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蔺相如的意思 蔺相如造句 60字左右

蔺相如造句60字左右


  • 1、秦王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用十五座城来换,赵王明知秦王是想骗走和氏璧,可是没有办法,有一个叫蔺相如的,说愿意带着和氏璧去和秦王换城。
  • 2、认识到错误以后,毫不遮掩,反而将之公之于众,肉袒负荆,当街走过,穿越群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谢罪,这对一个高傲的将军来说可以说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和酷刑。
  • 3、按魏颢自己的说法,他就像司马相如欣慕蔺相如的为人,像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一样倾慕李白,他认为李白平生行事、为人与自己颇为暗合。
  • 4、办公室里,秦王正用一部苹果4和客户交谈,见蔺相如走进去,忙不迭地送去了一只烟,蔺相如也毫不客气,接过来点燃就抽,翘着二踉腿,也不开口。
  • 5、秦王听说赵王得了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假意用15座城交换,欲骗取此宝。蔺相如受命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他随机应变,完璧归赵,被赵王封为上大夫。
  • 6、当韩信从屠夫的胯下钻过去之时;当汉朝大使苏牧在匈奴之地被放牧时;当蔺相如路遇廉颇引车退避时,曾有多少人嘲笑他们,唾弃他们,说他们傻。
  • 7、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用自己的智慧来战胜它,不退缩,不害怕。我以后再遇到困难时我一定会如蔺相如那样想办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战胜它。
  • 8、蔺相如爬上历史前台,大幕拉开他便再不愿退下,他要于赵做一番事业,他要做中流之砥柱。他终于扶持赵之国政走过数载春秋,直至赵灭。洪流之后,时过境迁。
  • 9、在回家的路上,我冥思苦想,到底让谁来演蔺相如,谁来演廉颇呢?经过几番深思熟虑我决定让妈妈演蔺相如,爸爸演廉颇,我么勉为其难演韩勃啦。
  • 10、古时候廉颇为了为难蔺相如,多次在蔺相如坐轿回家的路上,自己也叫人抬轿过去阻挡,他自以为这样可以为难蔺相如,但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
  • 11、读到这里,我的心中挂了一个大问号,难道连秦王也不慎的蔺相如会怕小小的廉颇不成?谁知蔺相如知道后,就请病假不上朝,以此来避开廉颇,不与他见面。
  • 12、有的人喜欢古代大诗仙李白,有的人喜欢负荆请罪故事里面的蔺相如,而我最喜欢、敬佩的名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
  • 13、后来廉颇才知道蔺相如躲着他是为了赵国之益,赵国之安时,他知道了自己的错误,立马背上荆条,诚恳地去蔺相如家请求他原谅自己的罪过。
  • 14、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蔺相如顺水推舟想让秦王为赵王击缶,可秦王逼得没办法只好击了一下缶。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卿,璧廉颇的职位高。
  • 15、这话传到廉颇耳里,他觉得很惭愧,便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门前请罪。蔺相如见此,赶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共同保卫赵国。
  • 16、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虽然蔺相如十分了解廉颇,尽量不与他争执碰撞,但这样远不能为国家利益奉上最大的力量,因为廉颇的不了解。
  • 17、故事的主人公为廉颇和蔺相如,廉颇误解蔺相如并到处排斥蔺相如,最终发现是自己做错了事,于是负荆请罪,而蔺相如宽恕了廉颇之前的所作所为。
  • 18、但在蔺相如的一再容忍、退让后,廉颇也擦亮了自己的心窗,学会了发现蔺相如身上的优点,并且正视自己的错误,对蔺相如将军负荆请罪。
  • 19、可当他看到蔺相如只是说服了那些大王,就让赵王十分佩服,把他提拔为上卿,职位比他还要高时,便很不服气一直在背后说蔺相如坏话。
  • 20、布衣蔺相如得到宦官令的举善荐贤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立了大功,得到了赵惠文王的赏识并授予了战国时最高的官阶,位居廉颇之上。
