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文过饰非的意思 文过饰非造句

文过饰非造句


10字左右

  • 1、文过饰非的现象应受到批判。
  • 2、要知过必改,不要文过饰非
  • 3、智者改过迁善,愚者文过饰非
  • 4、这种话是用来文过饰非的。
  • 5、他说的话只不过是想文过饰非
  • 6、顺非而泽:依从错误却文过饰非

20字左右

  • 1、做个光明磊落的人,既不居功自傲,也绝不文过饰非
  • 2、我们做错事要勇敢地承认,不应该文过饰非
  • 3、老爱文过饰非的人,渐渐会失掉真实自我。
  • 4、这篇社论有点在替报社文过饰非的味道,让人读了有些不快。
  • 5、有时积小错会酿大祸,所以文过饰非的行为不可轻饶。
  • 6、专横跋扈,文过饰非的人到头来总是要吃亏的。
  • 7、张明并不是那种文过饰非,拒不接受别人批评的人。
  • 8、对错误不能文过饰非,要认真检讨才对。
  • 9、犯了错误不改,反而文过饰非,就会犯更大的错误。
  • 10、十手所指韬晦之计涂脂抹粉文过饰非

30字左右

  • 1、你明明做错事,还找这么多理由辩解,这样文过饰非,只会让大家更难原谅你。
  • 2、虎娃找出许多理由来证明花瓶不是自己打碎的,但妈妈却说他这是文过饰非
  • 3、现在我需要的是你认真的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要你文过饰非
  • 4、诚信意味着实事求是,不虚伪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等。
  • 5、我爸爸从来都不会吃文过饰非这一套的,所以我现在和他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 6、怕一时的错影响信心,因而文过饰非,只会导致监管制度的匮缺和长朞信心的崩溃。
  • 7、诚信意味着实事求是,不虚伪,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等。
  • 8、我最讨厌文过饰非的学者,你以为把事情压着,问题就解决了吗?郎咸平
  • 9、我个人并不相信他们说的都是恐吓战术或是信口开河文过饰非
  • 10、帕里什建议制药商摈弃他们那种文过饰非的心理,正面回应批评。

40字左右

  • 1、口述者文过饰非,选择性地讲述他想要讲的东西,隐瞒他不想说的部分,这就使口述的真实性打了折扣。
  • 2、有时一些教师一旦发现自己讲错了,也会当众承认错误,决不文过饰非,因而更加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 3、一旦发现错误,但是为了不被扣发奖金或影响晋升,而文过饰非,不依法司法,甚至十错案长朞得不到纠正。
  • 4、有的干警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工作马虎,草率从事,甚至敷衍塞责,推卸责任,文过饰非,延误工作。
  • 5、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使采用临时公告披露会计差错及更正信息,也往往是语焉不详甚至文过饰非
  • 6、他还采用了许多令人困惑,甚至令人厌恶的诡计,文过饰非,瞒天过海,从而激怒了国内外许多着名的家。
  • 7、来者可追,文过饰非,谁说你对,我笑谁可悲,恩宠难回,流过血的人都无所谓,谁能以为,同朝可同寐。许嵩
  • 8、记者的调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检查出问题却死不认账,牺牲民生冷暖却又文过饰非、欺罔视听的地方政府。
  • 9、不过,爱因斯坦对待自己的失误却是坦然的。知错必改,从不文过饰非,正是这位伟人令人敬佩的优点之一。
  • 10、如果成功了固然皆大欢喜,不成功就会生出麻烦,出了问题亦会文过饰非,不许人家批评。

