代,所以又叫汉隶,它是由篆书圆转婉通的笔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
  • 7、通过不断的阅读,我知道汉字是仓颉创造的,一共经过好几个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繁杂,到篆书、隶书的圆润,再到楷书的简洁明了,甚至到了奔放的行书与草书,都经过了漫长蜕变。
  • 8、我变化多样,但每一种字体都有特色。像篆书,它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好,而且风格多样,个性十足。
  • 9、中国书法,也应是世间最值得珍惜的东西了吧!草书,如枯藤乱舞,如飞沙走石;行书,犹小桥流水,音符悦动;楷书,如街坊百姓,谈笑风生;隶书,像顽皮孩童,追逐嬉戏;篆书,似通灵万物,神韵犹存。
  • 10、君不信,悬幅书法于书斋,天天看那楷书的庄重,行书的潇洒,草书的飘逸,隶书的古拙,篆书的灵秀,你的心、你的情、你的爱,都会随着那神奇的曲线,游弋,飘荡,直至相交相融。
  • 11、要想写好篆书,首先要对篆书作为一种古代书体的创构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对篆籀之美有深入的认知,又要能够娴熟地驾驭笔墨,让书写与篆书的结体相得益彰。
  • 12、她们个性潇洒,敢爱敢恨,没有了篆书的古板,没有了隶属的圆润,她们是勾人魂魄的妩媚之仙妖,她们穿着时髦,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她们展示的正是原始的野性,疯狂而不顾忌。
  • 13、在大鼎的表面我们在努力辨识着各种寿字,篆书、隶书、宋体、黑体、楷体、蒙语、维语、壮、女真、甲骨文不胜枚举,多之又多,简直就像是一个民族的语言大融合,民族文化的大交汇。
  • 14、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它的刚劲,秀丽令世人为之倾倒。古香古色的篆书;流畅无比的行书;端庄秀丽的楷书;奔放大气的草书。每一种字体都有自己的特长,每一种都有非凡的吸引力!
  • 15、欣赏篆书的古朴厚重;隶书的端庄典雅;楷书的字正腔圆;行书的圆通流动;草书的超脱狂放看这黑与白、线与点的交织,仿佛让我处于一个安逸美好的世界,像一次洗礼,洗去世俗与丑陋。
  • 16、我爱那有着悠久历史的汉字。有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到楷书、草书又到行书,这是多么美妙的演变啊!汪竹柏说得好: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
  • 17、10月1日,我正式开始学习毛笔字,在我面前立着的是五座大山,它们分别是楷书、隶书、行书、草书和篆书。起初我还有点害怕,因为想要攻破它,没有捷径,只有苦练。
  • 18、这些文字在书法家的笔下,更能渲染着我们动用这些文字的情绪。在他们的笔下,行书自然流畅,正楷仪态端庄,篆书和隶书,充满了古老的气息,草书奔放大方,好似凤舞龙翔……
  • 19、所谓书法,便是以书为法,精妙悠久,玄妙无穷。以甲骨文为根基,以篆书为身形,以隶书为力量,以楷书为精神,以行书为魅力,无不吸引着人们去追求,去探索这深不可测的书法之海。
  • 20、历史是发展的,汉字也是发展的,从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后是篆书、隶书,到今天的草书、行书、楷书,渐渐趋于完善,所以说,汉字是继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后的第五大发明。
  • 21、这些文字在书法家的笔下,更能透露着我们汉字的魅力。在他们的笔下,行书自然流畅,正楷仪态端庄,篆书和隶属,充满了古老的气息,草书奔放大方,好似凤舞龙翔
  • 22、汉字历经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篆书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从楷书到草书,从草书到行书,书法瑰宝历经着数千年的演变。多姿多彩的书为祖国的文字添加着无限的魅力。

词语解释

篆书[ zhuàn shū ]

1.汉语字体之一。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即金文,又称镏书;小篆为秦统一后规定的书体写法

篆书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