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编修的意思 编修造句

编修造句


10字左右

  • 1、指作者自己任四库全书编修事。
  • 2、历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
  • 3、谋合编修尊祖训,式承昭穆等纲常。
  • 4、进士编修侍讲,金銮殿,试冠群芳。
  • 5、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
  • 6、司业、左春坊左中允兼编修
  • 7、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 8、编修,故称编修惠言。
  • 9、父第元,由编修官太仆寺卿。
  • 10、洪武进士,授编修,改御史。

20字左右

  • 1、承安进士,历任州录事、县令、国史编修官、翰林直学士。
  • 2、芜湖县编修方志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前后修纂志书12部。
  • 3、到编修办事房略坐了坐,起身来见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庆。
  • 4、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 5、翰林编修李东阳省墓,归自京师,实拜祠下。
  • 6、后调任翰林应奉、同知制诏、兼国史院编修官,升翰林直学士。
  • 7、熙宁中,王安石以润甫为编修中书条例、检正中书户房事。
  • 8、而名士重臣,如状元胡广,学士解缙,编修杨荣、杨溥等,皆降之。
  • 9、不久步入仕途,二十二岁被荐授为国史编修
  • 10、干隆二年,特准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一体悬戴素珠。

30字左右

  • 1、编修、断言、记录、模块测试与检阅程式码上,就等于投资更光明的未来。
  • 2、7月16日,左顺门事件中的180名大臣被施加杖刑,编修王相等18人被杖死。
  • 3、福建泉州德化龙浔危氏族谱,佚名编修,民国年间手抄本复印件一册。
  • 4、京畿旱,编修何金寿援汉代天灾策免三公为言,请责斥枢臣,谕交部议。
  • 5、此时天下大乱,吾重拾旧志,出大理司直兼宗正薄,是年冬迁枢密院编修
  • 6、昭明太子神采飘逸,四处游读,多次来到贵池隐山寺读书和编修
  • 7、当其父因病告老还乡,则由左丘明继任左史官,编修国史,尽职尽责,锋发韵流,文从字顺。
  • 8、其天秀异常,美质而高才,龙年登虎榜,国士无双,对策流播海内,名重公卿,除翰林编修
  • 9、蔡元培先生曾中过庶吉士,做过翰林院编修,却毅然辞官出国,远赴德、法留学。
  • 10、他于1898年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直隶提学使等职。

40字左右

  • 1、翰林院编修陈仁锡使辽东,未出都,报建洲兵十五万攻宁远,及抵关不见一骑,问之,曰往朝鲜矣。
  • 2、由翰林院编修转御史,为人坦白忠厚,居官以廉直称,耿直敢言,弹劾无所避,时称“敢讲御史”。
  • 3、由于对该书的编修、刊刻源流没有辨析清楚,现行各权威目录书对该书的版本描述都是错误的。
  • 4、方志修纂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官修形式,统一的编纂体例,在编修中重视援引国史编纂的方法和要求。
  • 5、是时,帝留意文治,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
  • 6、最后的结局当然足以相配他的努力,顺帝召他为翰林编修,一生也顺利平坦,为后人所称颂。
  • 7、你从最初翰林编修、黄州府同知、浙江按察佥事、江西按察副使、国子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侍郎直到内阁首辅。
  • 8、一个糟老头子,周游列国去宣传他的没落思想,把别人写的几本书编修一下,就变成了儒家经典,开盗版之先河。
  • 9、假如你聪明地把时间投资在查证、编修、断言、记录、模块测试与检阅程式码上,就等于投资更光明的未来。
  • 10、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

50字左右

  • 1、接着,群僚百官纷纷进言,御史中丞海青峰、署理兵部侍郎卢腾远、东宫洗马虞文俊、翰林院编修岑渡、礼部主事仲暄都上疏为任停云辩诬。
  • 2、因此曹玉珍和李殿福辞去太医院编修的工作,遍访名医,走遍三山五岳,四海九州,最终在以土着萨满巫师手中求得一生女偏方。

60字左右

  • 1、据悉,在新中国成立前,在孔氏家族中,衍圣公为大宗宗子,是全族首脑,负责孔子祭祀和家族事务管理,编修家谱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事务。
  • 2、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为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清翰林院编修陈泰初旧事重提,呈请寻找这笔财宝,并说曾亲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居民捞到遗弃的银子。
  • 3、题匾者牛瑄,武状元牛凤山之子,同治四年乙丑科进士,殿试获二甲第一,曾任翰林院编修,也是康家女婿,但这些都不是留余匾能够传世的主要原因。
  • 4、按照当朝的制度,翰林编修奏疏是一种超越职权的行为,尤其是面对张居正这个重权在握的政治人物更是如此,且遭到反击的机会极大。
  • 5、一般来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考选为庶吉士,也都是翰林院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
  • 6、清代诗人、书法家何绍基,官至编修,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信,内容说家人为三尺地基与邻居发生争执,闹得要动干戈,要他速回,帮助家人夺得这一地基。
  • 7、身为礼部尚书本就是不少监生编修们的座师,亲手夺去门生的功名他不愿,身为胤祉的心腹亲近之人,子不杀伯仁伯仁因你而死,他不甘胤祉成为“士林之贼”。
  • 8、苗神客不过是个编修国史的着作郎,掌文学着作之学士,算是甚么了不起的重要人物,他的下落居然只有天后面前第一人上官待诏知道?

70字左右

  • 1、进入了翰林院,人家都说,翰林院虽官职高,但很穷的,南郭先生只不过是个七品编修,就相当于一个小小的抄写员,一般来说,虽是进入了翰林院,但也不会有很大的前途的。

80字左右

  • 1、所以李白孤身游历,浪迹天涯;所以司马迁忍辱负重,编修史记;所以李时珍四处寻访,编撰本草;所以阿基米德舍忘生死,醉心研究;所以达芬奇坚持画蛋,终获大成;所以华罗庚废寝忘食,煮表作蛋。

90字左右

  • 1、离开学校以后,每每有大的进步,我都会和开老师分享。大家在为我鼓掌的同时,他也很开心。大三时,我参与了队史的编修,毕业来单位,参与了单位史志的编纂工作,对历史以及保护历史的热爱程度,与开老师有很大关系。

词语解释

编修[ biān xiū ]

1.编纂

编修《本草》

2.古代史官之一,宋代设编修官修国史实录、会要等,明清翰林院设编修,并无实质职务

编修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