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咬文嚼字的意思 咬文嚼字造句

咬文嚼字造句


10字左右

  • 1、他是个咬文嚼字的迂腐文人。
  • 2、整日咬文嚼字,干点正事不好么。
  • 3、他说话老爱咬文嚼字,真叫人讨厌。
  • 4、咬文嚼字,纸上玩文,愚夫狂徒也。
  • 5、秀才念书咬文嚼字
  • 6、老鼠钻到书橱里咬文嚼字
  • 7、太纠结咬文嚼字了。
  • 8、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
  • 9、我不喜欢咬文嚼字
  • 10、老鼠啃书本咬文嚼字

20字左右

  • 1、这篇咬文嚼字的文章,读起来颇费周折。
  • 2、他写这篇自传时,真是咬文嚼字,一点也不敢马虎。
  • 3、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文字含义,千万不要咬文嚼字
  • 4、他讲话总是咬文嚼字的,让人听着别扭。
  • 5、学习需要思考,但也不能咬文嚼字,钻牛角尖。
  • 6、这看起来有点咬文嚼字,实际上是别具匠心。
  • 7、谈判的双方都在咬文嚼字,但都没有触到问题的实质。
  • 8、读书时老徐常常不求甚解,喜欢咬文嚼字,时而也会吹毛求疵。
  • 9、老李读过几年子曰诗云,说起话来“之乎者也”,咬文嚼字的。
  • 10、事情拖了那么久还没解决,倒是很喜欢咬文嚼字

30字左右

  • 1、他平时说话总是咬文嚼字,喜欢加许多修饰语,结果还是词不达意。
  • 2、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他偏爱咬文嚼字,卖弄学问,以致废话连篇。
  • 3、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
  • 4、冬烘先生教人读书,往往咬文嚼字,令人得不到什么有益的知识。
  • 5、你以为假装忧郁的在那咬文嚼字的,你就是郭敬明了?你还没人家那身高呢?
  • 6、读书为的是要明白事理,如果一味咬文嚼字,反而难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 7、于是他咬文嚼字地大谈其现象与科学啦,这一现象那一现象什么的。
  • 8、精读要求我们细细琢磨,咬文嚼字,去揣测作者的意图或者情感。
  • 9、我仅懂得兴趣来时,捧一本唐诗或宋词,咬文嚼字一番;厌倦时把书籍整平,放回书柜里。
  • 10、咬文嚼字,细细品尝,犹如一杯浓淡适宜的香醇咖啡,让我们齿颊留香,对之念念不忘。

40字左右

  • 1、狂妄自大的人在咬文嚼字过程中总是因小失大,要了解不求甚解的精髓,才能豁然贯通。
  • 2、无非就是干得好之类,日常生活不用那么咬文嚼字,全用文言文,你儿子固然不懂,你也未必有面子。
  • 3、姚文元胸前依然别着一支钢笔,金鱼眼睛仍朝着天花板,一般尚能认罪,但往往要咬文嚼字,掂斤拨两。
  • 4、他这个人喜欢吹毛求疵、咬文嚼字,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从不求甚解。
  • 5、读书讲究咬文嚼字,选药时你“抠字眼”了吗?最近感冒的人多,很多人都会自己购买一些感冒药物服用。
  • 6、以前看书总是囫囵吞枣,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开始慢慢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咬文嚼字般体会文字组合的妙处。
  • 7、那对老夫妻是梅州人,说的客家话那种咬文嚼字的感觉极好玩,感觉方方圆圆的,有些听不懂却又倍感亲切。
  • 8、您还教会我们如何去咬文嚼字,从而更快地翻译词语,轻松学习课文知识,去深入了解课文。
  • 9、我爱画,也爱看,但我不爱看文字,因为它不能给我带来视觉的冲击,有时还需咬文嚼字的去分析,枯燥乏味。
  • 10、自从上五年级有,遇见了原老师,家里的书多的数不胜数,而我是一个小书虫,在书里面咬文嚼字

