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法性的意思 法性造句

法性造句


10字左右

  • 1、法性指真实不变﹑无所不在的体性。
  • 2、因此能了悟何者也不成的法性
  • 3、有日功完行满,圆明法性高隆。
  • 4、显教以法身为真如法性之理体。
  • 5、但信法性,不信其诸名为观。
  • 6、神虚体一法同法性
  • 7、浅论单边贸易措施的适法性
  • 8、对我国侦讯策略适法性规定的思考

20字左右

  • 1、六祖慧能从五祖弘忍处继承衣钵,来到广州法性寺弘法。
  • 2、一切法性,一切法相,有佛无佛,常住不同。佛经卷26
  • 3、四大如坏幻,六尘如空华;自心为佛心,本性即法性
  • 4、法性寺、干明禅院、报恩广孝神寺等,南宋绍兴年更名光孝寺。
  • 5、公司担保行为因其无偿性一直受到适法性的挑战。
  • 6、诗号:物相是嗔,物相是痴,九戒不戒,诸法性空。
  • 7、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
  • 8、嗣其学者号法性宗,元魏高齐间有慧文禅师,默而识之。

30字左右

  • 1、警察执法的适法性和公正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民权利的实现。
  • 2、医疗责任保险具有的适法性、公正性、预防性不失为当前医疗纠纷处理的新路径。

40字左右

  • 1、显宗方面有两个传承,一个倡导唯识见,传授法相学;一个主张诸法性空,传教中观应成学说。
  • 2、后来,当最高法院处理民众的诉讼问题,大幅更动适法性与受害者的相关规定,上述局面逐步改观。
  • 3、谓众生由于根本无明惑,遂迷昧于所知之境界,覆蔽法性而成中道种智之障碍,故称智碍。
  • 4、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 5、佛教空观以为诸法性空本无,万物原无自性,现象界的虚幻不真,唯有佛性、真如永恒长存。
  • 6、有一则禅语故事说的是:慧能大师来到法性寺,看到两个僧人在寺前迎风飘扬的旗幡旁争论不已。
  • 7、只爱一个人物谓贪欲,挚爱一切众生谓慈悲。只懂一个法相谓执着,了悟一切法性谓智慧。

60字左右

  • 1、通过对诱惑侦查所获得证据采信规则的剖析,有必要对诱惑侦查获得证据的适法性要件进行考究,从而确立诱惑侦查所取得证据采信的合法性标准。
  • 2、何以故?祖师西来意本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自至亲证真如实相,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法性、证一分法身,与佛同眠同起,一个锅里搅饭勺也。
  • 3、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 4、光孝寺原为西汉南越王府故地,三国东吴时成为岭南古刹,历史上几易其名,如:王园寺、法性寺、干明禅院、报恩广孝神寺等,南宋绍兴年更名光孝寺。

70字左右

  • 1、相遇,能引出情仇,勾起爱恨,这如风的相遇啊!风没有方向,本无常,故相遇也是如此,无常之物演绎出来的故事,岂能有常!惠能在广州法性寺时,碰上两个和尚为飘动着的法幡争论不休。

100字左右

  • 1、应善巧守护心城,谓不贪一切生死境界;应庄严心城,谓观察趣求如来十力;应净治心城,谓毕竟远离悭嫉谄诳;应清凉心城,渭思惟一切诸法实性;应增长心城,谓以大精进成办一切助道之法;应严饰心城,谓建立一切禅定解脱自在宫殿;应照耀心城,谓普入一切如来道场听受般若波罗蜜法;应增益心城,谓普能出生一切如来诸方便海;应坚固心城,谓恒勤修习增长普贤清净行愿;应防护心城,谓常能御捍烦恼恶友一切魔军;应廓彻心城,谓开引诸佛普智光明;应善补心城,谓受持诸佛甘露法雨;应扶助心城,谓深信一切佛功德海;应广大心城,谓大慈普及一切世间;应普覆心城,谓集众善法以覆其上;应宽博心城,谓大悲哀愍一切众生;应开辟心城,谓悉舍所有随应给施一切众生;应密护心城,谓防诸生死恶欲境界不令得入;应严肃心城,谓断除一切诸不善法流转根本;应决定心城,谓集一切智助道之法恒无退转;应安立心城,谓正念三世一切如来圆满境界;应莹彻心城,谓明解一切如来修多罗中所有法门;应令心城富实,谓积集一切周遍法界大福智聚;应令心城明了,谓普知众生诸根乐欲烦恼等法;应令心城自在,谓普摄一切十方法界;应令心城清净,谓正念一切诸佛如来;应知心城自性,谓知一切法皆无有性;应知心城如幻,谓以一切智了诸法性。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净修心城,则能积集一切善根,随所修行皆能证人。四十华严卷三十

词语解释

法性[ fǎ xìng ]

1.佛教语。真实不变、无所不在的体性。各宗所说不一

法性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