  • 21、古代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相信大家不陌生吧?如果蔺相如如廉颇那般冲动,我想,后面也没有廉颇负荆请罪这回事。也许,赵国的未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 22、完璧归赵前,若不是蔺相如的有勇有谋,珍贵的和氏璧可能已经落入秦王之手了;渑池会上,若不是廉颇早有准备,赵王或许早已身陷虎穴了。
  • 23、这样,既破坏了班级的荣誉,伤害了间的,又带来了不少麻烦,有什么好处呢?应该像蔺相如那样宽容,以大局为重,让人三分,向共同目标前进。
  • 24、廉颇听后十分惭愧,于是他负荆请罪,恳求蔺相如宽恕他,正是在蔺相如的宽容大度下,他们冰释前嫌,团结一致,成为保卫国家的坚实栋梁。
  • 25、曾经历史故事上也有关于宽容的,如负荆请罪,廉颇由于见到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心中有所不满,但最后有想到国家的利益,决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 26、文明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传统精神,我们应该将这只能给精神永远传承下去!比如说: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朞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
  • 27、蔺相如回到宾馆,叫手下先将璧送回赵国。仪式结束后,秦王向蔺相如要璧,蔺相如就说他已经把璧送回赵国了。秦王只好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 28、蔺相如却尽量避开廉颇,别人都以为他怕廉颇,可是蔺相如却说他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廉将军!不过是因为他和廉颇都是赵国的栋梁。
  • 29、春秋战国时朞,廉颇以英勇善战闻名为赵国立下无数战功,当了将军;蔺相如冒生命危险以聪明才智和胆识完璧归赵,后来赵王封他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
  • 30、虽然这是一个讲国家与国家之间发生争斗的历史故事,但是里面却涌现出许多舍己为人、不怕困难、尽忠报国的英雄人无物,如管仲、鲍叔牙、介子推、豫让、蔺相如
  • 31、牵牛花爬上枯树桩,与它形成完美的结合,彰显生命的神奇;蔺相如和廉颇,文武结合,共同保卫赵国;张艺谋和他的奥运团队团结协作,共创中国奥运之巅。
  • 32、蔺相如语重心长的说,我连秦王都不怕,会怕廉颇吗?蔺相如说,我只是不想起内讧罢了,如果我们打起来了,两败俱伤,别的国家肯定来欺负我们的。
  • 33、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平易近人的品格让人赞叹不已,也赢得了廉颇的尊重,最后,在他们的同心协力下,度过了赵国千钧一发的难关。
  • 34、那奋发蹈厉睥睨天下的赵武灵王、礼贤下士门客三千的平原公子,完璧归赵的蔺相如,老当益壮的廉颇,脱颖自荐的毛遂……一时之雄,都已作古。
  • 35、遥想战国时朞,蔺相如大智大勇又心细如尘,才敢携带和氏璧进献秦王,又能察言观色,从秦王手里不动神色索回,从而不失礼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
  • 36、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对国家十分重要又缺一不可的人才,一旦自相残杀,就会让赵国陷入内乱的水深火热之中,也为虎视眈眈的秦国提供可乘之机。
  • 37、蔺相如进宫把璧给了秦王,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叫人把璧送回了赵国,使秦王的阴谋没有得逞。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为上大夫。
  • 38、有一次蔺相如出去,看见了廉颇,赶紧往回赶,手下人看着不顺眼,蔺相如说了一番话,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认为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安危。
  • 39、蔺相如就是一位智者,他深知廉颇和自己对赵国的重要性,因此没有拼个你死我活,而是处处避让,以宽容大度的心胸和高瞻远瞩的智慧感化廉颇。
  • 40、一直以来,古今中外,无不流传着宽容诗人的动人故事,好像廉颇与蔺相如,此两人可是当时朝廷中的大将,可廉颇因嫉妒相如三番五次诋毁相如的不是。
  • 41、廉颇听到了这话,便裸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那里道罪,蔺相如原谅了他,两人成了生死之交,从那天起,他们一文一武为国效力,使秦国不敢再犯赵国。