50字左右

  • 1、此十八妖魔辈,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称霸文坛,反使盖代文豪若马东篱,若施耐庵,若曹雪芹诸人之姓名,儿不为国人所识。
  • 2、小学的我也爱读书,但没感觉,不知该如何读,自从跟了老孙同志,我知道了该如何揣摩,如何咬文嚼字,如何解读文章。
  • 3、这声音,如百灵鸟在唱歌一般,真动听!开始教片段了,一开始我们都咬文嚼字,一点一点地在脑子里记着,反复思考。
  • 4、此后,我多次来这片独属我灵魂的净土,但我没有细致地咬文嚼字,只愿作一位知心的倾听者,用焕发自内心的平静化作无言的褒奖。
  • 5、不知不觉,钟表上的分针走了一圈,这一个小时,多么享受,多么愉悦。不仅有我深思之后豁然开朗的哲理,更有在文章中咬文嚼字的愉悦!
  • 6、此十八妖魔辈,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称霸文坛,反使盖代文豪若马东篱、若施耐庵、若曹雪芹诸人之姓名,几不为国人所识。
  • 7、上小学后,我就开始读一些童话故事书,这时我开始咬文嚼字地读了,虽然有许多字没学过,但也不会阻碍我理解故事情节。
  • 8、当伙伴们还在从古诗、拼音里咬文嚼字时,我便早已通过听那些耳熟能详的儿歌,伴着动作,为亲人们表演上一段儿了。
  • 9、现在的我会为一道难懂的数学题绞尽脑汁,会为一篇难懂的古文咬文嚼字,也会对着一个简单的单词发音反复操练。
  • 10、去醉心于大自然的美好,去咬文嚼字国粹的魅力,去沉沦一盏茗茶的清香,去倾听自己饱受折磨的灵魂,去安抚不再平静的内心。

60字左右

  • 1、"他们"是"上流社会人物",是"达官显贵"。他们给你一点施舍,动员你去服役,让你去打仗,调教你,"说起话来像上层社会那样咬文嚼字",事实上他们"全是骗子"。
  • 2、五一劳动节日来到,咬文嚼字,动动嘴巴口吃不见了;左瞅右瞧,动动眼睛火眼金睛出现了;闻闻嗅嗅,动动鼻子花香扑鼻眉开眼笑了。祝五一节日快乐。
  • 3、衣冠礼乐颇有可观,只是其人习学诗书,专会咬文嚼字,外虽仁义,内实奸贪,此辈之人决无成仙之理,不必求他;要求,还是释、道二教,常生异人。
  • 4、两家企业一致同意分享一个专注于详尽结构分析以及磨削工艺的改进技术的托运项目。咬文嚼字,试试看。先修修原文,尽求清晰,消除语带双关。
  • 5、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中去找寻实际的人生。
  • 6、提笔忘字,网络词典让我们享受便捷轻巧的同时也失去了咬文嚼字的味道,网络流行语带来简明晓畅、通俗风趣的同时,也消弱了汉字的美好。
  • 7、其实,原本不喜欢说话咬文嚼字,却不知为何独独喜欢散文和诗歌。也许是由于在字里行间中能了解一些知识或哲理,又或许那是我心灵上的寄托……
  • 8、朋友会因咬文嚼字而分手,生活会因咬文嚼字而消沉。因此我想,咬文嚼字虽然是一种修改病句的绝好方法,但它永远咬不出和谐灿烂的人生。
  • 9、综上所述,李逵与武松同样都是打虎英雄,但是细细读来却有诸多不同。作为学生的我们读书时切忌囫囵吞枣,还是多一些咬文嚼字的精神,才能有更多收获。
  • 10、望着这张儿时的留影,眼中不禁泛出晶莹的泪花,多么令人怀念的时光啊!可现在,只能被学习二字深深的囚禁在劳里。泡在书海里咬文嚼字

