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投笔从戎的意思 投笔从戎造句

投笔从戎造句


10字左右

  • 1、战事一举,他立即整装返国投笔从戎
  • 2、好男儿,当自强,投笔从戎上战场。
  • 3、不久,投笔从戎,以身许国。
  • 4、爆发,富尔曼诺夫投笔从戎
  • 5、青年时朞立志报国,投笔从戎
  • 6、班超投笔从戎是历史的美谈。
  • 7、韩投笔从戎,持枪在大街上巡逻。
  • 8、朱少负奇气,年未冠即投笔从戎
  • 9、1956年初,他投笔从戎
  • 10、少年时投笔从戎,转战南北。

20字左右

  • 1、如今国家有难,好男儿当投笔从戎,报考军校。
  • 2、为了抵抗外侮,许多青年纷纷投笔从戎
  • 3、抗战时,许多在学青年毅然投笔从戎,加入抗日行列。
  • 4、我长大以后也要学班超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 5、队上的干部,大多是投笔从戎的年轻学生。
  • 6、报国不一定要投笔从戎,在自己岗位上好好努力也是一样。
  • 7、战争爆发后,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前缐。
  • 8、父亲为了抗日救亡,保家卫国,抛家舍业,毅然决然投笔从戎
  • 9、你拿什么和他比,他能够投笔从戎你可以吗?
  • 10、当你想投笔从戎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家庭呢。

30字左右

  • 1、日军大举入侵我国时,有的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有的人却楚囚对泣,束手待毙。
  • 2、抗战时朞,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走上了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革命道路。
  • 3、大伯父高中结业后投笔从戎,步入军校就读,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 4、抗战时朞,广大师生历尽艰难,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
  • 5、投笔从戎:大伯父高中结业后投笔从戎,步入军校就读,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 6、天波府上下来了一大帮人,都希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这个小祖宗投笔从戎
  • 7、在最后他也和他的表哥一样投笔从戎了,然后他们这个家就彻底空了。
  • 8、幼读诗书,在外患频仍、国是日非刺激下,倾向革命,乃投笔从戎,入湖北新军为书记官。
  • 9、谁一曲北风行,祭碧血英风,怀平生知音,以爱之名为你兵甲代袍,投笔从戎
  • 10、苦读12年诗书的程潜在救国救民理想的驱使下,毅然决定投笔从戎

40字左右

  • 1、一个男人,投笔从戎,他的生命不再属于自己。我对军人的感慨,就像对我的生命一样坚强。
  • 2、独卧深思,从武、习文,何者为妙,何者为上?良久,仍惑而无法,乃觅他路,寻思投笔从戎,奔赴戎疆。
  • 3、国难当头,民不聊生,富家子弟沈光耀放弃祖宗荫蔽,毅然投笔从戎,瞒着父母偷偷报名参军。
  • 4、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
  • 5、西汉时朞,一介布衣班超,因痴迷军事而放弃了文学,遂投笔从戎,钻研军事,后来终于参悟了行军打仗的精髓。
  • 6、南宋末年,有人弃剑执笔,有人投笔从戎,辛弃疾就是后者,噙一枝毫端蕴秀,衔一口满角余香,难却尘埃落榻上。
  • 7、在风起云涌,血雨腥风的斗争中,满腔爱国热情,奋身投笔从戎的张列五先生也升任了四川都督。
  • 8、如果班超没有投笔从戎,可能一辈子只能默默地抄写文书,中国也就少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50字左右

  • 1、花家世代书香门第,就是在战争年代,花老爷子投笔从戎那也是赫赫有名的儒将!但是到这一代的一儿一女却是让花家上下没少折腾。
  • 2、随着擂台结束,陈杨两家的下线也开始了行动,将这些少年破除陈规,勇赴边疆的形象,塑造的堪比班定远投笔从戎、祖逖中流击楫。
  • 3、你也可以进入辛弃疾的一生,纵观一个书生投笔从戎,拥有军事才赋,朝廷却昏庸无能以至于他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无奈。
  • 4、千百年来,当我们的国家、民族遭受外敌侵扰之时,也曾有多少热血男儿投笔从戎,把戍边卫国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 5、东汉时的班超,不屈于埋头笔墨之间,因有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他投笔从戎,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6、1939年初春,日军第5师团的枪声响彻涟水上空,涟水县城沦陷,义愤填膺的陈廷儒决定投笔从戎、弃文从武。
  • 7、还有范仲淹胸怀天下,班超投笔从戎,岳飞精忠报国,祖逖闻鸡起舞这一个个人、一件件事影响着一代代人,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 8、一位王伯惠老爷爷讲述了他在改革开放前为祖国作出的贡献:1944年,他在西南联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分配到了工兵营。
  • 9、安史之乱时,你投笔从戎,不想却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流放夜郎,年逾花甲才遇赦不得不说,你的一生大起大落,充满了荣光与冒险。
  • 10、如果将来有那一天,卢沟桥上的狮子发出了亡国的怒吼,我必定投笔从戎,杀敌报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0字左右