  • 42、这时大将军廉颇就有些看蔺相如不顺眼了,他心想:自己立下了许多战功,他蔺相如凭一张嘴皮子,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啍!今后再碰到他,非要让他下不了台。
  • 43、相慧,他聪慧。他用一双慧眼看明世纷,宽容大度,为国家利益而思,他懂秦国不来打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他俩不和,赵国便败也。
  • 44、在战国时朞赵王手下有两大名将,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这两人之间曾经发生了一些矛盾,因为蔺相如的宽容而使两人成为了好友,共同为赵国出谋划策。
  • 45、如果没有宽容,可能蔺相如与廉颇二人就会拔刀相见;如果没有宽容,蔺相如和廉颇就会与他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如果没有宽容,世界将变成仇恨的海洋。
  • 46、蔺相如到了秦国,见了秦王,秦王看了和氏璧连连称赞,他看完了给大臣看,大臣看完了,给后宫的妃子们看,就是用十五座城池交换之事只字不提。
  • 47、蔺相如见了秦王,秦王对承诺绝口不提。蔺相如以给璧指出毛病为由拿过璧,举起要往柱上撞。秦王只好同意举行典礼以城池交换。蔺相如却提前将璧送回。
  • 48、亲王有意侮辱赵王,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使秦国不能沾到一边境点便宜,而赵国边境早有廉颇防备,秦国不敢轻举妄动,使赵惠文王安然回国。
  • 49、试想,如果当时蔺相如没能以谦逊的姿态低下头,让赵国文武齐心协力一同抵御外敌,那么当时的赵国还能保持繁荣安定、不受秦国侵犯吗?
  • 50、就像廉颇和蔺相如一样,当我们遇到质疑时,首先应该充分为他人考虑,尊重他人,这样才会获得他人对你同等的尊重,把一件不快乐的事转变为快乐的事。
  • 51、试想,如果廉颇争论时,蔺相如反唇相讥,就不会有赵国安稳于乱世的和平时日;如果蔺相如不持有一颗宽容之心,后世又怎会传唱负荆请罪的千古佳话?
  • 52、之后,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见,想趁机侮辱赵王,为自己击缶,并叫人记录下来。蔺相如看过眼,就将计就计,帮赵王取回了面子,赵王封他为上卿。
  • 53、蔺相如用智慧勇敢气得秦王吹胡子瞪眼,而我扮演的诸葛亮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羽扇纶巾,谈笑风生,令周瑜和曹操气急败坏、自叹不如。
  • 54、包容是什么?是被议员们讽刺的林肯,在宴会上给予微笑的谦让;是被廉颇挑衅的蔺相如,能够不怒不惊,平静安详。包容,是宽广的胸怀,是深沉的涵养。
  • 55、战国时朞,将军廉颇一直对比自己地位高的蔺相如很是不服,处处刁难,蔺相如为了不使两人之间再有恩怨,不使敌国乘虚而入,危害国家,危害人民。
  • 56、蔺相如不愿在两虎相斗中弃国事于不顾的语音至今绕梁;烛之武巧施雄辩,化解国难的事迹依旧为人颂扬;百万雄师在江涛翻滚间穿行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 57、古有圣人孔子向七岁孩子项橐道歉并拜其为师,一代明君唐太宗因晚年骄奢而向子民道歉,一代名将靡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齐威王虚怀纳谏改过失。
  • 58、蔺相如料到秦王没有诚意,就说要举行一场典礼,实际上让手下人偷偷把璧带回去,自己则在举行典礼那一天理直气壮的见秦王,秦王只好把他送回赵国。
  • 59、当廉颇听到蔺相如对敌狠对友宽的肺腑之言后,反省自己,最终悔悟,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人终成好友,这一文一武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
  • 60、有一天蔺相如遇见了廉颇,就让车夫赶紧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手下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我们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解释了一番。
  • 61、聪明机智的蔺相如不畏困难,出使秦国,以自己的智慧夺回了和氏璧又为国家利益,忍辱负重,最后缓解了将相之间的关系,让我为之赞叹。
  • 62、蔺相如、诸葛亮、范仲淹,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曾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光辉的一笔。他们把谋求人民的幸福看成自己的责任,这是无比珍贵的情感。