70字左右

  • 1、其次提出了六种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即咬文嚼字式的体悟,朗读吟诵式的体悟,联想想象式的体悟,名句突破式的体悟,激荡创造式的体悟,乐画辅助式的体悟。
  • 2、小时候的我很简单,喜欢蹲在厕所躺在浴缸里唱歌,所以"胡乱唱歌"基本概括了我的童年。长大了的我还是简单,喜欢趴在计算机跟前咬文嚼字,于是"胡歌"变成了"古月哥欠"。
  • 3、读书认字学文化,开卷有益渐高雅。看书写字做学问,指导做事与做人。识文解字解的深,衣食无忧可归隐。咬文嚼字通天地,指点江山定干坤。国际扫盲日,好读书,不求甚解。要扫盲,立。
  • 4、起于清朝科举制,咬文嚼字,悬梁刺股;末于如今的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千年人类智慧的开拓发展中,始终未被改朝换代所掩盖的便是这绕梁千日而不散的书香之气。
  • 5、二十岁的年纪是诗的年龄。安坐于树阴之下,闲哉;品一杯沁心茗茶,静哉;捧一本古雅诗书,美哉,幽然自得。探寻诗的隐喻世界,咬文嚼字,亦可只求心领神会,不求甚解。
  • 6、于是去擦擦充满灰尘的台灯,翻翻空空如初的资料,背背咬文嚼字的课文,密密麻麻的单词成了每个人嘴里念叨的玩意,桌上翻来覆去的课堂笔记是一颗颗忐忑不安的心。
  • 7、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朱光潜
  • 8、闲暇时我就会一头扎进那些经典书籍里去咬文嚼字,细细品味。我最喜欢一边慵懒地晒着太阳,一边津津有味地捧着我心爱的经典书籍阅读,来给我的身体和精神都补钙。
  • 9、碎片化阅读有什么危害?古人读书可以说是咬文嚼字,贾岛因为诗中的一个字而反复斟酌,而我们如今把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却不知道诗人是什么人,是干什么的。
  • 10、小时候的我很简单,喜欢蹲在厕所躺在浴缸里唱歌,所以胡乱唱歌基本概括了我的童年,长大了的我还是简单,喜欢趴在计算机跟前咬文嚼字,于是胡歌变成了古月哥欠。

80字左右

  • 1、我不敢一目十行,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片段或一幕感人的情节。我一字一句细细的品读,甚至到了咬文嚼字的地步。书中并无华丽的词藻与浮夸的篇章。有的只是朴实无华感人肺腑的至情至爱。
  • 2、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一本好书,汲取书中的精华部分,体会读书的乐趣,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新的开始,细细品味书中的语言,咬文嚼字,当你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时,乐趣也就自在其中。
  • 3、在新的时代里,我们应该学习红军的这种精神。作为学生,不管遇到多少挫折,也要咬牙挺过。遇到奥数题应该迎难而上,直到弄懂为止;对于语文的学习也要咬文嚼字。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发挥得淋淋尽致!
  • 4、读书亦若读人,乐于观察一个人,揣摩其心理,更痴迷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与作者交流体会,细细咀嚼,总是在字里行间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影子,通过一个个方正宋体的对话,我甚是喜欢。
  • 5、古人对汉语的咬文嚼字,虽然有时让人觉得有些矫情,但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有这样深厚的中国文化,如果现在的我们没有深入地阅读那些好的作品,那我们的文化又有谁来理解和传承?
  • 6、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这二十几年里边,伪精英文化的发展好像有那么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可以称为假洋鬼子阶段,第二阶段是所谓拒绝世俗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所谓咬文嚼字的阶段。
  • 7、语文,绝不是教条刻板的咬文嚼字,不是诗人坐在象牙塔里玩弄的文字游戏。而是对生活的经验,升华成的一种感悟。生活处处有语文,自然与生活无时不刻的都在展示着生命与人生的奇妙。
  • 8、写作业时做完后你总会把作业检查一遍;写生字时你总会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的写着,写完后还对对拼音看看有没有写错音节;考试时你总会咬文嚼字地审题目,做完后看看有没有错别字和漏字。
  • 9、周围的小鱼小虾都以为大海听不下去小溪咬文嚼字跟他讲深到不行再深的大道理,纷纷都躲在石头后面发抖。可是大海却听得津津有味,好像真正领悟到了这个大道理,也十分感谢小溪的谆谆教诲呢!
  • 10、我搬了张自幼便常坐的小圆木凳,蜷坐在祖父那张木色沉郁旧椅旁。祖父这时候才将书合起来,向我问询我是最知道我的善于咬文嚼字的祖父的了,无非是近来功课如何,又读过什么书,云云。

