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金声玉振的意思 金声玉振造句

金声玉振造句


10字左右

  • 1、天之人望如金声玉振
  • 2、金声玉振,高山仰止。
  • 3、黄钟,金声玉振,真谛,砺骨镌心。
  • 4、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
  • 5、风起则虎啸龙呤,雨至则金声玉振

20字左右

  • 1、他的演讲声音洪亮有力,如同金声玉振,让人印象深刻。
  • 2、这位小提琴家的演奏让人仿佛听到了金声玉振的美妙音乐。
  • 3、她的歌声如同金声玉振,让人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
  • 4、这位歌手的嗓音如同金声玉振,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 5、这首曲子的旋律优美动人,如同金声玉振的音乐诗篇。
  • 6、箫史乘龙、山外清音、金声玉振、凤曲长鸣、响隔楼台、棹歌中流等。
  • 7、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
  • 8、这位画家的作品给人一种金声玉振的视觉享受,美不胜收。
  • 9、这座音乐厅的音响效果非常好,听起来像金声玉振
  • 10、后因年久失修,泮池、石桥、棂星门和金声玉振坊先后毁掉。

30字左右

  • 1、“金声玉振”是上古礼乐文化中最富有艺术性的部分,在儒家乐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 2、治国理政、哲思启智、知人善任、养身正家、教真育爱、金声玉振、仁医仁术。
  • 3、为了纪念这个小典故,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 4、您老之言金声玉振,可惜常常被统治者用来愚民,比如封建的伦理道德就害人不浅。
  • 5、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也者,终条理也,后人因此以金声玉振比喻声名洋溢广布。
  • 6、这个音乐家用他的指尖演奏出了金声玉振的乐曲,让人陶醉其中。
  • 7、但这时候,轰隆一响又接着个‘金声玉振’的劈啪,就在诸公头顶盖了下来。”。
  • 8、诗的格调可以清冷铿然如金声玉振,也可以悲苦愤懑使鬼神都动容落泪。
  • 9、招式有箫史乘龙、山外清音、金声玉振、凤曲长鸣、响隔楼台、棹歌中流等。

40字左右

  • 1、唐生香练的是‘善战行’刀法,刀法清淡,气象浑厚,疾如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出则明霞迤俪、密如独茧抽丝。
  • 2、金声玉振,雅乐之声典雅悠扬,舞者场面宏大,加之数十万人一齐颂唱,充满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 3、人是会思想的芦苇,看似柔弱,却经得起千磨万击。磨出的是湿润如玉的心灵,与天地相击,发出的便是金声玉振

50字左右

  • 1、也许正是由于有着麦克风的原故,他给人以金声玉振的感觉,并且使人用不着听清每一个字就感到他的气势磅礴和义正辞严。
  • 2、箫史乘龙、山外清音、金声玉振、凤曲长鸣、响隔楼台、棹歌中流剑招精微奥妙,以攻敌穴道为主,剑式潇洒俊雅,是一路自玉箫中化出的剑法。
  • 3、那雨的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起鹘落。
  • 4、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
  • 5、琴声幽幽,金声玉振,一时间筏边群鱼踊跃,百鸟翔集,随着小筏一同顺江东下,沿岸暮春时分即将萎谢的花也纷纷复苏,再度绽开。
  • 6、金声是在乐曲的开始演奏,而玉振是在乐曲的结尾演奏,用金声玉振来形容孔子的思想完整无缺,像一首完整美妙的乐曲。

60字左右

  • 1、这声音时高时低,时慢时急;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底我也终于体会了一把沉醉的滋味。
  • 2、万仭宫墙,金声玉振,棂星门,太和元气,圣时门,这里的每一道门都独具风采,每一道门都有自己的思想与解释,五道门,分别是五个人对孔夫子的尊重与敬佩。

90字左右

  • 1、孔庙大规模的建筑群是在明清两代完成的,共有九个庭院。穿过第一道门,来到金声玉振坊。坊后就有一座单孔的石拱桥,桥面画着二龙戏珠的图案。以前皇帝来祭祀孔子时都得下马下轿,对孔子的尊敬程度可见一斑。

100字左右

  • 1、雨声时缓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家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不能自己,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 2、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词语解释

金声玉振[ jīn shēng yù zhèn ]

1.谓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语出《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2.比喻声名昭著远扬

3.比喻音韵响亮、和谐

金声玉振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