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仁政的意思 仁政造句

仁政造句


10字左右

  • 1、公正是仁政的要素
  • 2、力仁政,宽刑狱,减赋税,除弊端。
  • 3、如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 4、虚崇仁政横征暴敛心难安。
  • 5、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桓宽 
  • 6、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桓宽
  • 7、孟子有云: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 8、我们对反动派决不施仁政
  • 9、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 10、这三位思想家都相信仁政的重要性。

20字左右

  • 1、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 2、三吏作品体现了杜甫的思想核心,即儒家的仁政思想。
  • 3、’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 4、’今主上不行仁政,以非刑加上大夫,不出数年,必有祸乱。
  • 5、正义必须战胜邪恶,自由必须战胜奴役,仁政必须推翻暴政!
  • 6、儒家民本思想是儒家“仁政”理想的实践。
  • 7、贤良文学主张德治,认为行仁政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 8、广施仁政,减少杀戮,为保境安民办了一系列实事好事。
  • 9、怨女旷夫,仁政最怜失偶;孤鸾寡凤,诗人致慨离群。
  • 10、一方面,孔子主张仁政,一方面主张明德慎罚,以刑佐教。

30字左右

  • 1、古代思想家们认为唯有施行仁政,才能让百姓近悦远来,诚心顺服。
  • 2、“推行仁政、亲民富民;遏恶扬善,安定社会;恭宽信敏,纯朴世风;无为而治,共享大同”的。
  • 3、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举直错枉”“用人之长、人尽其材”和施行“仁政”等方面。
  • 4、李退溪作为儒学大师,虽笃守朱子学,但他的仁政说却与朱熹的仁政说有很大的区别。
  • 5、身为太守,知法犯法,该当何罪?不施仁政,鱼肉百姓,欺君误国,又该当何罪?
  • 6、孟轲游历天下四十余年,阅人多矣!唯以仁政王道为量人之器,无得有他也。
  • 7、由于身处乱世,他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很多权贵嫉妒他的才能排挤他。
  • 8、相比之下,唐太宗在历史上光芒四射,备受赞扬,就在于他的仁政可以得民心。
  • 9、仁政、德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个想法虽然单纯,却包容了万象。
  • 10、通过这些描写,反映了汉末大分裂时代的苦难和明君仁政的愿望。

40字左右

  • 1、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2、“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
  • 3、儒家的克己复礼、王道仁政、存心养性、居敬穷理,道家的小国寡民、顺应自然、返璞归真、心斋坐忘,莫不如此。
  • 4、它表现在人的行为中,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中庸之道,表现在社会存在中,是礼治仁政的“群居和一”之道。
  • 5、殿下?当今圣上仁政施于天下?百姓久思太平?将士不欲征战;况且?乱臣贼子?失道寡助。
  • 6、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知道或者明白,儒家学说所求的不是自己明白的私道,而是教化民众,实行仁政
  • 7、寇爱卿言之有理,朕历来广施仁政,乐善不倦,虽王兰英罪当重罚,朕念其对大宋素有忠贞之心,故不赐罪。
  • 8、采取民为贵,君为轻的政治措施,施行仁政,尽量不打仗,为人民营造一个没有硝烟的极乐世界。
  • 9、世易时移从孔老先生乘牛车固游列国为他那仁政奔走呼号,到今天人会造原子弹和航天飞机。
  • 10、游说诸侯,无人接受仁政是孔子的尴尬;无脸见江东父老是项羽的尴尬;遭胯下之辱,是韩信的尴尬。

50字左右

  • 1、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 2、愿陛下勤修仁政,求贤辅国,毋肆荒淫,浊乱朝政,毋以祖宗社稷为不足重,人言不足信,天命不足畏,力反前愆,庶可挽回。
  • 3、周公辅佐武王襄定天下,翦灭殷商后,且行仁政,封商纣之子武庚于商地,“以续殷祀”,派兄弟管叔、蔡叔、霍叔抚民监国。
  • 4、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封建末世统治,周太谷针对现实,提出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民本主义思想,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仁政”的施政主张。
  • 5、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 6、孔子在诸侯各国游说讲学,推崇仁政思想,企图改变各国战争纷争的局面,改变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 7、在封建王朝里,施行仁政的君主往往能得到百姓的支持而走向强大,而不行仁政的暴君只会让自己国家走到尽头。
  • 8、在孟子入仕时他推行自己的仁政,他藐视权威,积极的推行自己的主张,希望除乱世救黎民的精神思想境界是何其的崇高。
  • 9、建党一百零一载,建丰功伟绩;施仁政为民,安天下之心;促经济繁荣,促进外交;改民生所需,靠科技强国;赞峥嵘岁月,盼美好未来!
  • 10、建党100载,建丰功伟绩;施仁政为民,安天下之心;促经济繁荣,稳政治外交;改民生所需,靠科技强国;赞峥嵘岁月,盼美好未来!