90字左右

  • 1、品一杯香茗,或是随意信手翻阅,闻着油墨的香味;或是咬文嚼字,将书香铭记于心中;或是浮想联翩,时而为主人公喝彩,时而抱怨着那残酷的决定,更多的是悄然泪下,将那滴泪与书香溶为一体,品味着是生命永恒的香味。
  • 2、日子也如蝶,每天从墙上飘落,幻化成粉,弥漫在每一个鲜活而生动的角落。一切的甜蜜和心酸,都在高二下文理分科的那天,被撕扯的不成样子。理科全才的他和酷爱咬文嚼字的朴思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 3、细看现代,屠呦呦,试验千次,终于创制了抗疟药,带领中国医学走上新的征程;杨利伟,飞上太空,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翻开一页新的篇章;莫言,咬文嚼字,挑灯夜读,问鼎了诺贝尔文学奖,让世界人们对于中国文学有新的认识。
  • 4、假如给我一头猪,我要把它换成一本书,可是你会给我一头猪吗,不会,你最多给我一个蘑菇,那我也要把它换成一本书;因为书是我穷人的珍珠,是富人的肌肤,是你和我最享受的笑与哭,世界读书日,咱来咬文嚼字
  • 5、单她好似还对某些地方不太满意,晃了几下手中的笔,歪着脑袋咬文嚼字地思考了一会儿,忽然精神一振,微皱的眉头松开了,迅速地拿起橡皮在几处擦了几下,迫不及待地再次拿起笔写起来、好像害怕时间一长,灵感就会溜走似的。
  • 6、记得起初,我对语文并不上心,不喜欢单调的咬文嚼字,不喜欢枯燥乏味的作文课,更谈不上领略诗词歌赋的风情,我固执地认为,语文只是一门工具而已,只要会识字写字,没有语言障碍就可以了,是一门不必钻研的学科。
  • 7、再后来,普通字典里的字我几乎都认识了,便迫不及待地翻开那以前看不懂的童话故事,不像其他孩子,晚上睡觉时吵着让妈妈讲给自己听,我更喜欢自己咬文嚼字地读,因为我深知,自己读,自己思考,比别人读给你听效果好多了。
  • 8、人的知足当体现在为人上,对自己所拥有的用心珍惜,而非一味觊觎别人所有;人的知不足当体现在为事上,不留瑕疵,追求完美,完善自己而非嫉妒他人;人的不知足当体现在为学问上,字斟句酌而非咬文嚼字,独善其身而非诋毁他人。

100字左右

  • 1、游学路上,一片欢歌笑语,我们有时玩着脑筋急转弯,有同学答错,瞬间坏笑成片;有时跟同学三五成群搭着肩,嘴里唱着咬文嚼字的流行歌曲,快乐无比;有时跟同学在山坡上,跑步比赛,赢也高兴,输也乐呵,然后一起瘫坐在草地上大喘着气。
  • 2、然后这一切的一切,随着自己的文稿被刊发录用后烟消云散,哇,居然还有稿费呢!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开始喜欢做咬文嚼字的游戏,开始爱上阅读、写作文了,最令自己鼓舞是语文成绩在不知不觉间提升,朞末考试还出其不意考了个满分。
  • 3、语文的唯美,蕴藏于缕缕书香的深处!听闻书香,徜徉在语言文字品味中。花生,不炒不嚼不散香。文字,不咀不嚼无书香。朱熹也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其味也。”语文中的语言比比皆是,听其声,辨其形,触其跳,是品味语言。在咬文嚼字中浸如书香,在品词析句中分享书香,在推敲把玩中弥漫书香。只有品味语言,才能读到语文课堂的浓浓书味;只有品味语言,才能分享到书香语文醇醇的香味;只有品味语言,才能让书香课堂充盈语文特致的唯美。

词语解释

咬文嚼字[ yǎo wén jiáo zì ]

1.指过分地斟酌字句。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咬文嚼字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