  • 63、唐太宗对魏征宽容,魏征因此敢于直谏,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唐局面;蔺相如对廉颇的况荣,廉颇负荆请罪早就了‘将相和’的一段佳话。
  • 64、赵国派蔺相如和秦王交易,在交易过程中,秦王绝口不提15座城池的事,蔺相如就用自己的机智把和氏璧还回了赵国,赵国封他为大丈夫。
  • 65、曾几时,在刀刃上九死一生的廉颇大将军是何等威风凛凛,今日官位却居于这上嘴唇碰下嘴唇说了几句恰当言语的蔺相如之下,心里可不是个滋味。
  • 66、蔺相如带着壁见了秦王,知道秦王没诚意,说要指出小毛病,他拿着壁威胁亲王,秦王只好约定典礼日朞,客客气气地送走了蔺相如蔺相如升到了上大夫。
  • 67、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佩服的人,像飞将军李广,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聪明的韩信、智慧的蔺相如而我最佩服的有着惊人记忆力的爱国诗人屈原。
  • 68、中国古代因合作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居功自傲的老将廉颇面对以大局为重的丞相蔺相如,幡然醒悟后,负荆请罪,将相合好,二人共同辅佐赵王,使国家强大。
  • 69、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商汤王朝的腐败和周武王的英勇正义;看到了文圣孔子的桃李满园;看到了能言善辩的晏子、蔺相如;还看到了兴盛的唐朝,还有很多很多
  • 70、读了这个故事,我不仅感慨万千:如果蔺相如没有让着廉颇,而是跟他争斗,廉颇如果没有知错就改,而是顾及面子,不像蔺相如认错的话,那赵国早就衰退了。
  • 71、赵王到渑池会见了秦王,他要赵王鼓瑟。蔺相如见秦王这样侮辱赵王,以生命为代价逼秦王击缶。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其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 72、战国时朞赵国的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安全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而处处避让对他非常不满的赵国大将廉颇,终使门客五体投地,廉颇幡然悔悟,负荆请罪。
  • 73、当年秦昭王许诺以十五座城池从赵国手中换取这块美玉,不过最终却因并无兑现的诚意被蔺相如以玉石俱焚之态相逼,最终成全了他完璧归赵的千古美谈。
  • 74、设想一下,如若蔺相如沉不住气便于廉颇逞一时的口舌之快,那么赵国,还会成为人人惧怕的大国吗?所以,往后一小步,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发生的争执。
  • 75、当秦国虎狼之师野心勃勃,对六国虎视眈眈之时,有谁敢捋其虎须,触其锋芒?蔺相如!一介儒生,三尺青衣,出使秦国,以身护玉,完璧归赵,传为千古佳话。
  • 76、故事讲的是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后来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
  • 77、蔺相如进宫把璧给了秦王,见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叫人把璧送回了赵国,使秦王的阴谋没有得逞。蔺相如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上大夫。
  • 78、人们便以为蔺相如怕廉颇,蔺相如解释道:我并不是害怕廉颇,而是如果我们闹不和,会让别的国家乘机攻打,只有我们团结,才能保卫赵国。
  • 79、通过阅读我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含恨而终的林黛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勇有谋的蔺相如……书是良师益友,沉浸在书的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 80、如果我们对待事物只是一味的去钻牛角尖,而不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一定会有缺憾的。在蔺相如看来,私人恩怨应放在一边,国家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 81、为此,廉颇很不服气,事事都要与蔺相如一争高下,但蔺相如却终是忍让,后来廉颇被蔺相如的行为感动,心里十分愧疚,便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 82、由此我想到了中国古代一些流传千古的大丈夫,为廉颇让路的蔺相如,纵遭多次挑衅,可还是以大局为重,最终成就了将相和这一千古佳话。
