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招抚的意思 招抚造句

招抚造句


10字左右

  • 1、指帝、王招抚敌对势力的谕旨。
  • 2、同时招抚流亡,境内大安。
  • 3、石威招抚岑九,双方不欢而散。
  • 4、招抚金匪,开辟闲田至数万顷。
  • 5、对于这些土匪,仅仅招抚是没有用的。
  • 6、由于朝廷的旨意是在于招抚
  • 7、张行岌出使震国,进行招抚
  • 8、安营已了,出榜招抚军民复业。
  • 9、事后反以招抚逃人为功,增秩受赏。
  • 10、招抚剧盗曾兖等,贼众悉降。

20字左右

  • 1、如若接受招抚,便没有首恶和胁从的分别,臣坚不附意!
  • 2、是时,文灿招抚十三家贼,蜂屯蚁聚,中州一带,旋抚旋叛。
  • 3、赵充国创立屯田制,招抚与打击相结合的策略取得成功。
  • 4、经略张广泗至,劾元生徒事招抚,夺官逮京师,坐贻误军机论斩。
  • 5、第一,皇上优礼招抚;第二,故乡百端待举;第三,叶落终需归根。
  • 6、又招抚生番一百八社、男妇一万八百余人。
  • 7、并牵头成立新民厅招抚局,招安绿林豪客,按地筹饷,设立大团。
  • 8、亲授印信,图海号令全军:仁义之师,先招抚,后攻伐。
  • 9、诚如是,将军于朝廷之内振兴朝纲,曹丞相于外招抚群雄。
  • 10、玲玲随即整顿人马,编制碗城旧部,出榜安民,招抚四方百姓。

30字左右

  • 1、李得仓接受清廷招抚之后,成为地方官员,负有安抚一方百姓的责任。
  • 2、欲招抚陇西,特使人买嘱马腾韩遂等,饵以重赏,征令入朝;马腾韩遂见前文。
  • 3、时广西兵食并绌,率借招抚驭盗,兵贼相糅,横行无忌,疆吏不能制。
  • 4、凤藻单艇登舰,招抚来降,终使俄海军将领率部投降,弭不测于无形。
  • 5、殷侑至镇后,与士卒同甘苦,招抚百姓,劝课农桑,由此户口滋殖,仓廪丰实。
  • 6、自清政府公开招抚义和团后,义和团在天津城内就施展了非正统的“合法”权力。
  • 7、……京西招抚使李横欲用兵复东京,鼎言:横乌合之众,不能当敌,恐遂失襄阳。

40字左右

  • 1、北宋在西北沿边修建的堡寨,除了用来抵御西夏进攻和招抚沿边蕃部的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
  • 2、再说当年,如邓芝龙、郭婆等,带这班大盗闹得那样翻江倒海,尚且网开三面,招抚他来,饶他一死。
  • 3、天启六年福建总兵俞咨皋和广东水师会剿,招抚了杨六,蔡三、钟六外逃,算是稍稍遏制了海寇的气焰。
  • 4、十九年,奋威将军王进宝恢复保宁,遣总兵杨洪招抚重庆,一时郡县复归版图,璧山仍附永川县。
  • 5、即使在阿瑞斯死后,诸神也实行了招抚之策,他作为凡人存在时的记忆却依然纠缠着他。
  • 6、罗陈列兵仗接见,态度傲慢,周从容喻以利害,劝罗归顺,罗见周坦率诚笃,颇为感动,愿受招抚
  • 7、义和团过后,在清廷以“剿抚兼施”手段平服匪患时,张作霖经新民知府增韫保荐,于光绪二十八年受清廷招抚
  • 8、完颜雍自立为金世宗,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政权,对中原和山东地区起义的农民,采取了欺骗招抚政策。
  • 9、的办法,先发兵进攻横屿对岸的张湾,并张贴告示实行招抚,迫使一千多名倭寇的胁从分子缴械投降。
  • 10、难民无田庐可归者,勒保即赞同刘青熟筹安置,或仿明项忠原杰招抚荆襄流民之法,相度经理。

50字左右

  • 1、刘库仁分招抚离散,恩信甚着,奉事拓跋珪恩勤周备,不以废兴易意,常谓诸子曰:此儿有高天下之志,必能恢隆祖业,汝曹当谨遇之。
  • 2、多贴告示宣传朝廷招抚流民的优惠政策,允许流民返乡后投亲靠友,寄名亲友户籍,满三年生活安定后,再行立户纳税。
  • 3、康熙一心想统一台湾,为避免同室操戈,提出只要郑经接受招抚,台湾归属朝廷管辖,可给予是相当权位,对所属文武各官,都量材录用。
  • 4、胡宗宪原本想上疏请求朝廷宽宥王直,让他在海上立功,以贼制贼,利用他的声望招抚其他海寇,但是,王本固坚决要求处。

60字左右

  • 1、春,它穿起衣裳,清清的拂过大地,使人心旷神怡,飘过枝柳,风的声音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季勾勒了一道道风景,那些风景在风的招抚下美了许多。
  • 2、崇祯十一年五月,文灿仍行前策招抚张献忠、刘国能投降,而张献忠名义上是归顺明朝,实际是向熊文灿催索饷银,屯兵数万于谷城,伺机而动。

词语解释

招抚[ zhāo fǔ ]

1.招安

招抚荒散。

招抚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