60字左右

  • 1、经典四书五经:论语安邦为人,大学明德修身,中庸恰如其分,孟子德治仁政,易经天道酬勤,书经敬德重民,诗经荟萃人文,礼记典章核心,春秋大义永恒。
  • 2、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王道”和实行“仁政”,并把道德教育作为争取民心的重要措施,把“尊贤使能”作为施行仁政的重要保证。
  • 3、词圣苏轼的一生是辉煌的,他为官仁政爱民,有志于“尊主泽民”,受到人们的尊重;他为文自由奔放,坚持“文辞甚朴,无所藻饰”的文风,深受人们喜爱。
  • 4、勤勤恳恳如孔丘,周游列国只为劝诫诸侯行仁政;建功报国如卫青,追击匈奴千余里只为民族不受侵;鞠躬尽瘁如孔明,严明法令以身作则只为蜀民安居乐业。
  • 5、戚园里有字牌,说子路任蒲邑宰时,谨遵孔子仁政德治的教导,处处体恤人民,造福大众,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布仁政,施教化,治蒲三载就有大成。
  • 6、秦皇传其四海九州于二世,二世衰矣;太宗传其仁政大义于后世,后世兴矣。此二者同始而异终,是故日传富贵而传三代,传道德而传千古也。
  • 7、少了听取,登上高峰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少了自信,就没有施行仁政的魄力果敢,最终他们成功的希望便会渺茫,甚至无法看到黎明前的曙光。
  • 8、名垂青史者也数不胜数,有勤施仁政者,有精忠报国者,有大圣大贤者,有为民请愿者,此为大善。其功劳之高,造福天下,遗惠后世。这叫从善如流。
  • 9、在仁政与暴力的较量中,仁政虽一时失利,但往往是最终的胜者;在前进的历史潮流与后退的历史逆流的较量中,前前的力量永远更猛,更有冲击力,无可逆转!

70字左右

  • 1、你本可以留点仁政在人间,你本可以将一手打下的铁桶江山,完美无缺的留给你的子孙后代,你本可以留得一世英明在神州大地。可你终没有,你错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2、如果秦始皇能不妄图用暴力快速平定天下,而脚踏实地的从仁政做起,那么是否最繁盛的朝代便冠名盛情,只有那份脚踏实地的稳重,才可在乱世之中虽缓慢,但坚定的行走。
  • 3、至于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秦二世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良有以也!然太宗世民,亦一统四海,四海之内未有不称臣者,何其盛也!然其施仁政,减徭役,为贞观之治也,其留名于后世。
  • 4、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农民起义,反抗斗争,但若统治者能够实施仁政,以仁治国,顺应民意,就不必担心政权被推翻,可见顺其自然,顺应民意在历史发展中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

80字左右

  • 1、这位先生名丘,春秋晚朞鲁国人也,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人们相互爱护,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现在他的仁的核心已经传遍世界各地,流传千古。先生,经过我的一番简介,您不会还记不起他吧!
  • 2、仁君尧舜,仁政爱民,天下大治,后世便把尧舜时朞作为最高的社会理想;诸葛孔明,辅助刘氏,忠心耿耿,匡扶汉室,呕心沥血,赢得后世景仰;他们知道:做帝王就要克服困难,励精图治;做将相就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3、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至仁至义,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 4、然而,合理的税收也是和平盛世所必备的准则,先秦因税收过多且不施仁政,致使百姓奋起反抗最终走向灭亡;明朝因税收过低使得国家财政困难,无力巩固国防实力,无力赈济灾民,而导致毁灭。

90字左右

  • 1、昔年,我相信仁政,希望能投奔明主,为国为民献一份力量。所以,我追随贤主刘备,因而先主也对我恩重如山重用于我,因感先主厚恩,我随他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几乎每一场战役都少不了我,而我也为他立下汗马功劳。
  • 2、你甘于平淡,却不甘于平庸,当你遭到诸侯冷视之时;当你无法施才华之时;当你一心为民,而力不从心之时我看见了你辞去象笏的艰难与挣扎;一边是助君成业而自己却安于清贫,另一边则是你所向往的仁政忠义。
  • 3、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 4、历史上的李建成确实令人痛心,论才能他不比李世民差,而且大唐初建,理应广施仁政,韬光养晦,而李世民是武将,杀气太重,登上皇位后,难免不会大举进攻突厥,而唐朝此刻已经没有资本打仗了,所以李世民为帝,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 5、可以说他的命,跟那农夫也有些许关联,若是没有乱指路,是不是结局会不一样?刘邦施以仁政,秦国子民谁不欢天喜地?项羽却以暴政治国,哪一个不会心生怨恨?他不懂得怎样去讨好人心,他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 6、时代更替,气象更新,吾辈当心怀宏图之志,交益友以助己之力,以好学善问之态,诚信处事之准则,守初心于当下,驰骋于书海间,悟孔子之仁政,明老子之言道,听庄周之梦话,驾鲲鹏于万里,笑斥鷃之鄙薄,然悟唯书教人进步也。
  • 7、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100字左右

  • 1、因为你施行了仁政,你时时处处坚持以民为本,你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所急,,人民自然会心平气和地接受你的领导,开心并情愿地为国效力,不仅国内没有了敌对势力,甚至于外敌也会因为你上下一心,精诚团结而放弃了与你为敌对的念头。
  • 2、贾宝玉搏封建制度而弃权贵,祥林嫂搏顽固思想而牺生命,桑地亚哥搏鲨鱼而显人性;太白搏而对酒当歌,子美搏而寄情寓物,乐天搏而闻曲伤怀,义山搏而怀古伤今;孟子说梁惠王以仁政搏天下,荀子劝天下人以学习搏明智,贾生过秦王朝以暴政搏民心。
  • 3、比如,邓世昌,为了赶走侵略军,不惜献上自己年轻的生命;春秋战国时朞,诸侯称霸,战火连天,大地上到处是悲苦和苍凉,血淋淋的现实,让无辜的老百姓们过着苟延残喘的生活,而孔老夫子,正是在这样一个人性压抑的时代,推行礼制,宣扬仁政
  • 4、当后人恍然大悟你用心良苦的哲理如此深邃之时,你却早已悠然飘远,教我如何追寻你的步伐,那仁政忠义的精髓?教我如何触及你的衣襟,那忧患而生,安乐而死的哲理?夜的帷幕渐渐拉下,我当空长吟,那远方完美的一道光弧,是为你而起的缥缈之虹。

词语解释

仁政[ rén zhèng ]

1.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

2.仁慈的统治措施

仁政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