  • 83、他们都仅仅将眼光集中于局部表面,当追求的是国家之大利,蔺相如坦然放下自己的大臣的架子,不与咄咄逼人的廉颇斤斤计较,为国家社稷着想。
  • 84、蔺相如始终相信廉颇虽性情狂傲自负,妒忌心强,但却是忠于君主的名将,因此面对廉颇对自己的狂傲、压迫、没有耿耿于怀,而是用宽阔的心胸去美誉。
  • 85、忠言逆耳倒于心,非贤主其孰能听之?古有烛之武,巧言使秦退师;又有蔺相如,以空言求璧完;亦有触龙说赵太后,求得长安君质于齐而救赵。
  • 86、蔺相如能宽容廉颇的针锋相对,礼让三分,为廉颇的心中点亮了一盏光明的灯,这才有负荆请罪将相和的美谈,才让赵国在那个诸侯混战的时代成为一大强国。
  • 87、战国时,赵国有廉颇、蔺相如两位大臣,当时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发动攻城之战,是因为两位大臣彼此相互配合,一个出谋划策,一个奋勇杀敌,可谓是文武齐全。
  • 88、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诚信,无论是商场或官场都少不了的东西,你什么时候拥有了诚信,你什么时候就拥有了快乐和财富。
  • 89、还让车夫每次遇到廉颇的车时就马上掉头离开,为什么呢?因为蔺相如知道,如果跟廉颇斗起来,那赵国一定会不得安宁,秦国就会趁机来攻打赵国。
  • 90、蔺相如对廉颇宽容,终成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齐桓公对管仲宽容,成就了齐国五霸之主的大业;烛之武对郑王曾经的轻视宽容,勇退秦军,保郑国以周全。
  • 91、书中有运用智谋而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有胸怀大志的陈胜和吴广,有为了安定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还有拥有三寸不烂之舌,可以舌定干坤的张仪
  • 92、周二的时候,考虑到了人物特征与台词的问题,我们组临时把我换成了蔺相如,这下原本还比较熟悉台词的我变得张口结舌,简直到了说一句看一句的地步。
  • 93、过几年,秦赵两王在渑池会合,秦王让赵王鼓瑟,并让人记录下来,蔺相如以性命相逼,让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只好击缶,保住了赵王的尊严。
  • 94、几年后,秦王约赵王会见。到了渑池,秦王让赵王鼓瑟,并记录。蔺相如见秦王如此羞辱赵王,便以命相逼,让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没法,只好击缶。
  • 95、试想,如果蔺相如与其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那么他们文武大臣之间的斗争必然会给敌对赵国的国家带来可乘之机,赵国将遭受灭顶之灾。
  • 96、大家都知道将相和的故事,赵国文臣蔺相如与武将廉颇,一个在外交上维护国家尊严,一个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将相和则国盛,将相不和则国衰。
  • 97、类似蔺相如的有很多,像毛遂,晏婴……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用品德同化了敌人的霸气,达到了不费一兵一卒,一刀一剑,而迫使对方同意了自己的要求。
  • 98、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就改。还能放下堂堂大将军的面子,亲自去蔺相如府上请罪。廉颇这种知错就改,关键时刻肯放下架子的态度,非常值得赞扬!
  • 99、蔺相如宽容了廉颇,终成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齐桓公宽容了管仲,成就了齐国五霸之主的大业;烛之武宽容了郑王曾经的轻视,勇退秦军,保郑国以周全。
  • 100、读了这个故事,蔺相如那智勇双全的精神又清晰地浮现在了我的眼前。蔺相如就如同一座山,那样高大、那样伟岸,让我不由自主地想抬头抑望他。

词语解释

蔺相如[ lìn xiàng rú ]

1.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官门客。赵惠文王时,得楚国珍宝“和氏璧”。秦昭王得知愿以十五城代价换之。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属河南)与秦王相会,面对强秦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因功任为上卿。位在赵国名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满,扬言要污辱他。相如以国为重,忍让谦逊。廉颇十分惭愧,登门“负荆请罪”,两人成为至交,传为美谈

蔺相如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