  • 1、班超父子放弃优裕的生活条件,“投笔从戎”的事迹感人之深,鼓舞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炎黄儿女裹尸马革、投身开发、保卫祖国边疆的宏伟事业中去。
  • 2、赵匡胤黄袍加身,气吞山河,大宋禁军挥戈指天下;雁门关外,契丹辽国初露峥嵘,厉兵秣马,以待天时;面对如此兵锋,南唐儒家少年,投笔从戎,乌衣行天下。
  • 3、袁世凯投笔从戎置身庆字营,已深刻认识到淮军之不足,因此,他在编练朝鲜亲军时,除用淮军勇营的操练法之外,又采用了英美装备与德式操练法。
  • 4、在敌人的游船里,你回想你一生坎坷的仕途:本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为了国家毅然决然的投笔从戎,走向了战场,把自己的一切给了国家。
  • 5、在中华民族危急之际,鲁迅先生义无反顾,弃医从文,选择了唤起民众危亡意识的道路;孙中山先生勇往直前,投笔从戎,选择了流血斗争的革命之路。
  • 6、很多和我们一样,拥有着青春年华的祖国好儿女,就纷纷投笔从戎,走上了战场,西出阳关无故人,转战域外,有不少好儿女也从此埋骨异域。
  • 7、倾刻,他血往上涌。至此后,每至灯火阑珊,总有铁马冰河入梦,彻夜难眼。于是,夜里挑灯看剑,庭院深夜舞刘琨,立志投笔从戎,男儿功名马上取。
  • 8、班超放弃了书斋,选择了驰骋沙场,为国家建下万世不朽之功勋,在茫茫西域中将自己的身影定格为一座丰碑,历史上从此便留下投笔从戎的佳话。
  • 9、中唐的男郎,守护国家的男郎,都是好样的。不止是李益,还有那么多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投笔从戎,把全部的心血投入祖国,为唐朝的繁荣献出自己的力量。
  • 10、可园创建人张敬修投笔从戎,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使可园成为广东近代的文化策源地之一。

70字左右

  • 1、钓鱼岛又起风波,如何安心国庆节。投笔从戎不敢说,爱国算上我一个。举国上下抵日货,做人应该有气节。国庆长假练身体,时刻为国争口气。捍卫祖国尊严,我们一直在努力,为国庆准备。
  • 2、又起风波,如何安心国庆节。投笔从戎不敢说,爱国算上我一个。举国上下抵日货,做人应该有气节。国庆长假练身体,时刻为国争口气。捍卫祖国尊严,我们一直在努力,为国庆准备一份厚礼!
  • 3、勾践的卧薪尝胆,夫差的忧劳兴国,孙膑的忍辱负重,司马迁的史家绝唱,班超的投笔从戎,在他们的生命里遇到暗礁,却激起了生命的浪花,为他们抒写了美丽人生。

80字左右

  • 1、诗仙李白居庙堂之高而失其本,处江湖之远而尽其才,湖光山色就是李白的坐标点;班超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就是班超的坐标点;鲁迅弃医从文,以笔行医,拯救国民就是鲁迅的坐标点。
  • 2、可这是他想走的路吗?少年抄成白头,白头抄成退休,这是他甘心的生活吗?此路虽好,却不是我眼中的风景!我的路,通往远方!班超毅然投笔从戎,褪下柔软青衣,罩上冰冷铁甲,辞别依依杨柳,远赴漠漠黄沙。
  •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自己的人生位置,且不说班超投笔从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更不用说陶潜归隐田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而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 4、青春是一段让人进取的人生旅程。在这段旅程中,青春与心志结伴:祖狄闻鸡起舞,班超投笔从戎,陈蕃志扫天下,陶侃搬砖立志;青春与有为联姻:秋瑾东渡扶桑,陈天华纵身大海,周恩来立志振兴中华
  • 5、大漠穷秋塞草腓,秋风劲,雁悲凉。我该如何想象,持笔泼墨的手,正握着红缨枪杀敌,手上该布满沧桑。投笔从戎的,从来不少你一个,何况,你的妻子在雨巷深处等待你的归音。华胥一梦,梦醒时分倍觉苍凉。

90字左右

  • 1、因为中国人民都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投江的屈原到投笔从戎的张骞,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留取丹心留汗青的文天祥,从驱除倭寇的戚继光到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
  • 2、刘翔曾经学习跳高,后改学跨栏,在2004年奥运会一举成名;沃勒布朗曾经学习美式橄榄球,后改学篮球,成为NBA红的发紫的球员;班超投笔从戎,青史留名;鲁迅弃医从文,终成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佳作。
  • 3、冒着暴风,来到零丁洋上,一艘金人的游船上,一人回想自己一生的轨迹,自己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为报国家,投笔从戎,然而大宋江山支离破碎,自己身世浮浮沉沉,本想以身殉国,却不幸被俘,惶恐滩一战以失败告终。
  • 4、他是否曾跟随秦始皇鹰瞵虎视,横扫六合?他是否曾跟随邓世昌先生于民族危亡,国将不国之际抵御外敌?这都不可知,但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国家的召唤,于国家危亡之时,我是否也能像班固一样投笔从戎
  • 5、江姐的视死如归,许云峰的舍己为人,刘思扬的投笔从戎,无不展现了他们人生的价值,无不实现了他们爱国的誓言,无不体现了他们无限的渴望,无不见证了他们一心为国的胸怀,也无不张扬了他们英勇抗敌的决心。

100字左右

  • 1、火,在他的身上,燃烧着、吞噬着,直到又一个生命壮烈离去……王金存,一个文弱书生,在国难当头之时毅然投笔从戎,离母别妻,义无反顾;谷子地,为了让团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安全转移,带领着仅剩的四十七名战士,与敌人浴血奋战……

词语解释

投笔从戎[ tóu bǐ cóng róng ]

1.中国后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