50字左右

  • 1、作为这次会议的实际主持人,任弼时的讲话没有浮饰推诿,没有文过饰非,他坦率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使到会同志很受感动。
  • 2、“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制定策略,克服文过饰非的倾向”,终极目标就是将这些裹了糖衣的消息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他们流传开来。
  • 3、看来这个世界上的坏事就是做得说不得,那些做坏事的人是最不愿意坦白地将坏事承认为坏事的,总要文过饰非,死不认错。
  • 4、而绝不能象一些人那样,刚愎自用、讳疾忌医、文过饰非、沽名钓誉、争功诿过,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归于别人。
  • 5、其次,这种理论,没有真正地抓住腐败的根源,除了文过饰非以外,于遏制腐败丝毫无补,反而有将反腐败引入歧途之嫌。
  • 6、李维汉对自己的错误和历史的教训从不文过饰非,推卸责任,而是一直铭记在心,并时时提起,给大家敲响警钟,树立了榜样。
  • 7、春秋晋文公时,李离以执法严禁称着,一旦有错,绝不敷衍了事、文过饰非。贪官污吏只要一听到他的名字,就不寒而栗。
  • 8、反之,讳病忌医,甚至连问题都不敢承认,千方百计文过饰非,不光难达目的,很可能还会引发舆论的更大反弹,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 9、今天随着社会进步,已有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对任何一个有过贡献的历史人物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不文过饰非,亦不以一眚掩大德。
  • 10、这里的言说太文饰了,就像一个有教养的倨傲的贵族,既使自我批评承认错误也要拿腔做势文过饰非,难免让广大群众伤透了脑筋。

60字左右

  • 1、诚信是一块试金石,它验证着一个人的品德,考验着一个人的良知。诚信意味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
  • 2、具有宽容之心的人具有惊人的免疫力:尖刻、势力、贪婪、嫉妒几乎与他无缘,他不会文过饰非,不会暗箭伤人,他光明磊落,他热爱别人,也赢得别人的爱戴。
  • 3、名人面对公众的两种姿态:作秀,即迎合公众的趣味,把自己打扮成讨人喜欢的样子;装蒜,即回避公众的审视,文过饰非,做出天真无辜的样子。
  • 4、现实生活中,由于财会人员的直接利益与企业经营者紧密相联,财会人员往往迫于压力而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上,弄虚作假,文过饰非,使所有者的利益遭受损害。

70字左右

  • 1、李贽并不是要人闭目塞听,不与外人接触,而是抨击当时虚伪的世风和俗儒陋儒对经书中的道理执定成局,食而不化,甚至以之文过饰非,以之为卑鄙龌龊行径的借口的丑恶现象。

80字左右

  • 1、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个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
  • 2、诚信意味着实事求是,不虚伪,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等。别以为诚信只需要对别人诚信,对于自己,更需要的也是诚信,不自欺欺人,不做违背良心,有损人格,对不起自己的事。
  • 3、遭受感情,有些人想要做一个傻子,由于坚信信赖最重要,没有必需为了更好地文过饰非的事儿,让自身的感情恍如隔世;而有的人,朞待自己做一个明白人,不朞望自已在应对感情时,是自取其辱。

90字左右

  • 1、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地犯错误。错误,可以说是要陪伴人的一生的。智者千虑尚有一失呢!问题是怎样对待错误?是硬着头皮采取不承认主义?是搪塞、遮掩?是文过饰非甚或嫁祸于人?
  • 2、密立根在探索宇宙射线过程中,提出不符合事实的假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也不值得大做文章,奇怪的是,密立根为什么在证据确凿的情形下一味固执己见,而且采取令人不愉快的手法文过饰非,这显然值得深思。
  • 3、每个人都不可能总不犯错,但是对待错误的方式,却使常人与能人区别开来:聪明人能够改正错误,同时把错误深深地埋在心里,从不示人,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文过饰非;而蠢人呢,却喜欢大吹大擂他们尚未犯下的过失。

100字左右

  • 1、然而,引起我们警觉的倒是,儒家对人性善的过分自信的信念,至少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消弱了其对人性脆弱和贪婪的深刻的反省,而对人的自觉性给予过高的朞待,对人的自然情欲的力量缺乏足够的认识,也常常导致这种反省流于文过饰非
  • 2、正是要求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刚正不阿,光明正大。一个合格的国家工作人员应该诚实无懈可击。敢于说实话,敢于报道真相,不欺骗,不媚上,不瞒下,不压下,不文过饰非,不弄虚作假。要想正直,首先要正直,遵纪守法,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正祛邪。

词语解释

文过饰非[ wén guò shì fēi ]

1.明知有过错而故意隐瞒掩饰

文过饰非
汉语查
©2024 hgcha.com