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尺牍的意思 尺牍造句

尺牍造句


10字左右

  • 1、尺牍,是古人对书信的一种雅称。
  • 2、善笔札,常代弃疾答尺牍
  • 3、着有双清馆诗稿、双桂轩尺牍
  • 4、范成大传世墨迹,以尺牍简札居多。
  • 5、红颜缀青史,尺牍留芳踪。
  • 6、元兴弈棋,工草隶,尤善尺牍
  • 7、尺牍技巧行将消失。
  • 8、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
  • 9、用一尺长的木简作书信故称尺牍

20字左右

  • 1、魏晋六朝行草尺牍独特的章法形式的出现绝非偶然。
  • 2、进一步论述吴门书派文人尺牍艺术的历史价值及其影响。
  • 3、因为尺牍也是用宣纸、循古制,用毛笔行书竖行写就的。
  • 4、属文有体制,笔法简远,其尺牍尤时所珍爱,往往藏去。
  • 5、中国古代尺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6、能文,尤工尺牍,词以小令见长,苏轼称其“入刀笔三昧”。
  • 7、及长,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经籍,能属文,善尺牍,为世所楷。
  • 8、及长,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典籍,能属文,尤善尺牍,为世所楷。
  • 9、书信尺牍,既是来往的书信,也是古代书法传承的最佳载体。
  • 10、汉善尺牍,尤便簿领,理识明赡,决断如流。

30字左右

  • 1、以尚书山容海纳,则自断于胸襟矣,岂在攸攸八行尺牍进退于人乎?
  • 2、作品包括赋、楚辞、四言诗、五古、七古、五律、五言排律、七律、五绝、七绝、诗余、词余、尺牍等。
  • 3、八岁出俗,从朗公受三论,并研几儒典,能诗文尺牍,巧至翰墨丹青主事。
  • 4、群起而斋十万八千僧,群起而学书、学诗、学士大夫尺牍语,靡然成风,不约而合。
  • 5、好朋友过生日发红包发多少,寄去尺牍素笺如果可以,都有种久违的感觉了
  • 6、唱和诗鲜明的交际性及承担尺牍的功能,对于重新认识“以文为诗”具有新的意义。
  • 7、尺牍专用语是古代尺牍文体区别于其它体裁文章的一个显着而具体的方面。
  • 8、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

40字左右

  • 1、正是由于唱和诗鲜明的交际性、承担尺牍的功能、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以文为诗”。
  • 2、我们应该看到,只要学会辩证地扬弃,尺牍专用语在现代信函写作中仍然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 3、书中有二十多副对联,两篇祭文,一篇残赋,一篇骈体文的劝进表,十几封尺牍及数十首诗词和诗钟。

50字左右

  • 1、他从腰间褡包内摸出厚厚两轴绢丝手卷,递给紫元宗,道:昔年我拜访道宗祖师,他们多馈赠所着道书,都是些竹简尺牍
  • 2、他从腰间褡包内摸出厚厚两轴绢丝手卷,递给紫元宗,道昔年我拜访道宗祖师,他们多馈赠所着道书,都是些竹简尺牍

60字左右

  • 1、古今中外,皆浓缩于尺牍;千山万水,尽了然于卷帙。书,让简单的人变得丰富;书,让喧嚣的人返璞归真。我爱书,更爱读书,书伴我走过生活的风风雨雨。

词语解释

尺牍[ chǐ dú ]

1.长一尺的木简;信札

与人尺牍,主皆臧去以为荣。——《汉书·陈遵传》

寄长怀于尺牍。——杜笃《吊比干文》

尺牍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